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要想准确理解和把握集合元素的定义,就得认清集合中元素的三大性质.下面,笔者向同学们介绍一下集合元素的性质,并加以例析.一、集合元素的三大性质1.确定性作为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对于集合A和元素a,要么a∈A,  相似文献   

2.
要想准确理解和把握集合及其集合元素的定义,就得认清集合元素的三大性质.只要把握问题的实质,就能熟练运用,本文从基本性质入手,帮助大家进一步认清集合元素的三大性质.  相似文献   

3.
映射是近代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高中数学中函数知识的基础和换元思想的依据.熟悉它,对于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有积极作用.1.概念一般地,设A、B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做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记作f:A→B.与A中的元素a对应的B中的元素b叫做a的象,a叫做6的原象.对映射概念的理解,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职业中学数学课本中对集合描述为“集合是指某些具有共同性质的对象的全体”,并规定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为:(1)如果元素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规定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为:(1)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AB;(2)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记作A∩B;(3)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记作A∪B;(4)集合A的补集记作A。 教学中要强调学生切勿混淆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这些“集合语言”用集合符号表示,使用适当既直观又清楚,因  相似文献   

5.
1.知识归纳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 ①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若α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A;若b不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bA. ②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确定性、互异性与无序性.  相似文献   

6.
集合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内容之一,是每年高考必考的一个部分.这些题都有"突破口",解决的策略在于"分析元素".一、分析两集合的公共元素例1(2010年江苏高考题)设集合A={-1,1,3},B={a+2,a~2+4},A∩B={3}  相似文献   

7.
解集合问题时,若对集合的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或思考不全面,常常致错,为此,本文对集合解题时提出“八项”注意,希望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1.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相同元素归入同一集合时只能算作一个元素,因此集合中元素是没有重复的,忽视互异性会引出错解. 例1 A={1,2,3,a},B={3,a~2},A∪B =A,求实数a的值.  相似文献   

8.
近年高考题中,出现不少关于集合的新定义题,这类题目既能考查同学们的理解、迁移知识的能力,又能考查同学们的探究能力.下面举例说明集合定义新题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求集合个数例1设A是整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对于k∈A,如果k-1(?)A,且k+1(?)A,那么称k是A的一个"孤立元".给定S={1,2,3,4,5,6,7,8},由S的3个元素构成的所有集合中,不含"孤立元"的集合共有____个.分析:本题是新定义题型,要准确理解新运算的含义,进行合理转化,运用已学的集合知识去解决.解:依题意可知,由S的3个元素构成的所有集合中,不含"孤立元",则这三个元素一定是相连的三个数.故这样的集合共有6个.  相似文献   

9.
φ与φ     
学习集合必须抓住"元素"这个关键.集合是由元素确定的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等也都是通过元素来定义的;集合的基本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说的就是元素,集合的分类与表示方法等又都是通过元素来刻划的.遇到集合问题,首先要弄清"元素是什么"?"不弄清"(心理性错误)或"弄不清"(知识性错误)都会导致计算的错误.如对φ与{φ}的认识不清,而产生的错误是屡见不鲜,现举例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10.
集合的概念     
集合是现代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集合的含义可以这样描述:凡具有某种特性的对象组成的全体就是集合,组成集合的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我们通常用大写字母 A、B、C……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 a、b、c……表示集合的元素。又用符号 a∈A 表示 a 是集合 A 的元素(读作 a 属于 A),用b(?)A 表示 b 不是 A 的元素(读作 b 不属于 A)。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识别一个对象是否为该集合的元素的依据。集合的元素可以是任何对象。太阳系的行星可以组成一个集合,一个学校的所有教师可以组成一个集合,一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可以组成一个集合,大于3小于10的自然数也可以组成一个集合。集合不限定要包含多少个元素。我们把由无限个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无限集合(如自然数集  相似文献   

