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南的冬景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鸭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相似文献   

2.
叶华 《出版参考》2011,(5):16-16
一个田野的早晨,一亩一亩的紫云英在“捕风捉影”,从茎根到叶子到细碎的花朵,都是默默无闻的淡紫微红。细碎的花朵状若蝴蝶,一亩一亩跃跃欲试的粉蝶啊,试一试遇见庄周的梦吧,它们毫不张扬,像郑板桥的“诗格卑卑”,一轮红日或满月从它们的背后升起时,草色和花容更显暗淡了。春末,它们被打倒埋在自己的脚下,人们用来做肥料。小时候一直叫不出它们的名字,语言的缺失,像文字失去了家园。  相似文献   

3.
江南的橘子     
很小的时候就学过“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文章。 最近我们做了几期教育的话题,请了孩子、家长和教育专家,家长普遍都说现在的孩子是很难教育的,毛病多、不安心学习,又和家长没有办法沟通。做教育的专家们是非常让人尊敬的,他们努力地思考和寻找着解决的办法:有的从自  相似文献   

4.
江南水乡.凡集镇都有老街。有老街必定有茶馆。少者一爿。多者二三爿不等。原上海县境内的朱行镇一条仅二百米长、二三米宽的老街.竟然开了八家茶馆。老底子的茶馆,一般都是倚桥傍水。比如龙华老街上的香花桥、七宝老街上的塘桥、三林老街上的孙家桥、朱家角镇上的放生桥等桥堍都有茶馆。这些茶馆虽然门面不尽相同.店堂也有大有小.但是迎门靠墙的一侧都有一口烧水的大灶,俗称“老虎灶”.茶馆伙计不时地往灶肚里添加刨花、木屑。锅里开水整日滚滚,内供坐堂茶客。外卖泡水散户。茶馆的后门一般都临江靠河.青石板台阶拾级而下.伙计可以随时下河挑水。有的茶馆隔壁还有一条幽暗的夹弄。尽头处有芦席盖的顶棚.里面放有尿桶,虽然显得陋俗,但让茶客感到方便。乡村茶馆的门口一般都备有脸盆和毛巾.是专供茶客洗脸用的.那一条条泛黑的毛巾已经记不清侍候了多少茶客.  相似文献   

5.
金梅先生所著《傅雷传》(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及拙文《傅雷传编辑札记》,均谈到当年冒着极大风险收藏傅雷先生骨灰,同时挺身而出上书为其鸣冤乃至招来大祸的一位年轻奇女的义举,对其表示了由衷钦敬。但这位奇女几十年来却淡泊名利,清操自守,长期隐名埋姓亦不曾向社会披露,这实为一件憾事。一九九七年底,傅雷先生的二公子傅敏先生来信告诉我,他到英国探亲半年与胞兄傅聪先生相聚回国后,赴上海寻访这位恩人,弄清楚这位江南奇女就是供职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江小燕女士,信中谈到了他与江小燕会见的情况,嘱我与她联系。一九九八年初,江小燕女士给我写了一封长信,以冷静平实心态详细  相似文献   

6.
<正>"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1—19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刻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苏州古典园林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市报人》2010,(5):F0004-F0004
江南晚报创刊于1993年1月1日,经过17年的发展,报纸发行量和读者规模居无锡地区报纸第一位,已成为有较广泛影响力、深受读者喜爱的一张区域性都市类综合性报纸,  相似文献   

8.
江南读书台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读书台,是播惠中华的精神遗产,是民族的人文瑰宝。千百年来,它们不但是当地脍炙人口的人文景观,而且是历代文人学士吟诗赋词、命笔泼墨的雅集之地。本文采集遗留在江南大地上的读书台,以此来表达对古人读书精神的敬仰。  相似文献   

9.
今年春早。二月初,阳台上的迎春就绽放了。心里牵挂起梅花山的红香绿玉来。这镜头再一放大化出,就衔接到杏花春雨江南这一组画面上了。思想既飞出,再不能“收其放心”,休管它门外还春寒料峭呢? 清明前后.江南多风多雨,且雨脚细长,下得很耐心。仓颉的“雨”字是专为江南人造的。上面一横代表一  相似文献   

10.
江南水乡如梦一般美丽,数千年的文化浸润更赋予了她诗一样的意境. 小桥,流水,摇橹船;粉墙,黛瓦,青石板……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她们显得如此悠远,如此销魂.然而,这一道道风景正在渐行渐远,就像一张张褪色的旧照片,你会因其中的温暖而忧伤,会因邂逅的似曾相识而流泪.但你所能给予的却只是一声轻轻的的叹息,或是无可奈何的的追怀.江南就是这样让人牵挂,让人涌上一种惆怅.  相似文献   

11.
清后期江南织造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江南三大织造局却仍以原有的生产规模和生产形式生产。经过太平天国革命期间的战争,江南织局才从织造格局到生产规模、从生产形式到织造内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这些变化,以往有关论著似未曾涉及,以致于常有论者将江南织造前后期的生产情形互相混淆。今略作探述,敬请行家指正。一咸丰三年太平军攻下南京,江宁织局生产完全停顿,织工四散谋食他方。咸丰十年、十一年,太平军先后占领苏州、杭州,苏杭两地织局又先后被迫停歇。在战争中,江南各织局几乎毁  相似文献   

