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教版高一化学1(必修)中Fe2+和Fe3+的性质与转化是元素化合物中的重要内容,同时这一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学生掌握的好,有利于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及有助于今后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文章就如何通过实验手段优化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作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2.
沈晓静 《广西教育》2022,(32):91-94
本文以“探究Fe2+与Fe3+的相互转化”教学为例,阐述教学典型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次成功的实践:深入分析教材及学生情况,研读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科学探究建立模型以及迁移运用等三大教学环节,让学生经历预测Fe2+与Fe3+的转化可行性、设计及评价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探究、描述实验现象,运用规律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等过程,进而形成金属元素低价态到高价态的转化模型,从而达到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验探究为主线,采用"自学交流反思"的教学模式,注意新知识、新理论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从学习、工作、生活的实践,走进科学研究的殿堂,在问题中活动,在活动中发展,最终走向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严谨精神.[教材分析]本节知识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中的知识点,学生在初中时理论上已经有了一些铁及其氧化物知识储备,而且对铁的化合物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也有了感性的认识,现在进一步学习新知识也容易接受,铁的重要化合物是对金属化学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Fe3+和Fe2+及其氢氧化物的性质,知道其氢氧化物制备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铁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它的性质是高考的热点、重点也是难点,铁与前面学习的钠镁铝等金属元素的性质有较大反差,它是一种重要的变价金属,学好铁一节的内容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能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在本节内容的学习中用到多种方法,如  相似文献   

5.
对于同时含有Fe3+和Fe2+的混合溶液中Fe2+的检验方法,学生普遍认为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来进行检验,而不能采用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的方法进行检验。通过实验寻找证据对各种检验Fe2+的方法进行证实或者证伪,强化了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意识以及控制变量的思想及证据推理意识。  相似文献   

6.
<正>知识结构化教学,即通过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理解化学学科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出内在联系,然后进行整体性理解,得出规律,建立模型,促使学生从化学学科本原加深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伴随着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质疑与批判,能够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在知识结构化教学设计中,能展现知识之间的关联和内在规律,体现知识的完整性,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思维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而创造这种艺术离不开教师的智慧。教师若能在研究教材和学情的前提下,寻求更好的教学切入点,对教学内容精思巧构,充分运用PDEODE教学策略,在课堂上捕捉学生的生成,课堂必定会因创新而精彩,会因创新而高效。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分析铁和铜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两种金属,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苏教版专题3第二单元安排本节内容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身边的物质,进一步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研究的一般方法。本单元的知识体系打破了以往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的结构—性质—制备—用途的传统模式,而是从人们熟悉的铁、铜元素及  相似文献   

9.
游航 《学子》2013,(6):81-82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依据是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是在学生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这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为本专题后续章节"硫酸的制备""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为"化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赭石的水煎液和醋煎液中Fe2+、Fe3+含量分别测定的方法。方法:在pH值为3~5之间,波长为396 nm,以邻二氮菲作显色剂,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铁含量;在波长为510 nm处测定Fe2+的含量;再由2个浓度之差求得Fe3+的含量。结果:赭石的醋煎液和水煎液中铁含量有明显不同。结论:该方法精度好,回收率大于90%,操作简便,可用于Fe2+、Fe3+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二册第四章"几种重要的金属"第一节"镁和铝"的第一部分。教材把"镁和铝"编排在一节,根据它们的原子结构特点,运用元素周期律知识,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及相关的化学实验,用对比镁和铝异同点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掌握镁和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曾或多或少接触过本节的一些内容,如何处理这些学生似曾相识  相似文献   

12.
运用pH传感器,测定NaOH溶液分别滴定FeCl3溶液、Al2(SO4)3溶液以及两者混合溶液的pH曲线。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图像分析Fe3+、Al3+开始沉淀的pH及沉淀完全的pH,通过"宏观-微观-符号-曲线"四重表征分析pH曲线变化,探讨Fe3+、Al3+分步沉淀的可行性及最佳pH范围。  相似文献   

13.
谢芸 《中学教学参考》2013,(35):107-107
本节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获得探究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对系统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董顺 《化学教学》2023,(2):75-79
由两道高考试题引出对Fe2+与H2O2反应的探究。结果发现,不同的亚铁盐与H2O2作用的结果与实验条件有关:在无外加酸碱时FeSO4溶液与H2O2作用会得到碱式硫酸铁和氢氧化铁沉淀的混合物;FeCl2溶液与H2O2作用会得到聚合氯化铁胶体。在酸性较强时Fe2+与H2O2作用主要生成Fe3+;在酸性不太强时主要得到胶体,往往得不到沉淀。亚铁盐与H2O2混合除了发生Fe2+与H2O2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外,同时含铁物质会催化H2O2的分解,H2O2分解放热还会促进Fe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45、46页。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理解了比的意义,掌握了比的读写法,知道了比的各部分名称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分析: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分数基本性质的原有认知基础上,启发学生灵活、有序地思考,进行合  相似文献   

16.
以“利用覆铜板制作图案”为真实情境,创设“情境—问题—活动”线,驱动学生在真实情境所引发的探究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在真实情境下复杂问题的解决中走向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7.
1设计思路和教学流 程对于苏教版《化学1》专题3第二单元Fe2+和Fe3+的相互转化的教学中,按教材要求,教师都认识到该单元应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高二化学(必修加选修)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已学过一些铁的知识,如铁的性质、几种铁合金、生铁和钢的冶炼。在高一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碱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在本章第一节又学习了镁和  相似文献   

19.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书写是每年高考必考的热点,所考查的化学反应均为中学化学教材的基本反应;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复分解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中学化学教材中课堂演示实验较少的现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设计了NO与NO2相互转化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