11.
开放性、探索型问题以能力立意为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与素质融为一体,可全面检测数学素质.因此,这类题受到命题者的青睐.2007年高考中的开放性、探索型问题有哪些?有哪些新的动向?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什么?这将得益于我们对以下问题的研究.1.以熟知的集合性质或集合问题为构架,对数的取值大小进行探究【例1】(2007年北京高考)已知集合A={a1,a2,…,ak}(k≥2),其中ai∈Z(i=1,2,…,k).由A中的元素构成两个相应的集合:S={(a,b)|a∈A,b∈A,a b∈A};T={(a,b)|a∈A,b∈A,a-b∈A},其中(a,b)是有序数对,集合S和T中的元素个数分别为m和n.…  相似文献   

12.
集合是不定义的概念,在理解集合概念的同时,必须掌握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及无序性,并能运用这些性质来解题.注意元素与集合之间、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两者不能混淆.要熟练地进行集合的交、并、  相似文献   

13.
1.概念理解 例1 已知集合A={y|y=x+1},B={(x,y)|x^2+y^2=1},则集合A∩B中元素的个数是()  相似文献   

14.
高中数学引入集合的概念后 ,集合的知识不断向各个方面渗透 .渗透的主要形式是 :用集合的概念和性质来表示其他数学问题 .由于学生对集合的知识掌握不是很全面 ,所以使他们不能准确地理解题意 ,从而给解题带来一定的困难 .本文将通过几个实例说明如何“剥去集合的外衣” ,把用集合语言叙述的数学问题等价地转换成我们所熟悉的问题 ,再利用相关的知识来加以解决 .例 1 已知两复数集合A =z||z -2|≤ 2 ,B=z|z =z1 2 i+b,z1 ∈A ,b∈R .( 1)若A ∩B = ,求b的值 ;( 2 )若A∩B =B ,求b的值 .分析 这是一个用集合语言叙述的复数问题 .学…  相似文献   

15.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集合 A={1,3,5,7},B={2,4,6,8,20}. 若C={s|s=a+b,aA,bB},则集合C的元素个数为( ).  相似文献   

16.
高中伊始,首先学习的数学知识是集合及其性质.若AB则A是B的子集.有心的同学会发现,若集合B有一个元素,则它有两个子集;若集合B有两个元素,则它有4(22)个子集;若B有三个元素,它有8(23)个子集.那么,若B有n个元素,它又有多少个子集呢?是2n吗?如何来思考这个问题呢,能否用本章的知识来解决呢?  相似文献   

17.
在讲集合概念时,介绍了元素的性质,即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学生对这些性质记得住、背得过,就是不会用,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通过例题加以说明,使学生“注意元素性质,正确解集合题”. 例1 已知集合{1,a,b}={a,a2,ab},求实数a、b的值. 解:∵{1,a,b}={a,a2,ab},由集合相等的定义,得  相似文献   

18.
元素周期表的最有魅丽之处在于元素周期律.要想认学生全面理解元素周期表,就要让学生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位、构、性"间的关系深入理解,把握元素周期表中蕴涵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元素性质相似规律、微粒半径变化规律、奇偶规律、序差规律,从而为准确应用元素周期表来为化学解题带来便利.一、元素性质递变规律1.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性质递变规律(稀有气体元素除外)(1)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2)金属元素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逐  相似文献   

19.
<正>集合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往往以选择、填空的形式出现,主要考察集合的概念、元素的性质及集合的运算等.课程标准对集合内容的要求是了解、理解,在高考题中一般属于容易题,较易得分.但若对其中的易错点  相似文献   

20.
一集合的有关结论课本中有关集合的概念和基本运算(并、交、补)要理解透和熟练掌握,除此以外,还应知道如下一些结论.幂集合:由集合 A 的所有子集构成的集合.称为 A 的幂集合,常用 P(A)表示:如 A=(1,2,3},则 P(A)={(?),{1},{2},{3},{1,2},{1,3},{2,3},{1,2,3}}.因 n 元素集的子集个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