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介词“向”“往”“朝”带宾情况为经,以介宾短语所修饰或补充的中心语为纬,对介词“向”“往”“朝”的句法语义模式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对介词“向”“往”“朝”的句法语义模式差异从语法化角度做出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张琪 《文教资料》2014,(3):10-12
介词“朝、向、往”在句法功能、语义特征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异,都能同名词性词语组合做状语,表示方向处所义;“向”和“往”可以同名词性词语组合做补语,而“朝”则不能;“~J+Np”和“朝+Np”可以表示对象义,而“往+Np”则不能。上述差异与“朝、向、往”在语法化进程中的发展密切相关,词义的不断虚化符合人类认知世界由具体到抽象、由实到虚的顺序。  相似文献   

3.
副词“都”、“才”在特定的句式中可以部分互换,原因在于,从语义层面上来讲,“都”“才”都可以修饰表“系列推移性”语义特征的名词语。也正因为“都”“才”修饰的是表“系列推移陆”语义特征的名词语,故在语用层面上表现出比较义。  相似文献   

4.
“对、对于”的表义功能是指“对、对于”进入一个具体的表层句法结构体以后,它与这个表层句法结构体的某些句法成分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深层语义关系。本认为“对、对于”与其他有关的句法成分之间有六种语义结构关系,即“对、对于”具有六种表义功能:一是受事关系,二是限定关系,三是被述说关系,四是同位关系,五是述说关系,六是客体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中,“向”是初级阶段的学习内容,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虚词已是一个难题,再加上“向”在语义及功能方面与“对、朝、从、往”等介词有相似之处,加深了留学生学习的难度。通过留学生学习“向”的偏误类型分析,指出产生偏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连"字句中"都"与"也"的语义差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数理语言学角度对“连”字句进行语义解读,发现“连”字句激活了层级性预设或说“格”代数,并运用模型论和“格”代数哈斯图进行了直观展示,也由此将“都”和“也”分化为表示横向总括、类比的“都1”、“也1”以及在层级性哈斯图中表示纵向总括、类比的“都2”和“也2”。从“连”字句出发,本通过对“都”与“也”的句法对立分析入手得出二的语义认知对立:“都”在“格”代数哈斯图中强调上限或下限(即端点);与“都”相对,“也”不凸显端点,而强调哈斯图中段的对比。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从数理语言学的角度看,“连”字句的本质是将层级预设中两个以上的论元映射到唯一的一个值上,形成了一个补集为空集的特征函数。“都”与“也”的语义认知对立不只是在“连”字句中,在让步复句、比较句等其他句式中也是普遍存在的。这方面的研究为包括“连”字句在内的涉及“都”与“也”语义认知对立的各句型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词话》中的“陈四箴”时代,一说指嘉靖朝,一说指万历朝,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词源学”、作品内证、《金瓶梅》独特的艺术手法,以宋徽宗影射嘉靖帝等史实几方面,可证明“陈四箴”的时代是嘉靖朝而绝不是万历朝。  相似文献   

8.
庄林 《文教资料》2008,(23):76-78
介词是汉语中较难掌握的一类虚词,本文对同义词"朝"、"向"、"往"三个介词从词类、词义和语用几个方面进行辨析,论述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介词是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笔者以调查、分析英语国家学生使用现代汉语介词的情况和现代汉语界及对外汉语界对现代汉语介词“在”、“跟”、“对”、“从”的研究论文、专著为基础,分析总结20余年来,有关现代汉语介词“在”、“跟”、“对”、“从”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汉语介词的研究及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都”字句的基本句式出发,考察了“都”的句法组合功能,并从中挖掘“都”的基本语义内涵,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括并分析了“都”的四个基本语义。随后又指出除表语气以外的其它三个义项都是由实词“都”的义项“汇集”、“总共”虚化而来。从而又为副词“都”的句法语义解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语气词"的"、"了"的虚化机制及历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主要讨论两个问题:(1)讨论语气词“的”、“了”的虚化机制,分别在结构形式、语义变化、表达方式等方面展开,用“语法化”的理论检验汉语中具体的事例;(2)从语气词“的”、“了”的虚化机制出发,分析语气词“的”、“了”与助词“的”、“了”的分化与区别,特别对“是……的”中的“的”和传统语法教学中的“了1 2”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从而对共时现象进行历时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何雨芯 《现代语文》2014,(12):41-43
对含“更、还、要”的三种“比”字句,即“A比B更X”“A比B还X”“A比B要X”的语义特点及预设语境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各自的语义特点,并分析它们的预设语境。  相似文献   

13.
徐山 《宜春学院学报》2006,28(1):122-122
《周易》“蹇”卦三爻爻辞为:“往蹇来反。”王弼注:“进则入险,来则得位,故日‘往蹇来反’。”其中“往蹇来反”中的“反”,王弼训为“得位”,不确。  相似文献   

14.
“X是X”句式以“是”为轴心,前后成分完全相同,表层形式简单而内在意义丰富,是一种特殊的句式。从“语义——语用”互补原则的角度出发,对“X是X”句式进行比较细致的语义分析可以发现,“X是X”句式并不像许多研究者认为的那样,毫无语义学上的意义。它具有非常丰富的显性语义和无限的潜在语义内容。  相似文献   

15.
读鲁迅的作品时,细心的读往往会发现鲁迅常常把“介绍“一词写作“绍介”,如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在提到创办朝华社的情况时说“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学,……。”可是,在鲁迅其他作品中,有时也用“介绍”一词,甚至有时还会出现“介绍”和“绍介”交替使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李茜 《现代语文》2006,(4):75-77
“并”作为副词没有丰富的语义,句法意义也较为单纯,三个平面理论中最有创新意义的“语用”理论在对语气副词“并”的描写中得到彰显。语气副词“并”最重要的语用功能是预设否定,语气副词“并”的预设否定功能使语言所表达的意义更丰富。  相似文献   

17.
“一样”与“一个样”在口语和书面语中有时混用 ,有时区别严格。文章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角度分析了二者的差异 ,并探讨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凡喻必以非类”,这是对比喻的传统认识,但在实运用中却遇到诸多辨识不清的困难,本试从比喻中“类”的大小,远近的不同情况着手,运用语义特征分析方法,细化,论证了比喻的构成条件,提出:喻与非喻判识的核心在于甲乙两事物之间是否具有区别性语义特征,是否在区别性语义特征上作比。  相似文献   

19.
在“把”字句里,“往”字短语可以在动词的前后出现,构成不同的句式。两句式在句法、语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两句式的变换受诸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20.
徐霞 《天中学刊》2003,18(4):70-71
副词“也”的“类同叠加”义的语义指向是有规律可循的。“也”的语义指向随异项的位置而变化。与同项无关。“也”的语义始终指向“本句”中的异项。“也”字前或后只有一个异项时。“也”字始终指向异项。“也”字前或后有两个异项的情况较为复杂,如果两个异项都在“也”前,可根据认知中的“邻近原则”,“也”字优先指向和它相近的异项;如果两个异项同在后,“也”字优先指向宾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