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远古先民的眼中世界是由神、万物、人构成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神是绝对的主导力量,他们创造世界、化育万物,产生了一系列的神话传说。从生态的视野考察这些神话,探讨神话传说所体现的生态意识,从中吸取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智慧。  相似文献   

2.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留存很多古代乡约,各种乡约体现的生态保护意识非常鲜明,从各民族的神话传说、图腾崇拜、习俗习惯,再到各地区民众达成共识、写入乡约,生态意识都尤为强烈,这也形成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的一大特色。集行为约束的法规性、各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性、人文和谐性三者于乡约,使得当地民众在保护生态的过程中,除遵守法规外,更多表现为一种内在的自觉。乡约既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的重要特色,也是其生态环境得以保护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善待自然:少数民族伦理的生态意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云南的少数民族几乎都有一些与现代环保理念有关的生态伦理意识。这种伦理意识包容在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图腾崇拜、创世神话中。这是一种原始的、原生态的文化,它深刻体现了少数民族生存方式中的生态伦理智慧。特有的民族生存方式孕育着特有的民族生态意识,而这种特殊的生态意识又体现出民族对待自然特有的方式,在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生态危机的21世纪,少数民族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方式无疑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是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其神话、传说、歌谣等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因子,还有着朴素而深刻的生态文化内涵。通过深入研究其中的生态文化内涵,从中汲取可供现代借鉴的生态思想,对于保护地方生态环境、促进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神话与礼仪向来是少数民族文化建构的两块基石,少数民族文化中的诸多事象都是以这二者为核心衍生出来的,围绕云南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与祭天礼俗,探寻神话与仪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作为五帝之一的帝尧研究,历代学者用力颇多。民国以来的史学家们打破了传统的史学观,从疑古、信古、释古层面,对传世帝尧文献和出土文献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在"古史即神话"的基础上,神话学者们对尧舜史前时代亦展开了有益的探索,尧舜禅让的传说依然是讨论的焦点。近年来学术界关注较多的是,帝尧传说与古代文明、帝尧传说与现代社会、帝尧传说与民族文化等。其中,帝尧神话传说的民俗研究已初露端倪。如针对山西洪洞三月三"接姑姑"仪式信仰活动,一些学者发表了相关论文,其观点和方法值得重视。这种研究不仅摆脱了帝尧神话研究的困境,而且也将成为帝尧研究新的生长点。因此,帝尧的神话传说研究需要借鉴神话信仰仪式理论,并将地方的民俗行为作为神话叙事的衍伸。具体包括:现代帝尧口承神话传说研究、晋南帝尧神话传说研究、民俗的田野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现代新诗中存在一些取材于民间神话和传说的作品,有的是对民间神话传说的变异和改编,有的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民间传奇色彩的传说。现代新诗对民间神话传说的利用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同时又承载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8.
西南少数民族的死亡起源神话主要包括神谕型与不死药型两大类。这两大类神话包含着西南少数民族先民文化的丰富内涵:一是对死亡有一个意识到死亡——抗拒死亡——接受死亡的认知过程;二是钟爱于那些能变形的事物;三是人的意识的觉醒;四是对人性弱点的反思;五是体现了生命过程中的女性角色。  相似文献   

9.
《三国史记》中记载了一些关于新罗、高句丽国王以及大臣诞生的神话传说,其中有卵生神话、日光所照神话、星光所照神话、龙生神话、小椟所生神话等。对于这些神话传说,迄今为止有许多中外学者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观点亦不尽相同。其中探讨比较多的是关于三国卵生神话传说,尤其是高句丽王朱蒙的卵生神话,因而拟在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三国史记》中有关国王和相关人物的诞生神话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神话”概念的厘清是中国神话传说研究中一大关键问题。对于“神话”概念的认知必须紧扣“神圣性与真实性”的基本限定,这样既有利于与国际学术话语进行有机衔接,也有利于选择适切的中国神话传说的具体材料和相关论题在中国文化的具体语境中展开论述。其中,神话与仪式、传说、故事等相关概念的区分也是进行神话研究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支格阿龙”是彝族神话中的英雄偶像,其神话传说广泛流传于滇、川、黔、桂彝族地区.该神话主要思想集中反映了彝族母系社会末和父系社会初的意识、婚姻形态及其信仰.支格阿龙所处时代虽仍是母系社会,但父系社会的意识已开始崛起.某种意义上,支格阿龙正是这时期男人们为了建立父系社会的需要,并集男性力量与生殖力于一体而树立起来的一位英雄偶像.当然,支格阿龙最终的死也昭示了母系社会对其衰落命运的激烈抵御与抗争.  相似文献   

