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问题与回答     
问:今后中国汽车工业的前景如何? 答:我认为并不乐观。今后中国应该有较少的生产商,谁能生存下来,只有依靠竞争。没有了竞争力,就不会有革新的动力。今后十年中国政府面临的很大压力是解救许多小的生产商。 问:美国钢铁制造业在美国不是很有效率,为什么不把它转移到生产较便宜的国家呢? 答:这与WTO的规定有关,WTO规定最长的资助时间是3年。布什总统宣布贸易税时,对美国的钢铁企业说只有3年,3年之后你们就要自己来保护自己。我认为不会有任何钢铁企业从美国移到  相似文献   

3.
问题与回答     
问:刚才说未来的社会,在理想上一定要存在价格和分配,我想问共产主义社会是可以实现的么? 答:任何社会必须有价格,这是我敢说的。也许有一天会出现一个有价格的共产主义社会。大家要知道价格的背后是什么?是供应商,需求商对自己利益的考虑,实际上这个理论背后有一大堆结论。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话是对的,是说科学技术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可以用  相似文献   

4.
问题与回答     
问:我是北大法律系三年级学生,准备考托福去美国读法学,这样合适不合适? 答:先举一个例子,有一个西安外国语学院的学生,毕业后考上北大法律系的研究生,然后毕业后想去美国读博士,出来之后就已经31岁了。可是他忘了,他要是在中国的哈佛读书,毕业后就已经是社会的精英人士,可以挣很多钱。新东方的法律顾问开元律师事务所的王立华,没有出过国,  相似文献   

5.
问题与回答     
问:随着欧盟的不断扩大,欧洲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答:你提的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10年前,就是在我们研究欧洲的同行里也极少有人相信像波兰、捷克、斯洛文尼亚特别是像罗马尼亚这些国家能够加入欧盟,但是这即将成为现实。欧洲人有一个观念,欧洲的边界到底在哪里?你问我,我不知道呀。欧洲和亚洲之间到底有没有天然的屏障?没有,他们不认为有天然的屏障,如果说有屏障,我理解欧洲人脑中有一个质的屏障而没有地理屏障。它  相似文献   

6.
问题与回答     
问:您提到了因为信息技术的发达,到达大众的就有很多不是精雕细刻,不是经典的东西,有很多垃圾信息、重复信息。我想是不是这也有它进步的一面呢?从少数把关人掌握信息,变成大众来选择信息,这也是民主和信息沟通通畅的一个表现。另外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有两个问题非常重要,一个是品牌,好的品牌网站和信息来源渠道会受到大众的青睐,另一个就是智能化高效的搜索引擎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两个方面我们在技术和商业运作上做得很好的话,能不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完美  相似文献   

7.
问题与回答     
问:您是不是认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鸿沟在加大呢?那么这种距离怎么判断呢?还有一个问题,您既然不能判断致毁知识的影响,我们也可以利用致毁知识来为人类服务,致毁知识不一定产生致毁效果。谢谢。 答:谢谢这位同学,问题都很尖锐,也很到位。第一个,关于两种文化的鸿沟,我从来也没有梦想会被填平。自西方的科学战争以来,它不但没有被填平的趋向,而且越来越明显。因为现代的教育,使既有人文情操也有科学背景的人越来越  相似文献   

8.
提出问题     
<读者>2000年20期有一篇<学会生存>的文章.其中提到西方哲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案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时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罗素也是大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报道是给谁看的?这似乎是不成问题的了,但是实际上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我们许多报道是从工作角度来写的,是围绕着一部分干部转的,而不是面向群众,回答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新华社2月9日播发的消息《全军培养军地两用人材工作取得新进展》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这条600多字的消息。共分三段,头一段导语是:“人民解放军培养军队和地方两用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据总政治部统计,1986年全军开办各种类  相似文献   

10.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和北京市政府向获荣誉证书的老同志和优秀新闻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们这样一个会在市委的会议室召开,我觉得非常好。这表明新闻工作者和党的机关的密切关系。耀邦同志说,党的新闻工作是党的喉舌。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当然应该和党委机关有很密切的关系。这是我们党的传统。  相似文献   

11.
农业部部长助理左叶同志对新闻记者吼了一声“你重要还是我重要?滾出去!”“你重要还是我重要?”新闻記者应当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12.
我采写的消息《株洲电力机车厂厂长正确区分改革中的失误与不正之风的界线;保护群众改革积极性,企业越搞越活》(见《湖南日报》1985年5月27日),获得第7届全国好新  相似文献   

13.
我不是出版方面的专家,但除了“文化大革命”在“牛棚”中不能读书之外,一辈子都在读书的圈子里转来转去,因此,有关出版方面的问题也就自自然然地在脑子中有所思考。有些问题是老生常谈了,但能常谈下去,  相似文献   

14.
出书难是出版部门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著作界反映强烈,迫切要求解决。笔者根据调查,按照改革的要求,对出书难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提出粗浅意见,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即便是珀斯当地人,包括出租车司机在内,也少有人知道开车去皮尔斯空军基地的路线。  相似文献   

16.
近来,国际舆论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不少议论,特别是对我党领导核心的年轻化,推测甚多。在党的十三大会议召开之前,更是众说纷纭。针对海外读者和新闻界关心的问题,新华社于9月1日对国外播发了题为《中国领导层的年轻化——一个积极推进的过程》的新闻分析,引起了较好的反响。这篇新闻分析系统地阐述了小平同志关于领导层要“年轻化”,防止领导机构“老化”的战略思想。稿中不仅列举了解放初期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年  相似文献   

17.
人们曾经问我,当前出书的“热点”是什么?我想,应该是人们所关注的社会现实。时代的发展,历史的推进,已经使图书出版必须及时地回答人们热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了。不论是学术的研究、历史的陈述,还是艺术的创作、理论的探讨,实质都是在追寻人,都是在求索人与自然的抗争,人与环境的关系乃至人与  相似文献   

18.
这些年,浙江省委宣传部和各新闻单位,对典型报道十分重视,都把抓好典型报道,作为改进和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但大家也反映典型报道难采写,难报道。 难在何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难就难在一篇好的典型报道如何回答好重大问题。实践证明,能否回答重大问题,是典型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因  相似文献   

19.
这是美国新闻史上最有名的一篇社论。虽然距今已有98年,但是,在美国,每当圣诞节来临,“各地的报纸、杂志,总要重新刊登一次。” 它也是世界新闻史——新闻“博物馆”里的珍品。在日本,专门将它翻译出来,出了一本装帧精美的小书,1977年问世,1985年第41次印刷,1986年改装后又印了37次。大人小孩都在读。 这篇《纽约太阳报》的社论,出自记者弗郎斯·比·恰奇之手。《纽约太阳报》是美国最成功的一张大众  相似文献   

20.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新闻媒体更是义不容辞。具体来说,在推动环保工作,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环保目标中,媒体应发挥怎样的作用?本刊在两会召开期间,专门邀请四位全国人大代表就此,各抒己见。他们分别是: 蒋承菘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彭启友代表: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江三峡技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