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相似文献   

2.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约813一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是晚唐最为出色的诗人之一,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他创作颇丰,尤擅律诗和绝句,无题诗更是堪称一绝。李商隐的诗作构思精妙,情致婉曲,辞藻华艳,风格秾丽。他还喜用典故,过分用典使得他的部分诗作意旨隐晦,难于索解。  相似文献   

3.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约813一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是晚唐最为出色的诗人之一,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他创作颇丰,尤擅律诗和绝句,无题诗更是堪称一绝。李商隐的诗作构思精妙,情致婉曲,辞藻华艳,风格秾丽。他还喜用典故,过分用典使得他的部分诗作意旨隐晦,难于索解。  相似文献   

4.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是晚唐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朦胧婉曲之美。初中语文新教材第二册  相似文献   

5.
在古典抒情诗中,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只有短短四句,写的不过是怀人思归之类惯见的题材,却赢得古今传诵。究其原因,在于诗人的抒情手法有其独到之处。这首诗的一、二句抒写思归念远的愁怀。开头佳作欣赏一句以“君问归期未有期”回答友人的问讯。“问归期”,表达了友人的关怀思念,“未有期”则透露出自己的遗憾。一句之中两个“期”字相重,在呼应之间传递出归期无日的怅惘,奠定全诗感情发展的基点。李商隐的一生仕途坎坷,长期沉沦于幕僚,本已情怀落寞,此刻念及归期渺茫,心情愈加黯淡。他以愁人的情怀感受着秋夜的雨声,寂寥况味,令人难耐。接…  相似文献   

6.
言成 《高中生之友》2022,(12):26-28
<正>《百年孤独》中有一段十分经典的开头:“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之所以说这是经典,是因为马尔克斯在这仅仅几十个字里套入了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这般广阔的时间跨度甚至催生了以《百年孤独》为代表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并得到文学界的认可;而在一千多年前,中国已经有诗歌在使用这种模式了。  相似文献   

7.
薛涛的《送友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仔细读来,两首诗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8.
薛涛的《送友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仔细读来,两首诗有许多相似之处。一、难能可贵的友情《送友人》的作者薛涛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由“离梦杳如关塞长”一句推知,被送的人是一位远赴塞北的青年男子。他们不是恋人,不是夫妻,也不是亲人。但年轻的女诗人竟在一个月寒霜重的夜晚,只身前往荒原大泽,为归期未卜的男友人送行,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在那个时代这实在是大逆不道、不成体统。女诗人为着一份纯洁的友情,竟能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无视世俗的偏见,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胆量啊!《夜雨寄北》一诗有人说是李商隐写给妻子的。其实,李商隐离开…  相似文献   

9.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刚刚踏入仕途就被卷进牛、李(牛,牛僧孺。李,李德裕)朋党之争。再加上他个性孤介,一直沉沦下僚。从大和三年踏入仕途到大中十三年去世,30年中有20年辗转于各处幕府。东到兖州,北到泾州,南到桂林,西到梓州,远离家室,漂泊异乡。这些方面都促成了李商隐感伤的、内向型的性格与心态,所以“,多感”、“有情”及其所带有的悲剧色彩,在他的创作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0.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杰出诗人。他晚年的诗作有不少反映个人遭遇的不幸,感伤情绪很浓。《夜雨寄北》便是这  相似文献   

11.
李商隐所作《夜雨寄北》,就其创作缘由而言,现时较为流行的观点是:“答妻诗”。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第305页,华东师大出版社)收入该诗,在提示中云:“诗人滞留巴蜀地区,收到妻子的来信,以诗作答,倾诉思念亲人、渴望北归团聚的感情。”又霍松林先生在《曲折深婉 余味无穷》(《唐宋诗文鉴赏举隅》,人民文学出版社)一文中,也表示了类似的观点。这里,我们暂且不说学术界关于该诗写作年代的争论,也不管李商隐作此诗时其妻是否在世的存疑,仅从诗的审美角度,还可以就此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冰 《现代语文》2007,(11):125-125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一首独特的诗,它以其艺术的独创性在同类抒情诗中独领风骚:作者把现在时空和未来时空作了沟通,把现实和想象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了完美的意境。另一艺术独创性体现于章法结构之中,即大胆运用重复句意从而形成了回环往复的艺术美。本文便试图从这两方面对《夜雨寄北》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13.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题记(一)云中传来你的素笺,在一个雨滴清凉的秋夜。寒风路过雕花木窗,檐雨滴  相似文献   

14.
夜雨寄北     
云中传来你的素笺,在一个雨滴清凉的秋夜。寒风路过雕花木窗,檐雨滴打芭蕉枯叶.残凋清幽.声声入耳。  相似文献   

15.
朱引玉 《学语文》2004,(3):15-15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千百年来流传不衰 ,诗是这样写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关于这首诗 ,自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以后 ,至清代冯浩《玉溪生年谱》、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均谓此诗乃唐宣宗大中二年李商隐留滞巴蜀时寄怀其妻王氏之作。按冯浩考证 ,商隐此年在桂州郑亚幕府 ,郑因遭政敌诬陷 ,贬为循州刺史。商隐未去循州 ,由水路经长沙回长安 ,归途中他曾“徘徊江汉 ,往来巴蜀” ,《夜雨寄北》就是写在归途中经过巴蜀时。解放以后 ,汪汝…  相似文献   

16.
黄蔼北 《学语文》2003,(3):17-17
对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教材是把它作为思友诗来理解的。这样的理解欠妥,对诗意的分析过于表面化。我认为,《夜雨寄北》是一首抒情诗,可以说是用含蓄的笔法来表达浑厚的意蕴,抒发的是一  相似文献   

17.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译文】你信里问我,几时才能回去,我也说不清。在这南国之秋,巴山之夜,窗外雨潇潇,水塘满溢。待到有一天,我们在京相聚,对西窗慢饮长叙。烛花频频地剪,话头连连地续,那时候再细说,在这秋雨巴山夜,我水涨池塘的思绪。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夜雨寄北》一诗,指出了李商隐诗歌创造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形象、细腻、含蓄、深刻。  相似文献   

19.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诗亦名《夜雨寄内》,是诗人怀念妻子的一首小诗.对此,不少同志认为是李商隐于850——854年之间在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做幕僚时的作品.此时其妻王氏已死(王氏死于851年秋季,诗人在大中六年即公元852年所写的《房中曲》:“归来已不见”可  相似文献   

20.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豁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他早年关心政治,抱负远大。先得牛党提携,后受李党赏识,并娶李党王茂元小女为妻。至牛党执政,他因之一直遭受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之中,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潦倒至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