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文化体制改革”是时下业界最热门的话题 ,虽然业界对改制期盼已久 ,但真要面对改制 ,长期处于政策保护下的绝大多数出版社 ,尤其是大学社仍表现出一片茫然。国家没有把大学社纳入试点的范畴 ,原因很多 ,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 ,大学社作为大学的校办企业 ,比非大学社更多一层体制束缚 ,管理体制复杂 ,自身地位比较特殊。另一方面大学社发展差异性大 ,有年造货码洋过亿的社 ,也有勉强维持生存、发展缓慢的社 ;近10 0家大学社中 ,有 30 %的出版社经营状况较好 ,其余的大学社年销售码洋都在 5 0 0 0万元以下。因而短时间很…  相似文献   

2.
再好的行业也有人破产,再差的行业也有人赚钱;同样是转企,有的大学社发现了机会,有的大学社产生了抱怨。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也不相信抱怨,其实,路在各社自己的脚下。  相似文献   

3.
“学术公益”与大学社的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的大学社已被财税部门定性为“工商企业”, 说明“转制”与否,大学社都已经是企业了。现在的关键是,大学社在微观的管理层面上,还有一个重要的路径选择要完成。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社会革命党是解放战争后期组织成立的一个反共反人民的政党.该党的前身系经国民党社会部“立案许可”、于1944年成立于重庆的知行学社(该学社的前身则为中毕民族觉悟社及建国社).该学社是一个全国性的政团,公开以“反封建、反官僚、反暴力、反豪门”为号召,大力提倡“革新运动”,积极参与政治斗争.1947年,该学社在南京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实行改组.选出理事31人,监事9人,并推卖记枢、陈睦夫汽7人为常务理事.该学社发展迅速,宣称已在全国吸收社员IO余万人,已筹役或正在筹设的分支部130余处.1948年1月IOB,在美…  相似文献   

5.
1.7亿的订货码洋表明市场和读者依然青睐大学社虽然没有特别抢眼的超级畅销书,但大学社的新书品种依然极具竞争力订货会期间各类高层恳谈会和研讨活动预示着面对WTO,大学社正欲思变百家大学出版社绝大多数正处于二八“芳龄”,且担纲其中的不少为年轻人,新锐、朝气、活力和知识密集是大学社最大的优势,从市场业绩及读者亲和力、社会公信力来看,大学社无疑已成为我国民族出版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就义七十周年纪念展暨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市档案馆举办本刊讯由北京市档案馆、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北京党史学会和北京大钊学社联合举办的“大钊精神永存———纪念李大钊就义70周年展览暨学术讨论会”于4月25日在北京市档案馆开幕。国家档案局副局...  相似文献   

7.
大学社改制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根植高校———大学社生存的土壤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在有关大学出版社改制的文件中明确指出,改制后的大学出版社有几个“不变”:大学出版社服务高校教学科研的办社宗旨不变;高校对出版社主要负责人的管理办法不变;高校对出版社的把关责任不变;大学出版社的名称不变。这几  相似文献   

8.
对高校教材和学术图书营销渠道构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大学社营销渠道的构建和完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从实践上看,一个自觉地从事图书营销渠道建设的大学出版社,大致会经历四个阶段——挂入渠道-选择渠道-构建渠道-完善渠道。就目前清况来看,大多数大学社尚处于第二阶段,或处于二、三阶段之间。许多大学社在微观层面的营销活动存在线条过粗的现象,极少数大学社能完善自己的渠道网络。如何实现从粗放营销向精细营销的转变,如何做好渠道建设工作使营销目标最终得以贯彻实施,是大学社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此,笔者就大学出版社高校教材和学术图书营销渠道的构建,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与设想。  相似文献   

9.
在上海市大同中学校内,保存着一块“立达学社购置大同学院院址”的石碑。  相似文献   

10.
每月视点     
事件大学社改制进入最后阶段1月26日,华北地区大学社会议在北京召开,大家仍然在热烈讨论改制的问题。据了解,进入第二批改制计划的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大学社,大部分已经完成了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民营书业对大学社无形中的打压与冲击,迫使其面临着艰难的局面。差异化战略的引入可使大学出版社走出一条特色化的发展之路,从而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以多元化的视角阐述大学社实施差异化战略的思想与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2.
出版业改革在即,作为中国出版界的一支重要方面军,大学出版社在这场变革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困扰大学社转制的因素有哪些?大学社面临的挑战是什么?研究中国出版业资深(专业)人士如是说——  相似文献   

