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右军毁神童——模仿悲剧他是一位天才的书法家,9岁时参加日本青少年书法展,就在东京掀起一股旋风。4幅作品,全部被私人收藏,总价值1400万日圆。当时,日本最著名的书法家小田村夫曾这么预言,在日本未来的书坛上,必将升起一颗璀璨的新星。20年过去了,一些寂寂无名的人脱颖而出,而他却销声匿迹了。是谁断送了这位天才的前程?2001年九州岛樱花节,小田村夫专门拜访这位小时候名震四岛的天才,在看了那位天才书法家的作品之后,仰天长叹,说了这么一句话:“右军啊?你毁了多少神童。”右军是谁?右军是王羲之,1600年前的中国大书法家。小田村夫为什么说是这位书法大家毁了他们的神童呢?原来这位小神童临摹王羲之的书帖成瘾,经过20年的苦练,把自己的书法个性磨得一  相似文献   

2.
他是一位天才的书法家,9岁时参加日本青少年书法展,就在东京掀起一股旋风。四幅作品,全被私人收藏,总价值1400万日元。当时,日本最著名的书法家小田村夫曾预言,在日本未来的书法界,必将会升起一颗璀璨的新星。20年过去了,一些曾默默无闻的人脱颖而出,而他却销声匿迹了。是谁断送了这位天才的前程?2002年,小田村夫专门拜访了这位小时候名震四岛的天才。在看了那位天才书法家的作品后,他仰天长叹,说了这么一句话:“右军啊,你毁了多少神童!”右军是谁?右军是王羲之,一千多年前中国的大书法家。小田村夫为什么说是这位书法大家毁了他们的天才神…  相似文献   

3.
入木三分     
王羲之(公元303—3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初为秘书郎,历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他曾于山中学书,临摹钟繇和张芝的正楷、草书达20余年,山中不知有多少竹叶、树皮、山石及木板上留有他写的字迹,至于绢、纸、笺、绉纱  相似文献   

4.
《辅导员》2014,(5):14-14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的大书法家。他从小喜爱写字,据说平时走路的时候,他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2014,(8):14
正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的大书法家。他从小喜爱写字,据说平时走路的时候,他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一天,王羲之路过集市,看见一家饺子铺门口人声喧嚷,热闹非常。尤其是门旁的那副对联,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写着"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十个字,横匾上写的是"鸭儿饺子铺",但是字却写得呆板无力,缺少功夫。王羲之看罢,心中暗想:这样的赖字,也配写匾?又一琢磨:"经此过不去,知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辅导》2010,(33):F0002-F0002,F0003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从小在父亲王旷,叔父王廙的启蒙下刻苦学习书法,七岁便拜女书法家卫铄为师勤习书法,12岁以前以临摹卫书为主。  相似文献   

7.
创造与阐述     
莎士比亚只有一个,但是穷毕生之力研究莎翁的人有多少?曹雪芹只有一个,但是全力钻研考证,治“红学”的人有多少?王羲之只有一个,但是千百年来,专习王字的人有多少?问题是如果莎士比亚、曹雪芹、王羲之,一生也都在临摹、仿古、考证、搜补的话,又何来《哈姆雷特》、《红楼梦》和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右军书风呢?聪明的人跟着伟人走,伟大的人自己走。第一等人创造,第二等人阐扬,第三等人模仿。创造与阐述@刘墉  相似文献   

8.
王羲之七岁跟书法家卫夫人习字,不到三年就显露出了才华。他的字笔力沉劲,顿挫生姿,方圆百里都知道他是个少年才子。在一片赞扬声中,十来岁的王羲之有些飘飘然了。一天,他到集市上去玩,看见一家饺子铺生意特别兴隆,去店里尝鲜的人特别多。美中不足的是店铺招牌上的“鸭儿饺子铺”几个字却写得十分呆板,毫无功力,与这家店很不相称。王羲之坐下来,买了一碗饺子,只见那饺子好似在水中嬉戏  相似文献   

9.
近日.笔者在拜读山东潍城经济开发区豪德小学于2013年10月编印的校本教材《写字育人》时,看到书中编入了一个王羲之“夜贴对联”(春联)的故事:有一年新年,王羲之连贴了三次对联都被喜爱他的字的人偷着揭走了。临除夕,不得不又写了一副。  相似文献   