12.
《一日长于百年》是对神话传说功能的拓展,神话传说在整个小说的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神话中的善恶冲突,在现实生活中惊人地复现。作者站在全球性思维的高度,俯视人类历史,把神话传说熔炼成高层次意义上的哲理,并与未来相叠合,表现出作者对人类未来道德缺乏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神话传说中,我国开辟神话传说起源较晚.在汉代才出现,到汉以后逐渐形成了以盘古开天辟地为核心的开辟神话系统,而中原地区流传尤为广泛,情节完整,内容丰富。我们认为,盘古神话体现出中原文化特点.是中原古老神话传说的组成部分。中原盘古神话主要集中在河南西部,体现出两大特征:原生神话通过移植和嫁接从而获得再生;神话传说的非逻辑性和超时代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武夷神话传说入手,着重分析其蕴含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具有人与自然、社会矛盾斗争的突出特点,彰显了自然界的强大和恐怖,以及先人的苦难生活和悲剧命运,借此昭示先祖的自我牺牲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具有悲剧意识。晋城古代神话传说众多,具有英雄特质的女娲神话、神农传说,以及具有地域特点的有凤来栖、桑林祷雨等,无不具有浓郁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6.
神话的历史化是中国古代神话发生形变和质变,甚至散佚、消亡的核心原因。《史记》中的上古神话传说,词约而意丰,文短而时长,探索了神话传说与历史真实的关系,兼顾了实录原则和文学修饰的优长,既填补了上古历史的空白,又开启了《史记》五种体例的范式,是司马迁个人才识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作者对“神话历史化”的进一步尝试。以《史记》为例谈神话的历史化,不仅有助于全面、深刻地了解《史记》作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传文学名著的重要地位,更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神话的历史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宗教与神话,二者具有密切的关系,这是世界各国神话学者的共识。但是,长期以来,神话学界却把宗教神话的内涵局限在原始社会阶段,只承认我国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和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而否认其他宗教神话。茅盾说:“所谓神话,是原始人民的信仰与生活之混合的表现,并不是一切荒唐怪诞言神仙之事的,都可以称为神话。”这是长期统治中西神话学界的公论,并非一家之言。但是,既然神话与宗教是紧紧地捆在一起的文学现象,我们就没有理由把其他宗教神话排斥在理论视野之外。对此,勇于独立思考的神话学家已经提出了异议。苏联学者托卡列夫和梅列金斯基认为:把神话仅仅理解为原始社会的神话乃是“迂腐之见”。他们说:“倘若对所谓‘世界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探考持之以科学态度,则不难看出:所谓世界三大宗教,亦为神话所‘充溢’。”我国神话学家袁珂编著《中国神话传说词典》,将道教诸神  相似文献   

18.
综合古代神话传说及有关古文字知识,对上古地理作有限考察,从"丘"字的文化意义,提出昆仑与丘的关系,并确定其上古方位;同时首次提出不周山与丘及昆仑之关系;认为,上古神话中的不周山方位最初就在东南方向,齐鲁东南方就是上古神话中的重要地区甚或中心区域,是上古神话的一大源头。丘本为自然界之高山大丘,因神话色彩的渲染,而成为祭地降神之重要所在。  相似文献   

19.
在蛮荒的远古人类童年时代,东西方各民族都产生了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既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又有各自的特点。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对于深入研究神话的共同性、独特性是有其积极作用的。神话只能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它不是现实生活的科学的反映,而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是古代人们通过幻想和想象,把自然界和社会形态形象化。或者说,神话是古代人们原始的思想形式,是自然界和历史现实的特殊的想象的反映。中国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说:“天地浑饨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  相似文献   

20.
先秦两汉古籍中都记载了大禹无与伦比的功绩的神话传说。这些零散、简短的神话传说以不同的主题为线,以大禹为中心呈现某种内在联系性与变化性。长期以来,历史学家、文学史家和神话学家都曾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各家说法虽不一致,但对于在民族历史上的影响是给以足够肯定的。相对来说,文学史家和神话学家论及的仅限于大禹治水这一单一主题的神话。治水神话只是大禹神话传说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忽略其他有意义的神话传说资料,这对于理解禹这一文学形象与演变过程显然是不全面的。本文试从各种不同主题的神话传说入手,更深入、多侧面地展现大禹这一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