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如果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机智,能使课堂生成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如果调控不当,就可能浪费课堂生成资源,影响教学效果.而在现实的初中英语课堂中,由于机械理解生成与预设的矛盾对立,轻易舍弃了课堂生成的作用,使生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本文主要讨论促进课堂有效生成的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只有把"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让预设与生成实现"零距离"的和谐共舞,我们才会步入理想课堂境界.  相似文献   

3.
孙群辉 《考试周刊》2008,(13):52-53
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师执行教案,学生按教案设想回答问题.即使出现生成性资源,教师也不能正确把握的现象.本文就如何从"预设"走向"生成"作了四点探讨:精心预设,更关注生成;关注生成.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及时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关注生成,适时引导.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涵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5.
周婷 《华章》2010,(26)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成功、有效的学前教育教学活动,既离不开预设,也不能没有生成,预设和生成是辨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和缺乏生命活力的.因此,教师要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控制教学过程,预设应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经历过程,生成应当成为师生互动对话的支点.只有让预设与生成共舞,方能演绎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6.
从"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的结合"、"精心预设与精彩生成的结合"、"调节甚至放弃预设与创造生成的结合"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将"预设"和"生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体.一方面,课前细致地预设是静态的,而课堂教学却是动态的,二者之间常常出现各种不和谐.另一方面,预设与生成又是互相依存的,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地生成;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力的.科学而艺术地对待"预设"和"生成",让这对矛盾体和谐共生,数学课堂教学就会成为师生发挥潜力、表现个性、愉悦心灵、提升素养、充满诗意  相似文献   

8.
"预设"和"生成"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融入到了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而我则认为":生成"总在"预设"后。学生自发生成的活动与教师的预设活动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是相互交融,有效渗透的,即"生成"需要"预设"来引导,"预设"是"生成"的前提条件。"预设"与"生成"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预设与生成"已成为探讨热点.而且大家的认识也日趋于一致,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0.
课堂需要预设,没有预设的课堂是盲目的;课堂更需要生成,惟有不断生成的课堂才是鲜活的、如果课堂生成的内容无须思考即可解决,则这种生成是肤浅的,充其量只能称作“课堂伪生成”;如果课堂生成的内容需要探讨,教师千万不要急于下结论,更不能“顾左右而言他”,而要为课堂留有余地,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使学生在无焦虑状态下进行“头脑风暴”式的思维互动,为问题的更好解决提供必要的时空——这就是课堂布白。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强调课堂生成,阅读教学也不例外.在阅读教学中,生成往往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把握不好,生成可能偏离阅读教学目标,这有违生成的初衷.如果我们强化预设,尤其是抓住一些利于教学而常常又被人们忽略的方面扎实预设,就会获得灵动的生成,达到并超越阅读教学的目标.具体来说,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通晓编者预设,铺平阅读教学"路面";精心预设课堂,夯实阅读教学"路基";收集查阅资料,丰满阅读教学"路途".  相似文献   

12.
王书彦 《时代教育》2010,(5):266-266
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统一体,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缺乏生命活力的.因此,必须以预设为基础,在实施中才能把握机遇,实现有效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预设与生成具有统一的一面.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关系。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从实践的层面来看,生成往往是基于预设.以预设为基础.是对预设的丰富、拓展或调节、重建。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堂是鲜活的、动态的、生成的,课前预设不可避免地会遭遇"旁逸斜出".当预设与生成发生碰撞时,教师的教学机智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既要能做好充分的课前预设,还要从课堂实际出发,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要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有效备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数学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传统中学数学备课观强调教师个人备课,忽视集体的合作;强调教学的预设,忽视教学的生成性;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激发情感;强调课前的教学设计,忽视课后的教学反思.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备课要着眼于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选择有效策略,优化备课行为.1精心预设,确保预设和生成的和谐统一教学展开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知识、思考、见解和价值取向上多向交流和碰撞的过程.“预设”和“生成”便是这交流和碰撞过程中的一对辨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相依相存.预设,就是根据教育目标、教材,和学生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未来教学所做的整体设计和构想;生成,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进行有效的动态调整,以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活动.精心预设是为动态生成保驾护航———保证生成的合情、合理、有效,一堂充满“生成”活力的课堂离不开恰到好处的预设.因此教师应当把课堂营造成精心预设和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过程,实现预设和生成的和谐统一.首先,精心预设,要求教师把握预设的基本特点,掌握思考...  相似文献   

16.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要正确认识和灵活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预设"常因教师的精心备课和授课习惯而处于强势地位,而"生成"则似乎是"节外生枝",但只要运用得当,却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事实证明,预设"是必须的,但可以因"生成"而调整,因"生成"而变得更加丰富和精彩.  相似文献   

17.
近来读了一些文章,也参加过不少教研活动,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头脑里打转:预设就那么不重要了?“生成”难道就不可以预设?如果大家都来探究预设生成,让我们对教学过程了如指掌,对教学结果成竹在胸,岂不是更好吗?为探讨上述问题,先向大家提供一个笔者的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18.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倡导"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新理念,用"精彩"的预设预约课堂教学中"辉煌"的生成。教学起于预设,课前精心预设,可以预约课堂生成的"美丽";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善于捕捉和利用各种"生成"资源,及时地调整预设,创造课堂"精彩"的生成;课后反思、完善预设,为"平行班"的教学创造再一次生成的"辉煌"。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预设与生成是一对孪生兄弟,既有矛盾对立,更有和谐统一。也有人说:过去我们太多关注预设,而今新课程来了,我们应更多关注生成。还有的人说:生成分为预设生成与非预设生成。更有甚者云: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去认真预设,那是不负责任;如果不善适时生成,那是不够优秀,等等。类似上述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策略及其重要性之阐述,可谓是铺天盖地。  相似文献   

20.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注定了新课程要反对独白而青睐对话;要挑战单一,鼓励多元;突破预设,关注偶然,注重自主生成.但在教学中,怎样突破预设,注重学生的生成是很多教育者所困惑的问题,本文通过笔者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出三条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