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师爱。它既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又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师爱是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心理素养之一。但是,如果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背离师爱的原则性和广博性,从主观上把幼儿分成不同等级,不能一视同仁,不能公平对待每个幼儿,而是偏爱某些幼儿,那么师爱不仅会失去其积极作用,还会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偏爱和教师狭隘的审美需要与价值取向以及私心、偏见、错误认识等直接联系在一起。偏爱是一种畸型的爱,与纯洁、高尚、公正、无私、广博的师爱是完全对立的,是一种低级、非道德的不健康情感。偏爱具有很多危害性,概括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偏爱对幼儿最大的危害是挫伤他们幼小而脆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产生自卑心理,造成人格扭曲。著名精神分析大师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指出:“孩子的丧气(自卑)几乎都是因为他觉得另一孩子比较受偏爱所引起的。”幼儿园是儿童的乐园,教师是他们最早的启蒙者之一。教师对某些幼儿的偏爱会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公平是学生的主观感受,而不是一种客观状态。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手中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教师对学生的偏爱普遍存在。不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追求的是不同的公平,并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在分析教学公平相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社会公平取向下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的均衡模式和市场公平取向下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的极化模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要求教师在公平与偏爱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取舍,而是要消除公平与偏爱之间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3.
公平是指教师处理班级事务和学生问题时,不偏袒任何一方,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做到不偏爱、不歧视、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平等地施教。对教师来说,公平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师德的重要依据。教师因为公平而受到学生的尊敬,然而,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适时来点"不公平",不仅能激起学生的自我意识,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告状"在词典里有两种解释:一是当事人请求司法机关审理某一案件;二是当事人向另一人的上级、长辈诉说自己或别人受到个人欺负或不公平的待遇.学生的告状则是向学校领导或教师诉说自己受到的欺负和不公平的待遇,要求帮助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师爱的误区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是教师最宝贵的职业情感。夏丐尊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师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它是人类复杂情感中高尚的结晶。然而在实际工作当中,有许多教师在对学生的爱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存在着种种爱的误区。一、应无条件接纳所有学生,不要偏爱学生在实际工作当中,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教师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偏爱某些学生,厌恶另一些学生,并不能真正做到接纳所有学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许很复杂,但无论怎样,在学生看来这就是老师“偏心”。而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学生间不团结,教师的…  相似文献   

6.
某些教师的"不作为"是指法定的具有履行教育教学义务的教师,未能实施积极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某些教师的这一行为包括故意的教育不作为和过失的教育不作为,以及对学生品德发展的不作为、体质发展的不作为及能力发展的不作为,严重损害了学生之间平等的受教育权,违背的是学生的基本利益和平等人权,与教育公平背道而驰。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看某些教师教育不作为,可以从微观上折射出我们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所存在的一些影响教育公平的隐患,也可以给许多老师以启示,将教育公平纳为心中的一杆秤,作为对待工作的一条准绳,帮助某些教师避免不作为,产生积极有效的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7.
对待学生爱无差等,一视同仁是对教师的伦理诉求和职业道德规范,但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偏爱行为却普通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之间是存在巨大差异的,教师难以均衡地施爱于每一位学生;另一方面,爱可以分为自然爱和社会爱。爱无差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层面,属于社会爱,当自然爱与社会爱发生冲突的时候,教师难以达成一致,极易出现非公正的偏爱行为。因此,教师需要明确爱无差等的真正内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消除偏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尽量避免对学生的偏爱行为,为学生营造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8.
“告状”在词典里有两种解释:一是当事人请求司法机关审理某一案件;二是当事人向另一人的上级、长辈诉说自己或别人受到个人欺负或不公平的待遇。学生的告状则是向学校领导或教师诉说自己受到的欺负和不公平的待遇,要求帮助的行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正确对待小学生的“告状”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笔者认为,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对待和处理学生的“告状”。一、表现自我积极报告型:这类学生虽然不是班委会的成员,但是班级中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积极主动向老师报告。新的教育观念已经走进校园,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相似文献   

9.
郝杰 《中国德育》2010,(4):22-25
对学生“爱无差等,一视同仁”是对教师的伦理诉求和职业道德规范,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偏爱行为却大量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教师难以均衡地施爱于每位学生;另外,爱可以分为自然爱和社会爱,“爱无差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层面,属于社会爱,当自然爱与社会爱相冲突的时候,教师难以达成一致,极易出现非公正的偏爱行为。教师需要明确“爱无差等”的真正内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尽量避免对学生的偏爱行为,为学生营造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感到教师对孩子的偏爱,俨然成了幼儿园的一种时尚。这不能不引起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视和警惕。据我所知,导致教师产生偏爱行为的原因大致有四个:第一,幼儿园教职工或他们的兄弟姐妹的子女,需要“特别照顾”;第二,一些老同学、老朋友的孩子也是教师的宠儿;第三,某些“聪明”的家长适时给教师一些“好处”,他的孩子也就得到教师的欢迎和喜爱;第四,部分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幼儿,教师对他们又是  相似文献   

