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说过:“什么叫学问?就是要学会怎样问。”他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教学上或技能上的实验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就需要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因此,教会学生质疑、敢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提出问题或者说质疑是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先导,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究竟应当怎样去培养和激发学生质疑的技能呢?  相似文献   

3.
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李政道教授也说过:“我们学习知识,目的是要做‘学问”学习,就是学习问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两位科学家的话说明了同一个道理: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起点的问题教育,  相似文献   

4.
“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发明的重要源泉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突破口,也是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思维可能性,却是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的进步。”李政道教授也说过:“我们学习知识,目的是要做‘学问’,学习,就是学习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两位科学家无疑说明同一道理:在  相似文献   

6.
对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之父爱因斯坦指出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 ,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李政道教授也说过 :“我们学习知识 ,目的是要做‘学问’ ,学习 ,就是学习问问题 ,学习怎样问问题 .”两位科学家无疑想说明同一个道理 :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出问题是极其重要的 .笔者仅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己提出问题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目前的现状和研究的情况1 目前的现状目前 ,大部分学生…  相似文献   

7.
问题是人类认知和发展的起点和动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向学生发问,而不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因此学生的提问动机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激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提出问题就等于问题解决了一半,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留有足够的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还要尽可能地多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主发现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宋代科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新课标鼓励自由思考、自主发现,着力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习惯和批评争论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许多省份的中考  相似文献   

9.
郑红卫 《考试周刊》2011,(86):224-224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多问的人将多得。”发现问题正表明他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认真地思考过了,因此,学生的问题都极具价值。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在教学中,要建设和谐课堂,就要让学生主动提问。  相似文献   

10.
一、任务教学法,让学生当先生 为提高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任务教学法”,即每一章节均有一个具体的任务,能用计算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知识,使学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任务教学法”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一个任务完成了,一个目标达到了,就会产生新的任务、新的目标。例如,能在电脑上新建文件夹、重命名、删除文件、将文件移到C盘,怎样将删除的文件恢复等等。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学生逐渐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而且会不断地体会到使用计算机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2001年数学课标修订中将“应用题”改为了“解决问题”,到2011年又将“解决问题”改为了“问题解决”,这意味着由“去解决一个问题”转移到“解决一个问题的全过程”,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恰恰是教育关注点的变化,后者更加关注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12.
柱本教研意睐着解决教师的“问题”.包括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如何才能“不那么忧虑”等等。除了解决教师的“问题”之外。也包括解决学生和校长的“问题”,比如怎样成为“好学生”和怎样“有效荦习”,如何成为“好领导”和怎样“有效领导”。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曾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 ,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从中 ,我们得到一个有益的启示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但要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而且应善于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从教学一线的情况来看 ,在课堂教学中 ,如今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是乐于设计一套“程序” ,让学生“钻”进去。教师提哪些问题都已定好 ,却很少给学生留出一块自由的天空…  相似文献   

14.
科学之父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也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5.
问题学生的转变会给教育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转变问题学生?这实在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问题学生既有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方面的问题,也有人生价值、世界观方面的问题,解决不同问题的方法是不同的,但只要“对症下药”,就能“标本兼治”。通过尝试,认为建立“长幼秩序”对转变问题学生可以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目前新课程提倡问题教学,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7.
“问题解决”是指个体在一种新的情况下,根据获得的有关知识对发现的新的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寻求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那么,在教学中,怎样进行数学“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呢?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化”成为一个关注热点,但怎样用数学“教化”人的问题还未得以完全解决.眼下在数学教育研究中对“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于是“数学化”、“问题提出”成为两个数学教学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往往又是能否敏捷地提出问题,特别是能否提出指向创意引发创造的新颖、独特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科学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提出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巧而己,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能从不起眼的现象中找到发明创造的种子。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为此,有的专家指出“: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的学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条件1.给学生提供探究知识的时间和空间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的机会不多,大部分的时间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