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刘有斌 《中学文科》2007,(7):106-106
考查学生辨析语病的能力其中有一项是考查辨析句子成分赘余的能力。句子成分的赘余是指由于重叠使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造成的语义的重复多余。句子成分赘余绝大部分情况是由于说话人或写作者对所使用的具有文言色彩的词语的语义不了解,又多余加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现代汉语的词语而造成的。下面列举出现频率较高的成分赘余25例来对上述情况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成分赘余是中考、高考中常见的病句类型。下列句子都有赘余的毛病,请改正。 1、双手沾满同胞鲜血的杀人刽子手马加爵终于在正义的枪声中结束了短短的一生。  相似文献   

3.
病句辨析题中一些容察觉的语病如“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被排查出来后,还有一种病症——“成分赘余”深深隐藏在病句题中。很多同学碰到这种语病纷纷落马,频频失分,我把此种病句类型称为病句题中的“隐形杀手”。  相似文献   

4.
12月3日-4日,北京大学中文系郭锐教授应邀莅临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以“沉默的词语——汉语中的隐性成分”和“从致使角度看“把”字句的语义”为题做了两场学术报告。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副院长曾毅平教授主持讲座。  相似文献   

5.
陈玉驹 《新高考》2007,(Z1):11-13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义,而是“文中”义,即某个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因此,解答这类题目时,把握语境是关键所在。结合“语境”做题,“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是其基本原则。语境包括“内部语境”与“外部语境”。内部语境,是指  相似文献   

6.
汉字语境下长大的人一般都很注意“偶语易安,奇字难适”的汉语音韵特点,对“互文见义”的表达,非但不觉累赘,反而乐此不疲。所以,诸如“无穷无尽…‘冷若冰霜…‘当事者迷,旁观者清”之类语义显然重复的说法,在汉语母语者眼中丝毫没有不妥。然而,讲求严谨,注重逻辑的英语则十分忌讳语义重复,英语中除了像save and sound,bagand baggage等少数几个押头韵习语外,一般难以见到类似的无意义重复。请看下面例子:  相似文献   

7.
明代的薛宣说过:"唯厚可以载物。"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中国的汉字更是承载了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在阅读课的词语教学中,唯有把词语教"厚",才能使它更好地承载所附的思想,词语本身才能扎根于学生的心中,最终达到浸润学生情感、滋生学生语感的目标。把词语教"厚",简单说就是求词语的义的同时也求词语的味,让词语理解的过程摆脱枯燥乏味的识记,让词语中所蕴含的文化之味得以显现,从而浸润学生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现今,一点开网页或打开电视或翻开书本,所见语逻修标点错误比比皆是,尤以网上新闻、时评的语法病句为最,即便像《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人民网、新华网等知名媒体,也不例外。从对网上新闻、时评成分残缺或赘余病句(下文限于篇幅,略去出处)的研究中,笔者发现,作者急就、编者草率即两者浮躁,是形成病句的主要原因。一、成分残缺成分残缺,主要表现为主语、宾语、谓语、必要的虚词、配套的关联词语等的残缺。如:①随着黄浦江死猪事件的曝光,引起了人们对病死动物如何善后这个重要话题的热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青年报》转述了一则报道:一篇600字左右的小学生作文,里面接连出现了"热死了""烦死了""紧张死了""开心死了"等词语,有人统计了一下,总共有72个"死了"。无独有偶,据报道,一位初中语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