11.
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和关爱每一个学生,教师的爱不是无原则的,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无私奉献。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成长。然而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真正做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在现实中,我们身边就有一些教师对自己职业的操守和职责不够清晰不够重视,缺乏教师职业相应的道德品质。没有责任心,更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背离了教书育人的核心。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利益的驱使把学生分为不同的等级,不能面向全体学生,不能一视同仁,更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而是偏爱某些学生。这样的"师爱"是病态的,是不道德的,不仅会失去积极的作用,还会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以便使教师克服"偏爱"的倾向,以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去热爱每一个学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偏爱学生的表现 偏爱作为一种情感所引导的行为,表现为对自己所偏爱的学生,产生对人知觉上的光环效应,所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情人眼里出西施”。好学生就一好百好,差学生则一无是处,自己偏爱的学生课堂上关心,课后照顾辅导,学业与生活上的关心都无微不至;对其它学生则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种行为表现严重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深受教师的偏爱呢?一般来讲,被偏爱的学生有如下几种类型:①学业成绩优秀,学习兴趣浓厚,教学中能与教师积极配合的学生。②乖巧伶俐,善于领会教师心意,办事得体的学生。③性格开朗活泼、言谈大方,举止得体有礼貌的学生。④人格特征与教师的人格特征相似相融的学生。 二、偏爱的原因 偏爱是在错误认知和非理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偏执。  相似文献   

13.
论教师在教育公平中的多重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在重视教育公平的今天,教师既是教育公平程度的体现者,也是教育公平的主要感受者和体会者,还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某些不公平现象的引发者,同时又是实现教育公平理想最直接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14.
教师关注学生:一个被教师忽略的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不同关注与期待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那些备受重视者,经常能得到表扬和鼓励,即使在他们做了错事的情况下,教师也能以较宽容的态度处理,此乃所谓的“一俊遮百丑”。而教师最容易轻视、忽视甚至歧视的是那些课堂纪律差、学习成绩落后、性格内向、参与不积极、家庭贫困、长相一般的学生。他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成为最直接的牺牲者,他们在课堂中落后于教学的进度与节奏,不仅缺乏教师的帮助,”而且常常会因为对教学不感兴趣、回答不上问题、完不成作业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相似文献   

15.
在每个班级中总有一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即大家所说的“后进生”。他们就像是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得不到老师、同学甚至家长的认可,数学后进生更是许多老师眼中的“老大难”,似乎怎么努力,也拉不近他们与数学的距离。数学知识越精彩,他们就越苦恼,怎样才能帮助他们走近数学,热爱数学,由“后进”变“先进”呢?一、偏爱后进生,激发学习热情“热爱学生,更偏爱后进生”,我以为这是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关键。冰心老人说:“有爱就有一切,爱能化解一切。”只有偏爱后进生才能化解他们对教师的戒备心理,让学生觉得数学虽然可怕,但数学老师可亲,由…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明白教育应该是面对全体的"大众教育"而不是面向少部分学生的"精英教育"。陶行知先生主张:"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下有爱迪生"。这启发广大教师要重视每一位学生,不能偏爱某一部分,这种爱是不理智不公平的。"中等生"相比而言个性往往都不太突出,是班级里默默无闻的那部分人。如果他们长期得不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教学过程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从教师角度讲是教的方法,从学生角度讲是学的方法(谭顶良,1995).美国教育心理学家Renzulli和Smith(1978)等人提出,教师对某些教学方法的偏爱构成了教师的教学风格,它往往不会因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持续的稳定性和鲜明的个性特点,而学习风格反映在教学上,则表现为学生对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偏爱.  相似文献   

18.
活动步骤 :活动一 :父母与我1 教师运用课件展示一系列从孩子出生到上学学习的感人画面 ,配上深情的旁白 ,优美的音乐 ,把学生带入温馨的日常生活情境。以一件件饱含父母关爱的平凡小事 ,催发学生对父母之爱的亲切回忆。2 学生进行个性化回忆 :我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对待我的?教师随机疏导学生中可能存在的另类意见。如有家长管教子女过严 ,学生不理解 ;或者某些家长素质不高 ,教育子女的方法欠妥当等 ,教师或机机点拨 ,或放到后面有关活动中解决。3 教师运用课件展示某些孩子不关心父母的表现 ,引发反思 :我有过这样的行为吗?教师相机疏…  相似文献   

19.
一、"偏爱"现象及其危害中小学教师大都由衷热爱自己的学生,他们深知热爱学生是收到最佳教育效果的前提,这一点是应当肯定的.然而学生的水平和素质总是参差不齐的,总有那么一些成绩优秀、天资聪颖、调皮伶俐、办事得体的学生特别招人喜爱.喜爱好学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我们不能站在教育者的高度去控制感情,便容易对某些学生产生过分的宠爱,这就是"偏爱"."偏爱"实际上是由于感情上的失控而产生的认识上的偏  相似文献   

20.
表扬先进、鼓励后进──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向万海摄##D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以全体学生为对象,应该公正、公平。如果教师因学生形体、容貌、智力、行为表现、性格、品德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出现偏爱行为,就会给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妨碍学生身心健康的正常发育。当学生发觉老师有偏爱时,他们就会对老师重新作出评价,不满和对立情绪随之产生,师生之间就会出现难以消除的心理障碍。由于这种心理障碍的出现,学生对教师的教育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拒绝接受,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应该具有的威信和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