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焕成  郭秋萍 《情报杂志》2001,20(11):103-104
论述了日本商人对中国进行情报间谍活动的严峻局面:培养“中国通”和雇佣 中国人搜集情报,订购大量中国报刊以详细了解研究中国,在中医研究和中药贸易中后来居上,日本参观考察团负有搜索情报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际上特别是日本流行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在向日本输出商品的同时,也将中国的通货紧缩输出到日本,导致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投资乏力,股市暴跌,物价连续走低,通货紧缩压力增大。所以,日本有人认为,人民币低估了,应该升值,从而治理好中国通货紧缩,日本通货紧缩也就自然消亡了。人民币真的该升值吗,中国到底该执行怎样的汇率政策,中国该对全球通缩负责吗?日本自己得病,硬要别人吃药,真能治好自己的病吗?  相似文献   

3.
李雪苑 《内江科技》2006,27(9):111-111
日本曾经连续11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但近年来两国经贸关系发展有趋冷现象。本文针对两国贸易摩擦和争端增多,日本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和官方发展援助明显减少等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日本和中国同属东亚文明,在明治维新之前的相当长历史中中国古代文明一直是日本崇尚和仿效的对象.现阶段,中国在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越来越感到作为文明古国国民的文化素养,行为准则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相比张扬任性的欧美文明,低调、节约,忍耐的日本文明更值得我国倡导,对同属资源缺乏,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儒教发源于中国,对于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古事记》记载,中国儒学传入日本始于公元5世纪初日本应神天皇16年,百济大王仁将《论语》携入日本。然而,日本儒学不是中国儒学的翻版,而是经日本文化改造带有了本民族的某些特质。本文即试图通过比较中国儒学与日本儒学的异同,阐释日本儒学的特色,借以说明日本文化的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6.
目前的中国和20世纪80年代初的日本有着许多相似点,如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政府主导型经济、金融风险的威胁等等.去年以来,人民币不断对美元升值,且其还有很大的升值预期,这都让我们想到当年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的惨痛情形.对此,我们要未雨绸缪,从邻国日本身上吸取经验和教训.本文从分析日本经济崛起及停滞的主客观原因出发,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进行比较,给中国经济以启发.  相似文献   

7.
儒教发源于中国,对于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古事记》记载,中国儒学传入日本始于公元5世纪初日本应神天皇16年,百济大王仁将《论语》携入日本.然而,日本儒学不是中国儒学的翻版,而是经日本文化改造带有了本民族的某些特质.本文即试图通过比较中国儒学与日本儒学的异同,阐释日本儒学的特色,借以说明日本文化的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8.
闵超 《科教文汇》2011,(7):207-208
文章通过对近代中国背景、引入的日本论理学书籍、中国的逻辑学著作等几个方面的介绍,简要阐述了近代日本论理学及其研究这一部分的必要性和对中国逻辑史研究影响。  相似文献   

9.
清末中日数学交流是现代中国数学史中的重大事件。在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日本,中国引进和建立了现代数学教育制度。与此同时,留学日本的中国人将大量日文数学教科书翻译成中文,并且回国担任数学教师。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的数学教育实现了现代化,中国数学也融入世界数学主流中。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一个具体案件引出对中日两国单一性审查差异的思考,根据日本专利局单一性审查标准修改前后的规定对具体情况分别进行分析,并与中国单一性审查进行相应对比,阐述两国单一性审查实践的差异,以期为申请日本专利的中国申请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日本在稀土方面对中国依赖程度极高。如果能够“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稀土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但目前还没有特效手段。作为稀土的巨大消费国——日本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但付诸现实最少也要花费近1~28。在稀土短缺得不到解决的2011年,日本将要一面应付2010年下半年那样的供应短缺和价格暴涨,一面加紧寻找能够在2012年以后实现好转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鑫 《科学与管理》1997,17(5):27-28
<正> 一、日本企业(制造业)对中国投资的基本状况 纵观近年来日本制造业对中国的投资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方向上集中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华南地区和以大连为中心的北渤海地区,进入90年大连、华南的比率开始下降。二是产业结构上,轻工业的比重减少,基础材料,零部件加工业增加。这是由于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目的发生了变化。直至80年代,许多日  相似文献   

