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闻界》2016,(15):36-41
近十年来,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研究取得了较大发展。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的传统描写和分析达到一定的高度;语言学背景下的主持人语言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正在形成一定的理论范式;多学科多维度视角下的节目主持人语言研究范围和视野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2.
刘楠 《中国广播》2005,(7):59-61
播音,从广义上讲,是指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所进行的一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信息的活动。本文所指的“播音”,是播音员和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在媒体中进行的传播信息的创造性活动,且主要侧重于对其有声语言本体(播音员或主持人的吐字、发声、播读表达技巧等)及其外部听感印象上的考量。  相似文献   

3.
直播报道是记者向主持人和受众传递新闻信息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直播报道过程中.部分记者由于缺乏对表达与发声以及肢体语言等技巧的合理运用,导致语音不标准、缺乏可变性、声音过于挤压、肢体语言过大,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目前,虽然记者和主持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强,甚至有记者主持人化的倾向,但是对于多数记者而言,并没有因为交流的加强,而汲取主持艺术中可以使直播报道锦上添花的技能,更多的只是拘囿于所报道的信息本身。  相似文献   

4.
王芳 《声屏世界》2007,(6):53-53
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有声语言的表达,是凭借语言的声音形式传播和交流思想。所谓播音员主持人有声语言表达的美学创作,是指将播音员主持人的有声语言作为语言艺术来研究,作为审美对象来分析,进而使播音员主持人产生强烈的创造语言美感的热情和欲望,并最终使受众产生审美享受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张琦 《东南传播》2010,(5):146-147
广播电视语言在达成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服务、互动娱乐、教育大众的过程中,理应以高品位的有声语言承担起大众传播的话语责任。而当前,随着"伴随性收听"和"短信参与"等传播理念与新鲜手段的介入,加上由于频率扩充而大量涌入的广播节目主持人素质参差不齐,引发了某些广播节目主持人语言品位滑坡。本文借鉴传播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学科理论,结合具体节目,从语言内容、语言质量、语言功力、媒介环境等角度分析了影响主持人语言品位的各种因素,力图为语言品位的提升画图指路。  相似文献   

6.
乔玲 《中国广播》2014,(9):89-90
广播节目主持人语言的艺术性与主持人的思想水平、艺术把握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广播主持人语言的艺术性体现在主持人语言的基调、语音的造型以及主持人驾驭语言的能力三个方面。有了艺术性才能有欣赏性,欣赏性的本质是提高主持人语言的塑造和理解能力。具备艺术性与欣赏性的广播节目能够给受众带来审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7.
王媛 《新闻知识》2012,(12):68-70
普通话语音是培养合格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基础必修课。当前,国内媒介变革逐步深入,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对广播电视有声语言创作和高校普通话语音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普通话语音教学改革的现实背景,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效果考核四大方面阐述了普通话语音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8.
赵建丽 《视听》2016,(6):104-105
播音员主持人是语言文字工作者,是有声语言的传播者。他们直接面对公众,肩负着用准确规范的语言创造出生动、具体、可感的声音形象的神圣职责。对于播音主持而言,语言的运用是全方位的。语音标准、准确是最基本的要求。汉语言博大精深,语音变化多且成音复杂,面对那些"约定俗成"的语音,每一位播音员主持人更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汉语绕口令是一种具有汉民族传统的语言艺术。因为它的"绕口"和趣味性,被大量的用于播音主持中的语音训练。本文通过对绕口令的语音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绕口令在播音发声中的作用。通过绕口令训练可以帮助播音员主持人加强吐字归音改善语音面貌,增强气息控制和声音的弹性。  相似文献   

10.
对于地方台的播音员、主持人来说,身兼几档节目已经习已为常了,有的既播报新闻也同时主持节目,这对播音员主持人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锻炼。播音员主持人的互相兼容,一是有利于增强语音规范和语言的表现力;二是有利于增强语言的对象交流感和亲切感;三是有利于节省人力资源。本文从以上角度对播音员、主持人的互相兼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作为广播电台的节目主持人,听众感觉、认识和判断他的主要依据,仍然是有声语言。节目主持人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丰富的文化知识、灵活的思维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但这些素质和条件,只有通过有声语言这个载体,才能到达广播宣传的另一端——广大的听众,如果这个载体出现问题,素质和条件再好,也没有意义。所以,语音标准和规范化是主持人首先要具备的条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以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为分析样本,试图从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以话语权为核心,以人际传播为分析路径,研究心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主要的话语角色及其语言特征表现。本文认为主持人对自身话语角色的正确认知和合理定位,是成功实现心理访谈节目策略性交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广播电视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和受众交流的唯一或主要的工具。在播音和主持理论探讨中,产生了一些轻视语言创作活动,歪曲播音学理论的模糊认识和观点。 语音≠语言 语音是语言的组成部分。普通话语音包括声、韵、调,轻重格式,儿化韵等。语音好坏直接影响语  相似文献   

14.
谢伦浩 《当代传播》2012,(2):102-104
类语言是一种伴随着有声语言而生发的特殊语言形式,分为伴随性声音和功能性发声两种形式。在语言传播中,主持人正确理解其结构特征、功能意义及表现技巧,则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要靠语言来主持节目,因而关于主持人语言的研究一直很活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在“衍名”方面的研究却并不多见。本文拟在主持人语言艺术之一——衍名艺术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宏宽 《声屏世界》2001,(3):37-38
一位颇有些名气的男主持人总是将后鼻韵母说成前鼻韵母,“北京”成了“北jin”,“争取”成了“zhen取”……听着这些字音陆续地蹦出来,再加上一些含混发音,不禁觉得很别扭,也为这样的主持人有如此缺陷而觉得遗憾。 类似这种语音不准确的现象还有一些,比如:吃字、吐噜字、口齿不清、捏嗓子、吸气声重、声音发虚,还有辞不达意、言不由衷……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吐字器官无力,口腔控制力差,吐字归音不到位,发声位置与方法不对,不会正确的呼吸方法,语言表达技巧不扎实。 这些不足在当今播音员主持人队伍中屡见不鲜,尤其…  相似文献   

17.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常用载体。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必须通过普通话这一载体将不同的信息、情感传递给受众,播音发声则是完成这一过程的基础。播音发声教学是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必修课程,现在的播音发声教学方式略显单一,如何实现多元化教学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而播音主持人的主要工作便是利用语言,因此语音又作为播音主持人的基本功被加以特殊强调。笔者就结合对播音主持人的语音要求,对如何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语音艺术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梁庆婷  孙卉 《新闻界》2006,(2):85-86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约翰·甘柏兹在《会话策略》中强调,会话人(主持人)在会话时应具有“语言韵律”,能“在不同的感知层面造成不同的语音感知效果。”①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是一种规范化、审美化的口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不仅要在语法上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在语义上满足表情达意的需要,还要具备良好的口语韵律,能给受众以审美的愉悦享受。我们认为,电视节目主持人对于口语韵律的把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音形态的优美电视和广播语音形态有一个与声相伴的在时间、空间上排列组合的规律,就是音韵。对电视节目主持人而言,除了少…  相似文献   

20.
吕叔湘先生在《语言和语言学》中指出:“语言修养自然包括说话和写文章。拿这两件事情来比较,说话尤其不容易,一则应时触发,没有从容润色的时间,二来呢,不但要照顾说话的内容,还要同时照顾说话的声音和姿态。把说话称为一种艺术,一点也不过分。”吕叔湘先生的这一论断,为主持人语言的修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