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应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邀请,美国著名技术哲学家、科学技术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领域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兰登·温纳教授(Langdon Winner)于2009年5月11日至14日对中心进行了学术访问,期间在中心主办的“科学技术哲学与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进行了两次公开演讲。经温纳教授授权,现将演讲主要内容的中文译稿独家发表于本刊。本期刊发的是温纳教授5月12日所作的演讲。  相似文献   

2.
应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邀请,美国著名技术哲学家、科学技术研究(Science andTechnology Studies)领域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兰登.温纳教授(Langdon Winner)于2009年5月11日至14日对中心进行了学术访问,期间在中心主办的"科学技术哲学与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进行了两次公开演讲。经温纳教授授权,现将演讲主要内容的中文译稿独家发表于本刊。本期刊发的是温纳教授5月13日所作的演讲。  相似文献   

3.
从自然辩证法到科学技术哲学,再到今天的“科学技术学”,暴露了自然辩证法学科及其学界的诸多问题。从学界内部来说,当前最急迫的任务是:提高学术水平,力争使我国的科技哲学研究与国际真正接轨。  相似文献   

4.
高靖生 《科学学研究》2006,24(3):480-480,454
2006年3月18日-19日,海内外百余名学者共聚清华,召开“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由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STS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综合史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清华大学副校长康克军教授、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理事长徐善衍教授分别致欢迎辞和开幕辞。  相似文献   

5.
由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现象学科学技术哲学学术会议于2010年8月10日-14日在呼伦贝尔的海拉尔和额尔古纳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6.
信息污染问题研究的路向——贫困、浅薄、脆弱的反思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信息污染问题是图书情报界学术研究的热点。反思其理论研究所暴露出的“哲学的贫困”、“方法的浅薄”和其“防治技术的脆弱”等方面的不足,我们呼唤从科学技术哲学中获取研究力量,渴望用科学方法武装头脑,寻觅可行性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7.
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山西大学承办的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于2008年9月6号至7号在百年学府山西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大学等全国近40所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的150多名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和中国人民大学刘大椿教授、清华大学吴彤教授、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和马克思于19世纪创立的自然辩证法中演变发展成为当代科学技术哲学,它与近年来学术界中科学技术学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本文首先论述哲学、科学、工程技术三者之间的关系,之后进一步阐述,工程技术环节在科学技术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探讨作为工程技术人才要怎样树立正确的工程价值观念并发挥在技术领域之中。  相似文献   

9.
刘宇 《科技风》2013,(13):252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大力的倡导发展低碳经济,但是对于低碳经济的分析和思考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的对其内涵进行哲学层面的分析。因此,本文试图从科学技术哲学的角度,对低碳经济进行分析,对其可行性进行哲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发展为对象,以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为核心,探讨了科学技术哲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机制和模式,总结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1.
把自然辩证法学科从"自然辩证法"到"科学技术哲学"的调整过程称为"第一次调整",主张要进一步把"科学技术哲学"调整为"科学技术学",实现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的"第二次调整",论述了需要解惑的若干认识问题,初步建构了"科学技术学"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2.
信息污染问题研究论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明  陈业奎 《情报杂志》2001,20(10):14-14,16
国内对信息污染研究形成了几种流派,国外信息污染问题研究受制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限制。“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发展”是信息污染问题研究的一般意义,克服“哲学的贫困”是本选题的特殊意义;本课题从科学技术哲学角度研究信息污染,通过方法的思索、途径的选择、观点和诠释确立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工具,本身不具有意识,没有主观能动性,因而不具有所谓的“利、弊”二重性;把“利、弊”二重性归于科学技术的应用也是狭隘的;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索人类实践活动以及科学技术对人类实践能力的放大作用,认为人类实践具有“利、弊”二重性;对如何兴“利”除“弊”,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由厦门大学哲学系、山西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政治经济系与福建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发起和举办的全国“中国科技思想与传统哲学暨科学史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3年 4月 2 1日— 2 4日在厦门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的 5 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共收到会议论文 4 8篇。开幕式由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徐梦秋教授主持 ,厦门大学副校长潘世墨教授到会致贺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席泽山教授发来贺电。山西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15.
王敏 《科教文汇》2009,(5):256-256
科技哲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其特点决定了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探讨、研究科技哲学的特点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对科技哲学以及科技哲学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有所了解,从而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2011年7月6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高等研究院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出席成立仪式并为哲学高等研究院揭牌,来自全国二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五十余名哲学工作者参加了大会。《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杂志主编郭贵春教授和常务副主编殷杰教授受邀参加了大会。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十余家媒体进行了现场采访。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哲学视野下的图书情报学的审视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汪苏明 《情报杂志》2002,21(8):28-29
由于存在许多问题,现有的图书情报学需要反思与批判,科学技术哲学是有力的批判工具。本文具体反思的问题为:图书情报学研究者不能正确地认识西方科学技术思想;图书情报学单向度发展;许多人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图书情报事业是伟大的,但从事图书情报事业的工作却是平凡的”;图书情报学忽视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10,(5):F0003-F0003
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语境论与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定于2010年11月在太原晋祠宾馆召开。会议宗旨是就科学哲学发展的国际化及“语境论”研究纲领的建构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欢迎国内外学者踊跃参加。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1月13日至15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全国“语境论与科学哲学”学术研讨会在太原晋祠宾馆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大学、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山西大学等二十多所大学与研究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尊敬的专家学者: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洛阳师范学院主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未来与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专业委员会、洛阳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洛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全国中青年科学技术哲学论坛”拟于2011年10月中旬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