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和深入实施阶段,素质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落实.各课改实验区及新课程实施的学校围绕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尝试,做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取得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不少非课改的学校、教师也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着力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广大教师走进新课程时.会逐渐接受一种新的课程观念,课程改革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参与课程改革的学校和老师不是被动地接受新课程.而是创造性地理解与实施新课程,正确地理解课程标准的理念与方法,创造性地将新的理念与方法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实施素质教育已深入到学校各个领域.小学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而在小学学科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的各种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应引起广大小学教师的关注和思索。因此。小学教师更需要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这是课程改革的前提。在新课程标准的实验和实施过程中,教师既是课改的实践者.又是课改的主体。能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教学观融入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成为课改工作能否继续深入进行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赵红娟 《小学生》2011,(3):53-53
小学新课程改革实施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这几年期间,从教材到教法都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教师和学生也都从课改中收获颇多,就连农村小学也都纷纷开展反映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比赛。每个小学语文教师也都在课改中积极探索新方法,贯彻课改新理念。的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课改的推动下焕然一新。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都得到了很大的展示。  相似文献   

4.
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从事基础教育的广大教师是伟大的实践、创造,也是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最终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今秋,霍邱县城关地区确定为省级课改实验区之一,在小学、初中一年级全部实行新课程教学,肩负着实验总结的重任。选择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师教学心态入手调查,旨在全面了解新课程下教师心态怎样、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行有效调整,为优化教育资源、顺利开展课改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产生,近年来,课程改革已深入到教育教学的第一线。我作为东台镇四灶小学语文课改组的一员,站在课改的潮头,有幸见证并参与课改的起始阶段,兴奋与压力同在。新课程的实施给学校和教师们吹来了和煦的春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我也在与之相伴的过程不断的成熟起来。下面谈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民族素质即将产生深刻影响.这次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功能的转变,更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变革.我们广泛讨论了:"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转变哪些观念?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关注学生什么?怎样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力推动了课改的深化.现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观谈几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7.
余楚槐 《学子》2012,(3):11-13
一、与课改同行。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 1.组织对课改年级教师的学习。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课改年级的数学老师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修订的大纲,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促进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从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部分地区已开始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到2003年底,开展新课程实验的县(区)已有1642个,占全国县区的57%,约3500万小学和初中生按新课程教学,占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18.6%。按照课改进度要求,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将全部进入新课程。从2004年秋季开始,高中将进行新课程实验。这一改革,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进度上分析,难度都是相当大的,对在职教师和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雅红 《教师》2010,(23):55-56
在进一步推进小学体育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体育教学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师观念也有了很大突破。但有些课的教学,距课程改革的五个课程目标还有不少差距,学生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改目标,必须提高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场刷新时代的教育实验与变革已经启动,为了学生和教育的明天.我们不断学习、思考、尝试、实践、反思.提出了“真心实意搞课改,扎扎实实抓课堂”的口号,确立了“以科研促课改,以特色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一年来,我们依托一年级实验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的为重点,以课程改革系列活动为载体。凭借市新课程改革实验基地的优势.全面展开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与深入,一个突出的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那就是农村小学成为课改工作整体推进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市提出了课程改革由城区小学、中心小学向农村小学延伸的工作思路,采用村小课改展示、送课下村与带课进镇、城区小学与村小捆绑结对等多种实施策略.有效地推进了农村小学课改实验工作。  相似文献   

12.
江唯伟 《成才之路》2009,(36):45-46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当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由于没有深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经验的指导,为课改而课改所导致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缺失的现象。下面就目前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种典型的有效性缺失的教学现象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以期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曾说过:课改不改不行,失败也不行,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教材使用过程中得到验证,课改势在必行.课程改革的理念、想法很好,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但是乡镇落后的教学条件及手段给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带来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就新课改下的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全面实施.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我室将继续坚持把研究课改、服务课改、推进课改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执行省教育厅和省课改办的工作部署,认真履行省级教研机构的职能.改进教研方式,实施“以研代训”,努力为一线教师提供有力的专业引领和支持.协助教育行政部门推动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李军 《山东教育》2004,(25):40-40
当新课程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时,带来了新的教学观念、教学理念,激起了教师们参与课程改革的极大热情,并积极投身其中进行认真地实践和探索。在课改实验中,我们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选取和使用有了新的认识。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选取和使用教学内容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朱萍  袁浩 《江苏教育》2006,(1B):25-26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课堂教学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小学语课堂教学、教学研究与管理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正困惑着致力于推进语课程改革的同志们。怎样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与困惑,已日益凸显其紧迫与重要。江苏省首批名校长、特级教师袁浩认为:有问题、有困惑不是坏事,课改进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和困惑是必然的;问题和困惑呼唤着深入反思和不断探索,孕育着新的突破和超越;要解决这些问题和困惑,一是要坚定课改的信心,二是要有探索解决的思路和具体办法:立足课改、研究现状、关注热点、讲求实效。我们将向大家介绍他和部分小学语教师从教学、教研、教管和教学评价等不同角度提出的一些意见.以期引起更多同志的关注.更热情地投入课改.更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教学的质量与效益。[编按]  相似文献   

17.
《课改实验通讯》2003,(2):11-13
1.按时进入课改实验。勉县实验区从2002年秋季在全县所有中小学全面启动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2.认真执行新课程方案。自我县进入实验以后,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要求设置课程。其中小学一年级设置了语文等6科,初中一年级设置了语文等9科。并都设置了地方与学校课程。  相似文献   

18.
马振敏 《考试周刊》2012,(68):180-181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基础教育不断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新课程改革已逐步深入人心。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与困惑.也就是我们几年来对课程改革的一点体会:有些因素直接制约着课改的发展,在我们农村偏远山区更是如此,即农村艺术教育教学状况不尽如人意,新课程改革至今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开发”是近两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是课改实验学校和教师必须认真落实的一项重要工作。本人认为:实施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学校领导必须正确指导:其次.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工作;第三,学校必须大力改善教学条件。具体地说  相似文献   

20.
《坐井观天》是一则传统的寓言故事,早在80年代,笔者曾执教过这篇课文的公开课。2001年秋季新课程改革实验启动了,笔者参加了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根据自己对新课程初步的理解,重新设计了这一课的教学。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再设计此篇课文的教学,又有了新的体会、新的认识,深切感受到,同一篇课文的教学,不但在课改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随着新课程的发展进程,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体现了教师对课改精神更深入的理解,也体现了新课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真正感受到:新课程与教师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