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邰元俊 《知识窗》2007,(5):13-13
在以色列,一位行为学家在年轻的乞丐中搞了一次施舍活动,施舍物有3种:400新谢克尔(约合100美元)、一套西装和一盆以色列蒲公英。施舍过程中,行为学家搞了一个统计,统计结果是:近90%的乞丐要了400新谢克尔,近10%的乞丐要了西装,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乞丐要了蒲公英。  相似文献   

2.
一位老乞丐.走得非常累了。到了一户人家门口.他想讨碗水喝。孩子进屋去倒水.主人说:“倒杯热水吧.”看那乞丐一头花白的头发,主人于是再说:“大过年的.给他加点茶叶.”孩子便加了茶叶.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端到老乞丐的手中.  相似文献   

3.
风落之果     
在某便利店门口,一位女士掉了1元硬币,刚好滚到不远处的一个乞丐面前.乞丐当时盘腿而坐,因为下肢残疾,所以他捡起那枚硬币,极吃力地高高举起,要还给那女士.那女士微笑着,摆摆手,顺水推舟,就把1元钱给了那乞丐.  相似文献   

4.
故里三丐     
无意间听一同学说起,现如今的乞丐如何如何,心不知被什么猛击了一下,思绪慢慢飘散开来,想起了家乡的三位乞丐……  相似文献   

5.
正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内挂着这样一幅画:瘸乞丐们拄着拐杖,艰难地移动着,背后一位身披黑色斗篷的妇人也拿着一个乞讨用的碗。这幅画名为《乞丐们》,是荷兰画家彼得·勃鲁盖尔于1568年创作的。画作描述了在“圣安东尼之火”中的幸存者乞讨为生的悲惨生活。“圣安东尼之火”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会让这么多人失去四肢成为乞丐呢?  相似文献   

6.
梁凤仪是香港著名财经作家、企业家.小时候,梁凤仪住在香港高士打道临海的一幢四层楼房里.她的家在顶楼,因为没有电梯,每天都要走上走下四层楼梯.有一次,梁凤仪的父亲拉着她出去喝茶.当他们下楼梯时,忽然发现三楼与四楼的楼梯之间躺着一个邋遢不堪的乞丐.  相似文献   

7.
从前,有一个露宿街头的乞丐,一天,他认识了一个贫困潦倒的画家。不久,画家日积郁疾,临终前,画家送给乞丐一幅画。画的是一双大手和一张微笑的脸,乞丐欣喜若狂,因为他曾听说过一些画家死后出名的事。于是,他便开始等着某一天用这幅画卖一大笔钱,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他等了许多年,画家没有出名,后来乞丐带着遗憾离开人间。  相似文献   

8.
故里三丐     
无意间听一同学说起,现如今的乞丐如何如何,心不知被什么猛击了一下,思绪慢慢飘散开来,想起了家乡的三位乞丐……踩老天踩老天这个外号是如何来的,已无从考证,只知道人人都这么叫他。踩老天长得不高,甚至可以说是矮,他胡子拉碴的,一身脏兮兮的青布长衣,也不知穿了多久。  相似文献   

9.
贴吧     
网络乞丐——个体网络创意越位许多原本个性化的个体网络创意如今正日益越位,演变成群体效仿的对象,甚至被发展成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牟利行为,这不能不令人担忧。网络乞丐群体的出现就是如此,尤其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网络乞丐们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甚至有的网络乞丐还不无得意地称网上乞讨是一种创意。这是怎样的一种创意呢?——不劳而获,把自己的困难或者致富梦想寄托在别人的施舍之上。网络乞丐们(?)善良之心来获取自身利益而不能自拔,以致肆意(?)像网络乞讨这种(?)  相似文献   

10.
手握阳光     
李东 《知识窗》2008,(2):1-1
1878年冬天,一个衰弱不堪、嘴唇冻得发青的乞丐在街上拦住了匆匆经过的作家屠格涅夫。乞丐伸出一只冻红的、肿胀的、肮脏的手,向屠格涅夫乞讨。屠格涅夫掏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但没找到钱。他窘极了,便紧紧地握住乞丐颤抖的手:“别见怪,兄弟,我身上一无所有。”乞丐也“紧紧地握了握”作家的手说:“哪里的话,兄弟,就这也该谢谢您啦,这也是周济呀。”  相似文献   

11.
“老板,我老婆跑啦!你卖我一个纸箱吧,我给你一块钱。”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乞丐对一小超市的老板请求。 “这些箱子,都拿走吧,钱你留着,想办法赶紧把老婆找回来。”善良的老板娘答复。  相似文献   

12.
乐翻天     
《科学与文化》2008,(3):31-31
乞丐与吝啬鬼:乞丐来到吝啬鬼家门前乞讨。乞丐:"请你给我一小块肉,奶酪或奶油。"吝啬鬼:"没有!"乞丐:"面包屑也行。"吝啬鬼:"也没有!"乞丐:"那就给口水喝吧!"  相似文献   

13.
在患者眼里.她是一位医术精湛、值得信任的大夫;在同事心中,她是一位工作负责、令人敬佩的大姐;在复兴医院,她是一位出了名的优秀的科室带头人。她就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妇科主任、妇产科主任医师龙棣。  相似文献   

14.
微笑     
流沙 《知识窗》2007,(11):7-7
浙江图书馆外面,有一段林荫道,那里经常有盲人在拉二胡讨“生活”。我不愿意称呼他们为乞丐,因为他们与乞丐不同,他们是付出劳动的。  相似文献   

15.
她是一位奋战在临床一线二十余年的好大夫;她是一位致力于癌症规范化和多学科综合诊治的专家;她是一位温婉而善于思考的女性,她关注患者的心理,尊重生命的尊严;面对医生这份充满理性的职业,她用自己的爱心书写了一个医者真实而又感性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相似文献   

16.
第一人格     
一个乞丐来到一个庭院,向女主人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过,碰上谁都会慷慨施舍的,可是女主人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砖搬到屋后去吧."  相似文献   

17.
张凤良 《知识窗》2015,(3):92-93
一、与学生一起成长我找两位学生谈话,一位是作业经常拖拉的学生;一位是经常闯祸,让大家都感到讨厌的学生,这两位学生都是教师的"心中大患"。假如没有这两位学生,教师会多开心啊。那位经常拖拉作业的学生,有着一张忧郁的脸,偶尔露出一点笑容,她的笑容在整个谈话中令我印象最深,她不会看时间,也说不清回家后的时间安排,她只是反复强调,她做完作业后,爸爸妈妈经常出去打麻将,留她一个人在家。有些教师觉得她太懒了,总  相似文献   

18.
《知识窗》2010,(10):32-33
阿黛拉是一位神奇的女子,她美丽、可爱,但她同时又是一位职业冒险游记的记者。一位美丽的女子往往和冒脸格格不入。但她不仅工作出色而成功,面对困难的时候更是百折不挠,充满智慧。在如今的职场来说,她这样的职业人士不可多得,是真正的“白骨精”。  相似文献   

19.
设计失败     
流沙 《知识窗》2006,(7):42-43
一位女孩,她拥有一副像夜莺一样的歌喉,每当她歌唱时,连她养的猫也会静静趴在地上听她歌唱。她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长大后成为一位歌手。  相似文献   

20.
她是一位继母,也是一位母亲。她精心养育了别人的两个儿子,也拉扯大了自己的三个儿女。可当她风烛残年的时候,她亲生的两个女儿相继去世。儿子无业,她倾心养育的继子们也与她断绝来往。她的心在淌血。也手持诉状要将继子们告上法庭,但当她迈进法院的那一刻,颤抖着双手犹豫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