12.
江南布衣     
正"JUST NATURELLY BE YOURSELF"这4个单词很好地诠释"江南布衣""自然,自我"的品牌理念。"江南布衣"以其独有的都市田园风格,赢得众多女性的青睐。风格浪漫、丰富、自然,色系与色彩沉稳雅致而不盲从流行,但始终时尚:材质多用不同肌理、风格的纯天然面料,枝叶花草成为标志性的装饰纹样,全情演绎与自然相融的理念;款式设计强调单品之间丰富、随意的可搭配性,为穿着群体提供了专业的服饰搭配  相似文献   

13.
信里的江南     
因撰写《蒋经国传》而遇难的江南,即刘宜良先生,其人我从肤浅了解到比较熟悉,都缘于摇笔杆子的兴奋,摇笔杆子需要用心采访,用心积累。没有见过江南的我,慢慢地,竞让他挤进进我私人的“想念名单”之中。  相似文献   

14.
《全国新书目》2023,(3):37-39
<正>本书作者对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的发展历史与艺术成就进行了综述,通过优美的文字和丰富的图片,细致赏析了现存已不多的园林实例。书中还收集了作者对园林的论述,引领读者感受古人的理想和情怀,品味江南的园林,重返园林的江南。明清江南园林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艺术理论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在园林的规划阶段,它更讲究布局立意的诗情画意,更注意从中国古代其他传统艺术中汲取营养。在众多造园艺术家的努力下,江南私家园林在这一时期达到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极为辉煌的顶点,许多名园成为明清皇家园林设计建造时学习的样板,深得当时中国最高统治者——皇帝的青睐和喜爱。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春天的南海阅兵,是中国海军的骄傲,这其中也有江南造船集团"江南"人的一份骄傲。当我踏进长兴岛上的江南造船集团采访时,明显地看到了"江南"人喜悦和期待的神情。正值最大规模的南海阅兵到来之际,四十余艘舰艇在南海待命。有舰艇来自江南造船集团,还有说更多的,比如舰艇编队,舰艇型号……互联网时代的海洋几乎没有秘密,很多舰艇的"写真"早已在网上疯传。就连造船厂的船坞、  相似文献   

16.
1994年春,卸任不久的原新华社社长穆青,与他的老搭档——原副社长冯健一起,来到苏南采访。这位在新闻工作岗位上奋斗了半个世纪的老记,尽管在国外60个国家、国内400多个县市留下辗转奔波的脚印,但是到苏南采访还是头一回。在这之前,他也曾趁出差之便游览过太湖和姑苏城,领略过苏南农村的新风貌,为“天堂胜地”惊人巨变激动不已,但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盛行于江南的丝竹音乐作为一个具有江南地域文化的传统乐种通过不同的多种途径和社会层面传承至今,它经历了盛行、衰退,甚至濒临消失的过程,目前在政府的号召下正在对它进行挽救。笔者通过对江南丝竹音乐传承情况的调研,认为江南丝竹音乐同其他民间乐种一样,是在特定时空和生活状态中由某个群体所创造出的一种文化,它涵盖了这个群体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认同与态度;它建立在一个"自足"基础上获得"自满"的生存状态中。因此,对它的继承不仅仅是技法上的问题,而且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延续。  相似文献   

18.
<正>我是江南水泥厂主要创办人陈范有的第三个儿子——陈克俭,退休后,我跟踪研究江南水泥厂及难民营达十余年。《档案春秋》杂志是我经常阅读的报刊之一,我发现贵刊2014年12期《鲜为人知的"南京辛德勒"》一文中某些表述与历史事实不符。现据我所了解的情况,作如下补正:江南水泥厂江南水泥厂(公司)和启新水泥公司(厂)是两个独立的单位,并非文中所述:"江南水泥厂的前身是启新水泥公司。"尽管江南水泥厂(公司)的股东,不少是启新水泥公司的股东,但两者之间并非从属关  相似文献   

19.
花絮我本来是一个诗人 晚八点.在上海著名的文化街绍兴路上的汉源书屋里,江南春接受了记者的专访.灯影书香里的江南春神采洋溢,威猛而不失儒雅,稳健中透着浪漫,一脸的笑容和率真很难让人把他和"日进斗金的传媒再造大亨"的身份联系到一块儿.他的爱好不多,除了看书写东东."也许我本来就应该是个写诗的文学青年,只不过现在蜕变而成了会创造生意的小资派.我想以后公司的具体工作不用我做的时候,我就专心思考创意.如果有时间,我还想写写文学和社会评论,最好将来还能写出类似于<英雄>的影视剧本来."  相似文献   

20.
令狐冲左右躲不开一个“伤”字。先伤身,后伤心。还好,两种伤,都有任盈盈刻意在疗。《笑傲江湖》里,从开端,就有令狐冲的血,触目惊心地在飞。伤或病的男人,总会微妙地引动女人的爱怜。有人归结为母性大作怪,或许,也有虐恋等等明明暗暗古古怪怪的心理因素在交织闪烁吧。特别是文艺作品中的古今好男儿,因为隔绝了货真价实的危险与辛苦厌烦种种困扰,他们在纸上的、屏幕上的有惊无险的伤病,历来是紧紧揪住女读者女观众一点芳心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