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野的农业产业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措施及物质基础。文章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剖析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农村建设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不久,我们党颁行了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并举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规模之宏大,鲜有前例,四年之中,把占人口80%以上的个体农民引导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大大缩短了我党领导人所预期的时间,促进了农业生产协作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相似文献   

3.
《嘉应学院学报》2022,(1):27-31
毛泽东和邓小平有关农业现代化的思想既一脉相承,又有创新和发展。他们都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坚持发展社会主义的、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农业的方向和出路。邓小平继承并创新毛泽东农业现代化基本思想,将农业生产关系从急于过渡调整到适时适度的退却,将超高速赶超调整为适度发展,将高度集中的单一集体统一经营发展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将城乡分隔发展为城乡交流。  相似文献   

4.
试论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的职业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新农村建设需要职业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需要发展职业教育;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是中心,增加农民收入是核心。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必须把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奠基工程来抓。时代呼唤农村成人教育必须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加快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将促进成教事业的壮大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结合实际,我们认为今后必须致力于做好下列几个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地服务“三农”,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摘要: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是从探索中国工业化道每开始的。他指出: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任务;中国的工业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工业化要和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要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同步进行;工业化建设要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中心环节;工业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自己的工业化道路;工业化的实现标准是在全国建立一个基本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7.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客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辰.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2006年中央纽织部、国家农业部联合下文,提出在“十一五”期问培养“百万农业中专生”的宏伟目标.无庸置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已经吹响,农业学院春意盎然.农业职业教育要与时俱进.找准着力点、切入点和结合点。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加快缄市化进程中把自身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48):24-25
工会组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必须始终把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必须把坚持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并不断地创建学习型、创新型、落实型、服务型、节约型的工会,成为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会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和关键问题,也是新时期工会工作应着力解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不久 ,我们党颁行了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并举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规模之宏大 ,鲜有前例 ,四年之中 ,把占人口 80 %以上的个体农民引导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 ,大大缩短了我党领导人所预期的时间 ,促进了农业生产协作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 ,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但就这场改造的整体而言 ,它造成了长时间内中国农村经济的单一化 ,生产劳动的单调化 ,分配体制的平均化 ,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大大降低。鉴今宜借古 ,本文就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失误 ,从反思与总结出发 ,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科技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存在着农业科技投入长期不足且来源单一、农业科技投资结构不合理、农户的小经营规模与科技发展的特定要求不适应、农业科研整体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整体科技水平低等问题,影响了科技发展,需要人们认真对待,并切实解决。  相似文献   

11.
农业中专德 育教育的总体要求是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农业人才。其具体要求包括理想要求、道德要求、纪律要求三个方面。 1.理想要求第一,社会理想要求。教育学生认识和树立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四个现代化同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结合进去,立志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第二,职业理想要求。教育学生把我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同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联系起来,努力学好专业,加强社会实践,积极投身到执行农村各项政策和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文化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孙中山不仅以社会主义为目标提出了现代化的任务,而且提出了文化创新的思想。毛泽东继承孙中山的事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方针。邓小平把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在实践上统一起来,确立了“三个面向”的文化发展原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的过程中,中央把文化提到综合国力重要标志的高度,把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动力,使文化建设体现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3.
突出农广校办学特点 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农民自己的学校,更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重任。  相似文献   

14.
加强农业职业教育,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村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必须把农业职业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农民的素质,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素质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相似文献   

16.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的主体内容有三点:一是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二是把农业、能源交通、教育和科学作为战略重点;三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不平衡发展政策。这些理论是有一个形成过程的,而其初步形成阶段当在党的八大前后。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政党,党的80年奋斗历程,实质就是一部对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探索,并在实践中完善发展,最终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模式创新的光辉历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基本国情相结合,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开启了理论创新的前奏;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了理论创新,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推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使理论创新更加深化,中国共产党人80年探索历程昭示我们:创新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握好七大关系,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抓紧抓好,使之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提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明确要求,强调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  相似文献   

20.
《神州学人》2005,(3):41-41
1月1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在中国农科院2005年工作会议上透露,我国将用3到5年左右时间完成农业科技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布局调整,通过建设50个左右综合性、300个左右专业性农业科研试验站,到2010年建成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和我国农业农村基本特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