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突出强调了实行两个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李鹏总理在《建议》说明中明确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是抓好科技和教育。可见,教育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中承担着重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教育》2009,(7)
作者:小巫出版: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本书是小巫继《让孩子做主》、《给孩子自由》及《和孩子划清界限》之后推出的最新教育论著。作者首先通过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状况的分析,从长远效益和世界发展的宏观角度,另辟蹊径解读"中国国情"这一焦点,提出要教育全球化、人才国际化。本书大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经贸委《“九五”期间全国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纲要》(国经贸易[1996]382号)文件精神,按照国家经贸委《企业领导人员工商管理培训实施意见》(国经贸培[1996]745号的有关要求,电力系统大中型企业领导干部“工商管理”培训已进行了几年了,实践证明,效果是主要的,但还需进一步总结经验。为使我们的“工商管理”培训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对“工商管理”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九五”期间是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  相似文献   

4.
背景资料1.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自主创新事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十一五《建议》和国家《纲要》都强调,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形成一批拥有  相似文献   

5.
《建议》提出:今后15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经济增长转型关键要做到:合理调整经济结构、改善劳源配置发展适度规模经济、促进“产、学、研”联合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实施科学管理。还要加快经济体制转变,建立有利于增长转型的企业经营机制和经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一国的教育投资水平必须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已成为学界共识。我国在2012年终于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突破4%的目标。对于"后4%时代"的教育财政走向,有必要超越教育学的视野,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进行深入探讨。跨国数据实证研究发现,相对受教育年限,代表教育质量的PISA2003成绩对经济增长具有更大解释力,而提高优等生比例带来的经济效应则是其他教育变量所无法比拟的;延长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年限均能够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效应,且中等教育年限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最大;提高人口中等、高等教育参与率对经济增长有显著贡献,且中等教育参与率的效应最大。此外,路径分析的结果表明,中等、高等教育生均经费的增加能够显著地拉动人均GDP增长。因此,在"后4%时代",首先,我国应当继续扩大各级教育投入,在保持义务教育受教育年限、参与率和提高中等教育的受教育年限、参与率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其次,坚持"三个增长",努力提高各级教育生均经费,特别是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最后,建议教育财政性经费中建立"英才教育基金",给予天赋高的学生以特殊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我国未来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精英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提出“十一五”时期我国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下面,我们就从地理学角度对《建议》主要精神做一深入分析。一、立足科学发展(一)《建议》阐述立足科学发展就是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要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建议》)的一个鲜明特点,是突出地强调了实行两个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两个转变对高等学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应该主动适应这两个转变。 一、实行两个转变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管理者论坛     
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工作,提高我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建议》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高度,强调了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提出要“把经济增长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我们要围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就业,努力做好职业培训工作,争取在本世纪末形成覆盖城镇并向农村延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为了实现跨世纪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转变,是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本文试图就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的重要性及其转变的途径作一分析探讨。一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由与商品和劳务的增加相结合的生产能力的提高,一般来讲,它是以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价格变化调…  相似文献   

11.
延安时期,陈云同志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长达七年,他的党建思想中有许多关于先进性的论述.这与党的十六大的论述有着相似之处.文章从"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吸收其他社会阶层先进分子入党"、"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党的支部是战斗堡垒"、"干部决定一切"五个方面与十六大精神进行比较分析.学习并运用这些论述.对于当前我们的党建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面临着物价上涨、失业率偏高、医疗情况和卫生水平落后、教育事业发展滞后等民生问题。对此,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民生问题,致力于民生建设的实践,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了与人民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价、就业、医疗、教育等问题,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卓有成效的探索也为新时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历史经验及启示。民生建设既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又要能够凝聚民心,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居民收入与经济总量能否协调增长一直是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近十年来陕西省的城镇居民收入和经济总量未能协调发展,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比大水平低、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占比和水平都偏低、收入分配制度不够完善都影响了陕西省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改革现有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各类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全省城镇居民收入和经济同步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建国初期,我国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大大提高和分工协作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对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进行改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积极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党中央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6.
从四川省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看,增加农村居民经济收入十分重要和迫切。通过对影响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的各因素分析来看,农村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等因素对农村居民增收意义重大,而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农村社会救济资金等因素对农村居民增收效果较弱。  相似文献   

17.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 西部大开发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 ,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 ,关系到缩小东西部业已扩大的地区差距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 湖南湘西自治州正式被划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范围之内 ,我省在这大方向的指导之下 ,提出开发大湘西 ,实现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省各地区的优势及其动态变化 ,决定着湖南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式  相似文献   

18.
如何切实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尤其是解决好当前社会各阶层间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把改革成果公正惠及人民群众,不仅需要国民解放思想,从已往纯粹就收入分配来解决分配不公的思路中解脱出来,摆脱单方面追求GDP数据增长的思维,致力于改善GDP增长与社会福利的差距,财政支出多方位倾斜于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且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不公的格局,扭转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下降的势头,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劳动报酬,打破垄断企业的特权,创造更多机会公平。文章着重探讨当前社会公正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收入差距的缘起,并探究具有可行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变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及考虑战争危险等因素,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共中央实施了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1949年10月一1978年期间,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疆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指出新疆的优势是资源,开发必须首先解决水利和交通问题,发展需要国家支援和兄弟省区帮助,积极推进对外开放,争取苏联的帮助,大力植树造林,改造沙漠戈壁i借鉴历史上屯垦戍边的经验教训,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提出发展和稳定是当代新疆两大问题的论断。中央坚持从人力、财力、物力等多方面支援新疆建设,进疆人民解放军、三区民族军、陶峙岳起义部队成为支援新疆建设的开拓者,几百万建设大军进新疆,支援新疆的生产建设。中央对新疆的支援涉及到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帮助解决新疆和平解放后的财政经济困难,顺利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培养了新疆自身发展的能力;通过开发克拉玛依油田,探索了全国支援克拉玛依油田开发建设,克拉玛依油田支援国家建设的良性循环援建体制。国家动用多方面的力量,千方百计抢救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文化遗产,开创了文化援疆的先河。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社会出现了一些新阶层。深入了解我国阶层变化的原因、现状、性质和应解决的现实问题 ,对于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社会稳定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