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利益,特别是物质利益是同生产力发展状况相联系的;社会生产关系作为经济交往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们的利益关系;人们的利益还受社会的政治制度及其体制和观念文化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利益引导,应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利益,维护正当利益;应引导人们提升自身的利益追求,实现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和谐互动;应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互动发展,协调好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关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应建立和完善利益调节机制,努力消除不公平因素.  相似文献   

3.
对利益问题的关注,使马克思的研究从哲学领域转向经济学领域,并在此基础之上发现了唯物史观。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利益原则的影响,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正严重地冲击着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信仰。在理性化与世俗化并存的现代社会,利益问题不仅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实基础;利益问题不仅关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行为方式,也决定人们的思想接受和价值认同;利益问题不能单靠经济手段加以调节,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  相似文献   

4.
解决弱势群体的利益冲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普通工人、农民和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利益受损,是削弱人们利益认同,进而引发各种社会冲突的最大因素。完善利益协调机制,要疏通利益表达渠道,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加强社会组织化建设,缓解利益冲突;发挥政府作用,健全利益调解机制。  相似文献   

5.
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是一定社会利益关系的现实反映。新时期我国利益分化影响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以及对党和政府的信赖。为此,应坚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诉求;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增强我党的凝聚力;维护利益公平,让"共富"成为共识;注重民生,积极化解利益矛盾以赢民心,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认同。  相似文献   

6.
利益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动力。“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的利益追求特征不断突出和强化,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不断变化和重组,因之对于利益问题的思考和探讨也就获得了更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思想、情绪乃至行为 ,往往为利益的大小得失所困扰和牵制。如何坚持利益原则、运用利益的杠杆、去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 ,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 ,发挥人们的积极性 ,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一、加强思想教育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利益要求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问题 ,它直接支配和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人们内部很多思想认识问题都与利益联结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们利益上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 ,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在根本一致的基础上还存在着矛盾冲突 ,这就要求思想…  相似文献   

8.
利益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及的话题,利益问题也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获取利益则是人们行为活动的主要动机。因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重视利益问题的教育和引导。维护利益具有必要性和正当性,利益也是贯穿整个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中心议题。因而,要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并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产权改革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说,人们奋斗历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这里所说的利益是广义的,它包括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和经济利益。在以往的任何阶级社会中都无一例外地体现着人们对利益的极大关切和强烈追求。在人们所追求的利益中,经济利益是基础。经济利益最直接的体现是消费利益,即人们通过消费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但是,消费利益的获得及被满足的程度,是以财产利益的存在和增长为前提的,没有财产利益也就谈不上消费利益。与消费利益不同的是,财产利益可以通过自身所特有的再生功能而实现其增殖和扩张。因此,它就必…  相似文献   

10.
一、社会主义经济生活中的利益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说到底就是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或重新分配过程。利益是人们进行社会历史活动的动因,社会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中表现为一定的社会利益。人们在追逐利益,满足自身需要的生产活动中必然发生一定的经济关系,表现为一定的利益关系和利益冲突、利益矛盾。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大学校长角色的期待是不同的。王洪才在《大学教育科学》第1期撰文认为,在现代社会,人们期待大学校长扮演四种基本的社会角色:学术利益的代言人;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学术组织的领导者;社会利益的主动反映者。目前大学校长存在着严重的角色不到位现象,主要表  相似文献   

12.
论利益追求     
利益是人的需要的满足;它是在人与人关系中实现的需要主体与需要对象的矛盾的解决。利益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正当的利益追求构成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的永恒的动力。不同性质的利益,对不同主体的激励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3.
利益分析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利益的观点去观察社会生活的方法。我们只有明确利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才能认识利益分析法在历史唯物主义诸方法中的地位及其重要作用。一、利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一) 利益是人们进行一切社会历史活动的根本动力。早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有些唯物主义思想家就已经承认利益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他们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主要是从生物学意  相似文献   

14.
一任何时候人都要吃、喝、穿、住。为了满足生活需要,人们必须去谋取满足需要的物质资料,谋求一定的物质利益。生活需要是引起人们谋求经济利益的自然基础,但不是经济利益本身,也不能决定利益的性质和各种经济利益的相互关系。经济利益的性质,各种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及谋得的多寡,是由谋取利益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力水平是决定人们获取经济利益的一个重要条件。不过,一般地说,生产力水平不能直接决定各种经济利益的性质和相互关系。直接决定经济利益的性质和相互关系,以及决定一定生产力水平下经济利  相似文献   

15.
黄幼岩 《职教论坛》2012,(18):82-85
利益是人们的基本动因,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是人们理性选择。合作是实现校企双方整体利益更大化的可能性,互惠合作是促进校企双方利益帕累托改善的基本策略,互补合作是实现校企双方利益帕累托最优必要条件,完善合作机制是促进校企双方持续合作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韩艳 《焦作大学学报》2007,21(1):117-118
利益是人们思考和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利益问题历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市场经济把人的利益提升到了空前高级的阶段。当代大学生的利益观呈现出两重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寻找到增强其有效性的最佳切入点,从大学生所关心的实际利益出发,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利益观。  相似文献   

17.
利益是人的需要及其满足。利益是人行动的基动动力。“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无处不在。在封建时代,即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是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物质利益。在最温情的家庭关系中,养儿是为了防老(目前农村依然)。给陌生人指路往往获得“感谢”或精神上的满足(即精神利益)。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争取的一切,  相似文献   

18.
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可知人们总是在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的,当然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以人们利益需要为基础的。实践是手段,利益是动力,人的价值实现是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9.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利益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均具有根源性和支配性。人与人的关系,说到底是一种利益关系。利益是指主体在需要得以满足上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主体的需要是利益的产生原因;客体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客观属性,是利益的存在基础。主客体间的主被动关系是利益的表现形式,主体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利益的实质内容。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决定人的利益的社会条件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以及由它所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关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利益的物质内容及其达到的程度;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关系则决定了生产的物质成果的分配关系,从而决定了利益的归属.人们是服从自己在这种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获取一定利益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利益主体是共同占有社会化生产条件的自主联合的劳动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自然资源和土地的所有权是公有(全民和集体所有)的,城市土地是国有即归全民所有的.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运用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为自己谋取相应的经济利益,既是公有制的逻辑结论,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