13.
用出版社不出版什么来描述一家美国大学出版社要容易得多。它既不出版大学报纸,又不出版年鉴。而且,如果你参观一家大学社的话,你也不会发现一台印刷机和清理装置。 但大学出版社仍是出版商。在基层,他们和其他的出版商别无两样——大学社采集信息、策划选题、组稿、出书、上市销售图书和刊物,就像兰登书屋和美国康德·纳斯特国际出版公司(Conde Nast)一样。但是商业出版商强调的是通过大众出版来赚钱,而大学社讲究的是为小部分专家读者出版学术作品和有创造价值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陈洁  徐云燕 《出版广角》2022,(21):67-70+85
《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出版强国建设目标,大学出版作为教育与学术出版的重要阵地,亟须从规划中寻找转型升级进路。大学社需要紧密依托母体大学,加强社际出版协同,积极投身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在业务经营中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以主题出版做好旗帜引领,以精品教材论著发行铸牢学科优势,以知识服务转型助推高端资源整合共享。  相似文献   

15.
曹巍 《现代出版》2007,(4):55-58
20年,历史长河一瞬间.从蹒跚起步到脚步坚实,中国大学出版社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发展之路,积累了一大批服务高校、服务教育、传承文明的精神文化产品.与之相伴生的大学社图书订货会也迎来了她20岁生日.一年一度的大学社图书订货会是大学社出版物集中展示的窗口,也是大学出版人交流切磋的难得机会.大学社图书订货会记录了大学出版人所走过的发展道路,她是中国大学出版社发展壮大的晴雨表.2007年11月10日,大学出版人相聚在美丽的春城昆明,第20届大学社图书订货会在这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荟萃之地拉开了帷幕.初冬的昆明,温润而不寒冷,怒放的三角梅和翱翔的海鸥使人们忘却了季节,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界朋友和经销商争相加入到这个令出版人兴奋的文化聚会.  相似文献   

16.
1.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组织大学社财务税制改革赴美考察团;赴台湾交流情况和经验;参加香港书展和培训;赴日本参加第七届中日韩大学出版社年会;组团参加法兰克福书展。  相似文献   

17.
葛永庆 《中国索引》2005,3(3):52-53
“中国索引学社”是中国索引学会的前身。它于1988年开始筹建,1989年9月成立。后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核,中央民政部批准,改名为中国索引学会,于1991年12月24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正式成立。学社筹建前后不足3年,但它引起当时学术界的广泛注意,这就为后来成立中国索引学会创造了有利条件。关于这方面情况,似乎了解的人不多。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学社筹建经过,也算为学会的成长发展留下些真实的史料。  相似文献   

18.
《出版参考》2005,(11X):16-16
本刊讯 在全国大学社订货会“图书物流恳谈会”上,应邀参会的部分社长和市场部负责人就物流托管发表了意见。北京宝龙物流公司作了专题演讲。宝龙物流定位出版图书物流市场,努力开拓图书物流空间,为客户提供仓储、包装、分拣、运输、市场配送一体化和个性化服务,其理念是“安全可靠,快捷准确,服务至上,管理规范”。据介绍,该公司目前已与全国200余家出版社建立了业务联系。  相似文献   

19.
龚军在《社会科学》上撰文,介绍1920年1月在美国纽约创刊的《政学丛刊》。这是留美学生和华侨中有影响的政治学术团体之一“中国政学社”的同人刊物。第一任总编卢锡荣(当时任华侨国民党总机关报《民气周报》总编)起草了出版宣言。声称本刊宗旨为“端政论、明政学、固政本、新政德”,文末还发表了该学社创作的《20世纪新中华民国之国歌》。该刊为32开季刊。1920年出了4期,1921年出了3期,同年5月停刊。  相似文献   

20.
刘静 《出版广角》2011,(7):35-36
大学社应当抓住机遇,既要弘扬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又要以自身的优势为出发点,引进真正的原创性图书,形成图书品牌,提升本社品牌,把版权贸易做大做强,为出版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使版权贸易成为出版社的经济支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