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篇评论叫做《娃娃作家比着酷》,举了很多少年作家的张狂言词,也有我的女儿蒋方舟的,特别是她对于成人话题一针见血的观察:“一男一女在一起,如果尽说些过去的事情,那就是刚结婚;如果尽说些将来的事情,那就是准备结婚;如果尽说些别人的事情,那就是结婚多年了。”关于韩寒现象,她也有自己的看法:“韩寒现在沦为‘现象’了,人家就只关心他的生活作风,关心他的风纪扣扣紧了没有,鼻孔挖了没有,头发过肩没有,不关心他的文笔了。所以我要极力避免自己进化成‘蒋方舟现象’。”记得有一次在北京开研讨会,有个人严厉批评少年作家…  相似文献   

2.
韩寒的博客竟然成了语文试卷上的文靶,可能是韩寒始料未及的。他自然气不打一处来,一口咬定他自己没有锗,并且觉得把他的博客拿出来示众,是侵权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郭敬明PK韩寒”一直是“有趣的话题”。近来,韩寒不断抛出惊人话语,称自己和郭敬明“男女有别”,并指责小四输出很贱的价值观。而郭敬明反击:“我和韩寒是截然不同的人,对比是比不出什么的。”  相似文献   

4.
~~本刊责编/夫 捷可预计的,能写成那样也不容易。网友:你认为你的父母给你的帮助大吗?韩寒:挺大的。网友:最崇拜的人是谁?韩寒:没有。但肯定不是自己了。好多人都在问,你最崇拜谁啊?很多人都最崇拜自己,我弄不明白为什么。网友:一般像你这个年龄,上大学的大学生,一般不太关心时事,你是如此吗?韩寒:我挺关心时事的,每天看报纸,不关心也不行啊。大学生可能就不行了,大学生都忙吧。网友:早早离开校园的人对学校都有一种怀念,你有吗?韩寒:我对学校的操场有所怀念,但对行政楼没有多大的怀念。网友:韩寒,成名后的你和以前有…  相似文献   

5.
周怡 《山东教育》2004,(34):13-13
从少年韩寒放下书包,投身于专业写作以来,诸如此类的少年作家开始多了起来。几年前,上海中学生韩寒写出长篇小说《三重门》。不久,蒋方舟出版了《正在发育》,写作时年方10岁;边金阳出版了长篇小说《时光魔琴》,写作时年方9岁;窦蔻出版了《窦蔻流浪记》,写作时年方6岁;小熊妹妹改写了《西游记》,写作时年方4岁。最近又传出,  相似文献   

6.
再一次欣赏《三重门》,有了更深一层的收获。觉得韩寒不仅仅是一个作者,他的《三重门》也不仅仅是一部描写中学生生活的书。韩寒极其反对应试教育,这许多人都知道,也有不少人开始说话了,说要与韩寒较量,还声称韩寒的成功是被“炒”起来的。其实,他只不过是点明了自己的立场,并没有要证明自己很有个性,没有要证明将与应试教育抗争到底,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应该承认的是,他的确有写作天分。这天分并不是“炒”出来的。在《三重门》里,我最欣赏他打的比喻,他可以把感觉比喻得明明白白,让所有人明白“林雨翔”的感受。如果换作…  相似文献   

7.
韩寒是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中的最早一座“丘陵”,文学创作也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相比之下,其他“80后”写手有着更多的或显或隐的、各式各样的不足与硬伤。这样,“80后”写作形成了韩寒独大、众星烘月的格局。这种格局是否能够被其他写作者打破,仍然有着很多变数。超越韩寒,是“80后”写作进一步成熟、取得成就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1、拍《三重门》,导演、韩寒互不买帐报道称:接下畅销小说《三重门》的青年导演金琛声称并不满意原作者韩寒自己写的剧本,他表示,许多作家都不擅于剧本二度创作,而韩寒也并不是个全才。与此同时,韩寒方面传来消息说为了不让别人曲解他的作品,他准备自己执导电影版的《三重门》。High客乱弹:韩寒年少气盛情有可原,但如果真觉得如他自己所说“天赋重于学习”的话,是不是他还有可能依靠天赋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呢?很难让人  相似文献   

9.
上海复旦大学最近宣布,目前在中学生中极具知名度的新闻人物--“偏才少年”满舟,将作为保送生提前进入该校学习,同时欢迎另一位“偏才少年”韩寒作为该校的旁听生,自选学校任何一门学科。   满舟和韩寒均因在 17岁时写出了 20万字的著作而引起社会的关注。满舟著有《黑客攻击防范秘技》,并担任三家网站的 CEO;韩寒则是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然而,他们同时又是多门功课不及格的“偏才”,韩寒更是干脆办了退学手续。   满舟和韩寒这两位多门功课不及格的“偏才”,竟然受到名牌大学的青睐,这是传统教育观念难以…  相似文献   

10.
2月4日,在网友们日夜期待中,韩寒的微博终于开通了。人们打开韩寒的微博,惊讶地看到,韩寒的微博,仅仅只有一个“喂”。  相似文献   

11.
每个时代都会产生它自己特有的天才、偏才或怪才,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今出现几个韩寒式的人物,本来是不足为奇的。韩寒所以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如此关注,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媒体的宣传造成的,而且这种宣传也在相当程度上干扰了韩寒本人的某些  相似文献   