13.
江户时期,中国医学知识大多通过书籍传到了日本,其中部分书籍凭借和刻(日本刻)版,在日本普及并被广泛接受。作对传入的中国医书及其和刻版进行了调查和比较分析,因为该方法有可能历史地、量化地把握中国医学传入和被一般社会所接受的实际情况。结果如下所述:有传入记载的中国医书为804种、1917次,这些均为在中国流行、部头大,并能以高价售予日本的书籍。中国医书的和刻版为314种、679次,约半数出版于江户前期,尤其集中在内容难解的“内经”及技术高难的“针灸”方面。单经(白)本在注释本发行40-50年之后有和刻。从江户中期开始。随着医学的日本化和日本医书的出版增加,中国书的和刻版急剧减少。所有传入医书约40%有和刻版。50年内从传入至和刻的比率高达46%,这种时间差越在江户早期越短。早在江户前期,和刻版中的畅销医书已经是3卷以内的薄册,且大多与当时中国的流行医书或最新医书无关。另外,在整个江户时期,也有从大部头书中拔粹或编的现象,由此可窥和日本特色的小型化嗜好。据此,日本在江户时期,从自身角度接受了中国医书,并进而接受了中医学,同时加以日本化。  相似文献   

14.
戴素素 《科教文汇》2008,(3):185-186
中国和日本虽然都属于东方民族,但中国的设计艺术和日本的设计艺术毕竟生存在不同的国度,两国的设计艺术中体现出的文化精神也必然不同.同样在对待西方设计上,中国表现了泱泱大国容纳百川的博大胸怀,而日本却表现出了一个好学生的“追赶性”。我们在学习和借鉴任何外来文化时,只有认真分析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借鉴人家优秀的东西,将其融入到本民族的艺术创造之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天文学产生较早,取得了辉煌成就,自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较大影响。该文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历法、天文仪器、天文机构传入日本的情况,说明中日两国的天文学方面的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对日本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日本国内的经济曾遭受具创。当时的舆论都认为日本还要继续维持很长时间的战败恢复期,不可能恢复战前的繁荣景象。但是日本的实际情况却出乎每个人的意料。日本在战后仅仅用了30年就发展成为发达国家,经济进军全球前列。虽然实现短时间经济腾飞的理由有很多,但其中日本的企业文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本篇论文主要论述日本独特的企业文化的特征,希望同时能够使中国的企业受益。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以来日本经济出现衰退,其幅度已超过欧美等主要西方国家,列经济衰退榜首,许多日本跨国企业的母公司纷纷参与政府号召的自我救赎行动,减少国外子公司投资或者将其撤回本土。迄今为止,对日本在华投资企业撤资问题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鉴于日本对华撤资问题日益显得突出,因此有必要对日本在华投资快速增长后的撤资原因及对中国产业的影响进行分析。本文主要研究日本在华投资企业撤资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在对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历史进程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日本对华撤资的原因,探究日资撤出对我国产业结构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日图书馆法规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中国图书馆法规、条例与日本图书馆法规、条例间的不同点 ,深入进行分析比较 ,并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善邻协会是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活跃在日本和中国内蒙古地区的一个重要组织,它以财团法人的身份,打着“善邻友好、文化向上”的旗号,主要是针对蒙古族,后来包括回族、汉族,开展了医疗、教育等大量所谓慈善活动,进行拉拢和怀柔,骗取人们的信任,充当了日本侵略军的帮凶,为侵略战争出力。  相似文献   

20.
纵观古今,深谙历史的人都明白日本文化之本源,很大程度上是从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演变而来。自秦时徐福出海至琉球国,再到三国时王经于日本传教,后至五胡乱华时期大量工匠东渡重洋,远赴日本劳务,使之日本文化在绳文时代进步迅速。这一时期在日本兴起的汉礼,至今仍可在日本文化传统中得以体现。时至唐朝末年,通过长期不断的学习、吸纳中国文化与传统,日本发明了自有文字——平假名、片假名,即由汉字草书及部首组成的日本早期文字。在这一时期进入日语的汉字词,多追随古代汉语的原意沿用至今。由此,可以说日语中的汉字词基本上都是从中国古代汉语中借鉴而去,日语与汉语虽各自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但两国语言中的汉字词如上所述,根本就是同宗且同源的。然而,随着中国部分汉字的古释义于现代汉语领域中逐渐被弱化或淘汰,日语初学者若用现代汉语的释义去学习、或是猜测,武断地望文生义,恐将造成误用之果。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古文字的诞生与变迁史,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中日古文字的演变情况,分析了日本对传入中国汉字的吸收与再创造,并基于此展开了对日语汉字与中国汉字词义关联互译的探讨,以期对日语语言学习与文字领域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