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以花喻女人”这一喻象创造与因袭的个例着眼,探讨了中西诗歌喻象创造中普遍存在的因袭现象;既阐述了因袭的弊端,也不抹杀因袭中的创造,并理性地分析了造成诗歌喻象创造的因袭现象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屈原的作品历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学作品的顶峰。提及屈原的文学艺术特色,学者往往关注"香草美人"这一意象,"思美人"这一情节则经易被忽略,笔者认为,这个情节的因袭与发展是一种有意义的研究内容。本文尝试从"思美人"这个情节原型的演变与发展,从另一个侧面探讨屈原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3.
“刊”在唐宋以前是“削”“修改”之意,唐宋以后才有“雕板印刷”的意思.因此,西汉时期文献中的“刊”并不证明此时已有雕板印刷.  相似文献   

4.
《李太白全集》中与元丹丘有关的诗达十几首之多,其中涉及“石门”这个地名者有三首,即《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有高凤遗迹仆离群远怀迹有棲遁之志因叙旧以赠之》、《邺中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幽居》、《寻高风石门山中元丹丘》。“石门”究竟在什么地方,自唐迄今千余年间一直没有搞清楚。今人郁贤皓先生在《李白与元丹丘交游考》中谓:“大约在天宝九载前后,元丹丘隐居在唐州湖阳县的石门山。”“则此石门山当在今河南省唐河县西南湖阳镇。”对此,本人不敢苟同,陈拙见于后,向郁先生求教,并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5.
“刊”在唐宋以前是“削”“修改”之意,唐宋以后才有“雕板印刷”的意思。因此,西汉时期文献中的“刊”并不证明此时已有雕板印刷。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祝福》是表现妇女问题的作品。长期以来 ,人们对造成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原因和小说的主题意蕴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解读 ,本文试从女性文化存在角度 ,透过祥林嫂心路发展历程 ,揭示出祥林嫂的悲剧是角色丧失与因袭濡染双重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笔者对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其中发表于《九江教育》2001年第2期的《试验修订本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硬伤举隅》一文由《中学历史教学》杂志社转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教材编写者臧嵘先生对拙文中关于该教材使用“传说时代”一词不妥的观点提出了异议。笔者仔细拜读臧文后,感到臧先生的解释和说明仍不能令我释疑,故再次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94年11期,刊载了叶宗琪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的语感训练指要,拜读后,受益匪浅。但对品味描写暴雨的一段话的“雨感”略有异议。现在我们不妨再来读读这段话:“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读了这段,我们已真切地感受到,这暴雨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三四八年(秦孝公十四年)秦国的“初为赋”(《史记·秦本记》)究竟是“初为”田赋,还是军赋,或者是口赋?近年来有些学者否定田赋或者军赋之说,提出了口赋之说.如林剑鸣先生在他的新著《秦史稿》中就说“初为赋”是中国“最早的人头税,也就是……口赋”(第190页).熊铁基先生在《秦代赋税徭役制度初探》一文中说:“‘初为赋'就是‘初为口赋'”(《华中师院学报》1978年第一期,以下简称《初  相似文献   

10.
葛力力 《职教论坛》2006,(2X):29-31
针对一些论文“言之无据”的现象,简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指出其实际上是主观主义学风和华而不实文风的反映;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文章写作的基本要求、学术论文写作的要求等方面论述了论文重论据的必要性,指出作者须提高思想认识。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和文风.从扩大知识面和端正写作态度、增强写作能力等方面入手,加强学习和修养,才可避免“言之无据”之弊。  相似文献   

11.
读了余彤辉先生的《也谈“创造性阅读”》(见《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5期,以下简称《也谈》),深受启发。本文主要是谈学习余先生文章的体会,同时也有几个问题向余先生请教。一、对“创造性阅读”的三种理解什么叫“创造性阅读”?目前至少有三种理解:1.阅读 创造。如《也谈》说“任何阅读都要认读理解文本,只有正确理解文本之后才能谈评价、批判或创造,否则就可能是胡言乱语”,“阅读的本质就是获取信息”,“阅读的目的首先必须是接受文本所要表达的意义,而不是创造新意义”。这种理解是将阅读与创造看作互相分立的两件事。反映在教学上,是…  相似文献   

12.
"谶"本是假托神意兆示人间吉凶的预言;而"纬"则是相对于"经"而言的,是指汉代方士化的儒生与儒学化的方士以神学迷信观念阐释儒家经典的著作。由于"谶"与"纬"曾一度在两汉时期合流,并形成盛极一时的"谶纬"思潮,因而古人往往将纬书称为"谶纬",或单称"谶"。于是后世人们也多将"谶"与"纬"相提并论,甚至有人认为"谶"与"纬"名异实同。本文对"谶"与"纬"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行了考察,认为"谶"与"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同中有异,并非同一概念。  相似文献   

13.
从“游”的本义及其引申义入手,结合《汉广》一诗的原文,考证了“游女”一词的确切词义,并对程俊英《诗经译注》中“游女”一词的解作了辩证。  相似文献   

14.
《经典释文》为唐代陆德明总结东汉南北朝以降经学家音义汇释的集大成之作。这部规制宏大的著作之中,其资料来源未必全为陆德明个人汇集。从古代文献著录、《经典释文》的内部体例以及同时代相关学者的著录资料来看,其中有借鉴前人音义汇释著作的痕迹。  相似文献   

15.
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这样”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这样”不是列举助词的结论,兼与童盛强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师报》11月15日“新观察”副刊发表龚春来先生《冷看高考‘文化’作文》一文,感慨良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风靡以来,这种“以古典的方阵,熟悉的名人”为材料的作文确实在高  相似文献   

17.
时至今日,许多人依旧怀疑史学的功用。这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等客观因素有很大关系,但从主观而言,它与历史科研成果脱离现实有关,与教学活动割裂现实有关系,也与受教育者被动接受历史知识有关系。  相似文献   

18.
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之方”的诠释,杨普罗先生以“立如立人、达如达人”的观点指出了杨伯峻先生诠释中存在的问题。杨普罗先生对“仁之方”的解释是独特的,然而他的解释并不符合孔子“为仁由己”的仁学基本精神;杨伯峻先生的解释在表述上虽然易于让人产生误解,但却为理解孔子仁学奠定了基础。实际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指自己要想立、要想达,同时也使别人能够立、能够达。“仁之方”为人的“立”与“达”确定了一个基本原则,即己与人的“共立”“共达”。  相似文献   

19.
读曹起先生《试论“经(经过)”的词性》一文,很有启发,但曹文认为“经过”只有动词用法的观点,值得商榷。本文利用语料和语法化理论证明“经过”应该有介词用法。  相似文献   

20.
《历史教学》2005第1期刊登了刘俊利先生《基于实践的研究性学习反思》,对于研究性学习主阵地在“课堂”;“标准”下的“多元”;灵魂是“问题”等认识,本人原则上认同。但有些具体问题的看法不敢苟同,如“体验式学习不能归属研究性学习范畴,它与探究式(研究性)学习、有意义接受式学习一起构成当前中学历史学习的三大主要学习方式。”我认为至少在认识上有以下三个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