12.
本色韩寒     
想知道现在的韩寒吗 ?他是如何面对未来的 ?请看 一名 17岁的男孩,以近乎执拗的方式和周围的世界对峙:一方面他是全国作文大赛冠军,所著长篇小说畅销一时;另一方面他拒绝学习,拒绝应试教育。   韩寒最不愿别人称他“少年作家”、“天才少年”,他说叫韩寒就行,现在的江南差不多都知道这个名字。   休学后——“我们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规矩。”   韩寒是在去年 4月的一个上午平静地离开他的母校的。没有人送行,他也没和同学告别 ?没带一本教材,因为课本已被他“幸福” (他的自语 )地踩烂了。他这样解释休学原因:…  相似文献   

13.
关于韩寒     
今天逛书店,偶然看见一本厚厚的《韩寒作品集》。第一感觉,这书一定不是韩寒自己编印的,而是盗印者的伎俩。韩寒虽然“狂”,但说到出“作品集”,恐怕还不至于。  相似文献   

14.
再读韩寒     
近几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韩寒现象”降温了。其实韩寒的出名很大部分是媒体的功劳,现在“韩寒”,这道菜已炒熟了,再炒下去肯定会煳。……  相似文献   

15.
解读韩寒     
韩寒现在已成为一种现象,评论韩寒也已成为一种时髦。众多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赞誉者有之,批评者有之,一时间,这个17岁的少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我一向固执地认为:要评价一位作家或作者,最主要的是看他的作品。否则,任何解说都会带上捕风捉影的嫌疑。通读了韩寒作品之后,我不揣浅陋,对“韩寒现象”试作如下解读。让韩寒一举成名的是全国中学生新概念作文大赛。韩寒的复赛颇具戏剧性:他迟到了半个钟头,一位老师把稿纸揉成纸团丢进水中。半个时辰后,纸团沉下水底,文章却浮出水面。在这篇名为《杯中窥人》的文章中,韩寒由纸…  相似文献   

16.
书店(二)     
只要你读过韩寒的作品,即会有褒有贬。有人说他幽默,有人说他傲慢。于是有些人刻意去模仿,有些人全面地排斥。但无论如何,现在中学生出书已不算什么怪事,却有人偏偏去读韩寒。但如果说韩寒为众多少年文学爱好者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对他说谢谢之余,亦要告诉自己我们并非韩寒。下面是他《零下一度》里的一篇文章,大家读读感觉如何?  相似文献   

17.
初读韩寒     
书到了我的手中,心里热腾腾的。书架上就这一本,你花一百块我也不卖给你。  怀揣着书匆匆回到我的窝。这里一人平均分得两个半平方米,空气里各种味道混杂,极其糟糕。因每日吸又呼呼又吸,早已熟稔。  躺在被窝里看韩寒的《零下一度》。书名是不是跟韩寒这名字有关,寒冷得到了零下一度?  一室友凑过头来:《零下一度》……韩寒,韩寒是谁?  韩寒,韩寒你都不知道,才18岁,写的东西你以为他有40岁。出了一本《三重门》,还有就是这本。文章写得没话说,可就成绩糟得一塌糊涂。你看,就是他。我指着书上韩寒的照片。  我说话…  相似文献   

18.
胡坚 《求学》2004,(3):11-15
韩寒、春树、胡坚、管笑笑、祁又一……这些少年作家的名字,在广大的青年学生中并不陌生。他们年少出道的种种故事,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人生取向、价值判断。这些人中,有的与大学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如韩寒、春树等;有的已在大学里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如胡坚(武汉大学)、管笑笑(山东大学)、祁又一(北京师范大学)等。本期《中华学子风云榜》特别推出胡坚,请他自述在特招道路上通过艰辛的奋斗而圆梦的曲折经历。相信在高考改革步伐越来越大、越来越快的今天,他的极富个性的青春履历定能对我们有所启悟。下是胡坚对他赢取高考特招艰辛历程的首次披露!  相似文献   

19.
超越自己     
“我们最强的对手,不一定是别人,而可能是自己!在超越别人之前,先得超越自己!”这是《超越自己》扉页上的一段话。我想,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却未必人人都懂,也未必人人都做得到。说起刘墉,令我想到韩寒的一句话:“刘墉把人人都懂的道理,说得让人不懂,还写在文章的屁股上。”不可否认,他所说的的确人人都知道,却并非人人都能做到。比如韩寒,他却迷失了自己。他本该是个学生,抑或是个校园作家,却执意要把自己扮成太保。《超越自己》是刘墉写给刚上高中的儿子刘轩的信,教导他如何面对艰险的环境和未来的挑战。我和刘轩也…  相似文献   

20.
日前,80后作家韩寒新书《他的国》在京城各大节店上架,韩寒称本书是他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韩寒的出版商路金波对本书也大加赞赏,称其是韩寒成功转型之作,“这是他创作十年以来第一次脱离自己写虚构的小说,也不再没头没尾、纯粹耍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