10.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书法家。于书法,他独尊王羲之,在其受禅登基之初,即采取一系列措施弘扬王羲之的书法。“博购王羲之故贴”,“古今工书钟、王等真迹,得一千五百一十卷”。宫内,他令诸太子临摹王羲之书迹;宫外,在弘文馆里“诏京官职事五品以上子嗜书者二十四人,录馆习书,出禁中书法以授之”。在国子监内设置书学,置书学博士。在科举考试中设“明书”科,把书法当作铨选官吏的主要条件之一,“工书也是进身之阶”。  相似文献   

11.
学会有信仰     
1891年11月,短命的法国天才诗人兰波快要死了,他姐姐请来一位神父为弟弟作最后一次祷告。这位神父知道了这位天才诗人的非凡经历后,尽管他知道兰渡是一位对上帝大不敬者,却依然怀着敬意,庄严地对他的姐姐说:“孩子,你的弟弟有信仰,您说呢?他有信仰,有一种我见所未见的优质信仰。”  相似文献   

12.
22世纪的某一天,一位美国的天才科学家失踪了。这位科学家虽然是一个天才,但一向独往独来,而且很怪,所以,大家都叫他怪博士。十年以后,已被人们淡忘的这位被称作怪博士的科学家竟然再次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一百二十七页在叙述王羲之的书法时说:“东晋的王羲之吸取魏晋诸家书法的精华,创立了独立的风格。他写的楷书,进一步摆脱隶书的形迹,达到独立完美的境地。他还善写行书、草书。人们赞美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意思是说王羲之的字象浮云那样在天空飘荡,象受惊的龙那样矫键地舞动。如果仅从字面来看,似乎很贴切。其实,“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并不是赞美王羲之的字。因为: 一、“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一语出自《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云:“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从“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出处就可以看出,它是作者用来赞美王羲之的笔势,而不是用来赞美他的字的。在中国书法理论中,笔势和字是有根本区别的。“笔势”一词中的“笔”是指用笔;“势”  相似文献   

14.
王羲之是晋代享有盛名的大书法家。他的书法笔势雄健、潇洒,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声誉。唐朝张怀璀的《书断·王羲之》里曾记载,王羲之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人雕刻,刻字师傅以高超的手艺用力削  相似文献   

15.
养鹅求书法     
王羲(xi)之是东晋(jin)时著(zhu)名的书法家,当时很多人想要他写的字。有个道(dao)士(shi)也很(hen)喜欢王羲之的书法,想请他为自己书写《黄(huang)庭(ting)经(jing)》,可是他想:“我是个普(pu)通(tong)的道士,怎能高攀(pan)这位书法家呢?”最(zui)后,他想出了一条妙(miao)计(ji)。他知道王羲  相似文献   

16.
澄净心灵     
卡夫卡,这位忧郁的天才,曾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被扭曲的社会,那里,人被异化成了一只甲壳虫。而在他内心深处,甲壳虫更像是他自己的化身。  相似文献   

17.
兰亭     
一刘羲之是一个初二的学生。"刘羲之"这个名字是他爷爷给他起的,爷爷是希望他像王羲之那样成为一个大有名气的书法家。刘羲之可没有辜负爷爷对他的希望。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去书法补习班练一个小时的字。刘羲之最崇拜的书法家就是与他名字仅差一个字的王羲之,什么《黄庭经》《十七帖》,他都练得滚瓜烂熟。对了,还有《兰亭序》,这是他最喜欢的一部作品了,他最喜欢听的歌就是周杰伦的《兰亭序》……  相似文献   

18.
有一年春节前,书法家王羲之先后写了几副对联贴在门上,都因为他的字写得好,对联的意思又新颖吉利,被人悄悄地揭走了。到了大年夜,门上仍空空无联。最后,他精心构思了一副对联,将对联拦腰剪断,先贴上半截:  相似文献   

19.
追随颜真卿     
看到这个标题有些人或许会冒出不少疑问来。不奇怪,论书法颜真卿不如王羲之那样赫赫有名,说忠烈他又不像文天祥那样众人皆晓。可学中国书法的人却多多少少知道一点,这位颜先生似王羲之也似文天祥。我学书几年,纯粹是为了自娱自乐,既无名师指导又无严父相逼。一开始有点心浮气躁,字帖三天两头地换,上至钟、王,近到尹默、启功,都临过,又都临不像。颜真卿的《多宝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东方文坛巨擘泰戈尔,被誉为印度的“诗圣”。这位获得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金的诗人,不仅在诗歌天地里争奇斗妍,驰骋他瑰丽的想象,用他仁慈而优美的歌喉唱出了奇妙无比、憾人心扉的诗歌,而且在短篇小说王国中,也是一位惊人的天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