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主要从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对三大难题的解决及其理论自身的局限谈起,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罗素提出的"三大难题"、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以及对三大难题的解决、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1921年罗素应邀来华讲学,根据九个月的见闻写就了《中国问题》一书,该书成为罗素全面和系统地阐述自己中国观的专著。在书中,罗素力图对当时中国面临的诸多问题做出全面评介,由于受当时条件局限,这些评介带有空想和功利主义色彩,但这不能抹杀罗素的中国观在西方中国观流变史中具有的重要历史意义。在重新梳理罗素的中国观的同时,也试图从更宽广的角度——罗素个人的、西方社会和文化的,解析他中国观背后所隐藏的诸多形成因素。  相似文献   

3.
罗素在一系列数学哲学论著中,特别是他的《数学哲学导论》中,通过论述映射问题,试图解决传统数学中存在着的在处理数和数序时"无限"和"有限"的矛盾.本文分析罗素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及在哲学上这种解决方式可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轿夫的快乐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国思想家罗素,在1924年来到中国的四川.那个时候的中国,军阀割据,战乱频频,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罗素刚写完他的巨著<幸福论>,他希望以自己的思想教化引导中国人摆脱苦难.……  相似文献   

5.
轿夫的快乐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国思想家罗素,在1924年来到中国的四川.那个时候的中国,军阀割据,战乱频频,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罗素刚写完他的巨著<幸福论>,他希望以自己的思想教化引导中国人摆脱苦难.……  相似文献   

6.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罗素也是个大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7.
为了整合高等教育资源并推动大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24所顶尖高校结盟而组建了"罗素大学集团".本研究从该集团发展面临的契机及危机着手,对大学联合团体的动向与特点进行了剖析.一方面罗素大学集团教育成果丰硕、声望较高,另一方面罗素大学集团制定了清晰的发展战略规划,加之与其他团体的积极合作,进而一直处在发展之中.与此同时,罗素大学集团也面临来自国内外的质疑与挑战.当前,全球高等教育系统逐渐走入"相互融合"的进程,对罗素大学集团的探讨对高等院校联盟的发展进程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也对我国探索出一条院校联盟的新型路线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1924年,罗素怀着拯救中国人民于水火的宏愿来到了中国,在几位中国作家的陪同下去农村访问。在四川,罗素看到两个衣衫褴褛靠卖苦力养家糊口的农民,十分同情。他停下来与他们攀谈。罗素问:你们有什么快乐的事情吗?农民没有直接回话,其中一个问罗素:你能够  相似文献   

9.
1940年初,纽约市立学院决定聘请著名哲学家罗素来校任教,教授数学和逻辑哲学。但罗素却因宗教和性道德方面的学说而遭到纽约市大批宗教界、政界和普通民众的抵制。反对者以纳税者的身份要求纽约高等教育董事会解除对罗素的聘用,最终纽约法院判决高等教育董事会对罗素的聘用违法,制造了轰动一时的"罗素案件"。以杜威为首的一批知识界人士积极以学术自由的名义为罗素辩护。整个事件集中体现了在"纳税者逻辑"和美国公立高等院校学术自由所面临的激烈冲突。  相似文献   

10.
在五四前后的社会改造思潮中,研究系以罗素为精神导师。罗素(Betrand Russell)来华之前为社会经济改造的过渡时代找到的社会改造方案是基尔特社会主义。1920年9月至1921年7月,罗素应邀来华讲学。离开中国之际,罗素在临别赠言中对中国何以才能走上自由之路给出了答案,值得注意的是,他给出的方案并非基尔特社会主义,而是国家社会主义。对罗素访华表现出最大热情的研究系不满罗素为中国听众指出的自由之路,依然坚持基尔特社会主义道路。可见,在《改造》时代,研究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先入之见来对待罗素学说的,罗素的基尔特社会主义思想对研究系的影响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1.
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在<菊花与刀>一书中,提出两种文化类型:罪感文化与耻感文化.在此基础上,中国学者提出了"乐感文化"这个称谓.李泽厚在对<论语>进行解读时提出中国文化属于典型的"乐感文化",如: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等,这些都为中国人所津津乐道.半个世纪以前,英国哲学家罗素谈及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他说:"中国人似乎是富于理性的快乐主义者."  相似文献   

12.
让学生畅所欲“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素曾经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是维特根斯坦!"穆尔毫不犹豫地说。"为什么?""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当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的时候老是露着迷惘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大大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维特根斯坦:"为什么罗素落伍了?"  相似文献   

13.
宣讲科学从"五四"运动算起在我国已有80余年的历史,可以说"科学"已是深入人心,但人们似乎更多地是从意识形态上来使用这个词,至于科学本身到底指什么,人们倒不大去关心了.近来又读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76年6月版),发现其中有不少关于科学的论述.作为一个数理逻辑学家,罗素对科学的认识至少可以在三个方面引起我们当代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龙丹 《华章》2010,(15)
罗素在他的代表作-<自由之路>中向我们展示了与马克思主义不同的社会主义观.人的自由发展是罗素社会主义的基本追求,自由主义和经验主义是罗素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罗素构建了一幅未来社会主义的蓝图.认真分析和研究罗素的社会主义观有助于了解他的政治学和哲学思想,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罗素历史哲学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素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所写下的70余部论著,内容几乎涉及人类知识的一切领域。他是杰出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和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在物理学、政治学、教育学和历史学等方面也颇有建树。而且,罗素还是对现代中国产生过直接影响的几位西方思想家之一。中国人没有理由忽视罗素留下的思想遗产。在罗素的思想遗产中。最受忽视的要算是他的历史哲学。这也许是因为罗素没有在这一领域写出专著来集中、系统地陈述自己的观点。但  相似文献   

16.
英国人罗素是二十世纪声誉卓著、影响巨大的思想家之一,他被人们称为“世纪的智者”,孙中山说罗素是最了解中国人的外国人。罗素对中国的哲学、历史、文化、艺术、教育、政治、社会风尚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行为习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他以自己特有的睿智、远见和洞察力,对中国人作了深层次分析透视。罗素认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  相似文献   

17.
罗素论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素是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英国哲学家和思想家。本文以时间为经,以政治、经济、文化为纬,概括地阐述了罗素对中国论述的基本内容,展示了罗素对中国问题的某些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8.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茫然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9.
罗素对中国形象的表述与西方主流话语体系下对中国形象的表述有所不同,他对中国既有由衷的赞赏和褒扬,又有诚恳的批评和建议。罗素在其"中立一元论"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避免了"乌托邦化"中国形象和"意识形态化"中国形象两个极端,然而罗素对中国形象的表述仍然是典型的西方人在西方现代性危机背景下注视中国时流露出来的欲望和恐惧的体现,这对现今西方社会的中国形象表述也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智者罗素     
<正>1970年2月2日,罗素逝世了,终年98岁。在《罗素自传》的序言里,他这样写道:"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罗素而言,这三种激情之中,唯有一样——爱情——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