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研究对人体影响在失重状态下,人体有不断下坠的感觉,甚至恶心、头晕,识别方向能力降低,肌肉动作不灵活,产生感觉和运动障碍。载人飞船绕地球飞行并安全返回,可以研究人在空间飞行过程中的反应能力,研究人如何才能经受住飞船起飞、轨道飞行以及返回大气层时重力变化的影响,研究人在太空环境中长期生存所必需的条件与设备。这些研究有助于了解太空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为人类开发太空资源,实现太空航行,以至为实现外星移民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2.
研究对人体影响在失重状态下,人体有不断下坠的感觉,甚至恶心、头晕,识别方向能力的降低,肌肉动作不灵活,出现感觉和运动障碍。载人飞船绕地球飞行并安全返回,可以研究人在空间飞行过程中的能力,研究人如何才能经受住飞船起飞、轨道飞行以及返回大气层时重力变化等影响,研究人在太空环境中长期生存所必须的条件与设备。这些研究有助于了解太空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为人类开发太空资源,实现太空航行,以至为实现外星移民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3.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对今后我们的航天科学发展意义重大,对推动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你知道通常在太空进行哪些实验,这些实验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吗?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由于飞船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在飞船上几乎感不到重力。在太空的飞船里面是微重力环境,利用微重力条件,可以进行很多有益的研究。首先是空间育种。在地面上不能实现的育种到了太空就可以。由于太空微重力条件和各种空间辐射的影响,植物种子发生变异,就可以培育出一些新品种。我国在前几次科学实验飞船上的实验,获得很多新品种,比…  相似文献   

4.
载人航天器家族中有三个成员: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人类就是乘坐它们摘星揽月的。1961年4月12日,原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号,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分钟,开创了人类载人航天的新纪元。8年之后的7月20日,不甘落后的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坐着“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成功登上月球,人类载人航天和空间探索取得重大突破。载人飞船独立往返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如同人类沟通太空的渡船。它能够与空间站或者是其他航天器对接后进行联合飞行。但是,飞船容积小,所载消耗性物资有限,不具备再补给的能力,所以…  相似文献   

5.
“空间”也叫太空,是指星体之间的广阔区域。在地面上空,随高度增加地球引力即重力减小。而卫星、飞船、空间站在距地面数百公里的轨道上飞行,处于失重或微重力状态(重力小于10~(-4)g)。利用空间的微重力环境制造高纯度材料、大尺寸晶体、生长蛋白质、进行动植物试验……已成为探索、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来为人类服务的一个重要项目。1994年美国发射的九次航天飞机中有二次的主要载荷就是微重力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可以独立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为背景题材,围绕“神舟”飞船的发射、运行、返回等方面编制的物理学科内综合能力题.可以帮助同学们强化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提  相似文献   

7.
9月29日,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甘肃酒泉发射成功。不久,神舟八号飞船也将发射升空,在太空中与天宫一号实现首次无人交会对接。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又一次实现突破。空间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活动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所谓三大基本技术就是载人航天器的发射和返回、空间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只有掌握它们,人类才能自由出入太空。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重要一环,神七解决了航天员太空出舱活动的问题,天宫一  相似文献   

8.
一、热点概览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0.
北京时间6月21日,“白色骑士”号运载飞机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沙漠起飞,把“太空飞船一号”航天器带到15公里的高空后发射。世界第一艘私人载人航天器——“太空飞船一号”以3倍音速的速度飞出大气层,在外太空飞行三四分钟后返回地球。至此,人类历史上首次私人航天器太空航行宣告成功。一直以来在人们眼中只有少数大国才能实现的载人航天梦,如今对普通人来说似乎一下子变得触手可及。据悉,“白色骑士”在飞抵15公里高空时释放出“宇宙飞船一号”。飞船在火箭发动机点火后,速度增至3马赫(音速的3倍)左右。飞行约75秒后,飞船驾驶员梅尔维…  相似文献   

11.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构成,全长8.86米,总重量7790公斤。返回舱空间约6立方米,可容纳3名航天员,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飞船返回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是人类第241次太空飞行。●飞船以平均90分钟绕地球  相似文献   

12.
<正>神舟载人飞船不断刷新“飞天”纪录神舟载人飞船被称为太空“生命之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型天地往返的载人航天器。在完成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4次无人飞行任务后,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首次顺利进入太空。之后,神舟飞船不断刷新“飞天”纪录。神舟六号飞船搭载2名航天员遨游太空;神舟七号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进入太空并实现了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和天宫一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13.
“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表明我国载人飞行指日可待。我国第一代“太空使者”——航天员,已经选拔  相似文献   

14.
载入航天器家族中有三个成员 :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 ,人类就是乘坐它们摘星揽月的 .载人飞船独立往返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 ,如同人类沟通太空的渡船 .它能够与空间站或者是其他航天器对接后进行联合飞行 .但是 ,飞船容积小 ,所载消耗性物资有限 ,不具备再补给的能力 ,所以它的太空运行时间有限 ,仅能够使用一次 .与载人飞船相比 ,空间站容积大、载人多、寿命长 ,可综合利用 ,是发展航天技术、开发利用宇宙空间的基础设施 .航天飞机是一种多用途航天器 .它能满足发射、修理和回收卫星以及运送人员、物资等需要 ,可多次重复使用 ,显著降…  相似文献   

15.
载人航天是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中从事各种探测、研究、试验、生产和军事应用的往返飞行活动.其目的在于突破地球大气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人类的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扩展到太空.更广泛和更深入地认识整个宇宙,并充分利用太空和载人航天器的特殊环境进行各种研究和试验活动,开发太空极其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16.
<正>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交会对接,叩开了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两名航天员在太空要工作和生活一个月的时间。在天宫二号上,他们过得怎样?在微重力的环境下,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地面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呢?宜居的环境天宫二号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太空旅游也就成了人们口头的热点话题。早在200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富翁蒂托就乘坐俄罗斯“联盟TM-31”载人飞船进行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太空旅游,邀游太空8天。“太空旅游”对于一名普通的地球公民来说,似乎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了。  相似文献   

18.
《学语文(初中版)》2004,(7):117-118
载人宇宙飞船是一种能保障宇航员在太空生活和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并安全返回地面的航天器。我国研制的载人宇宙飞船的主要用途是进行近地轨道飞行.试验载人航天技术:考察轨道上失重和空间辐射等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发展航天科学:对地球资源进行勘测。为经济建设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飞船先在200km~350km的椭圆轨道上飞行,再在343km的圆形轨道上绕行了14R(约21个小时)后顺利返回。它的成功发射激起了许多人对空间技术,尤其是对飞船中的完全失重状态和微重力状态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写辉煌.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许,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船经过5天飞行后,于10月17日凌晨4点33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这是我国第二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这次飞船飞行的一大亮点就是“双人多天”太空飞行,第一次进行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完成对地观察、太空种子实验、人体细胞生长等科学实验.下面以神舟六号飞船为背景,按发射升空到准确回收为线索,思考和联想的一组综合问题.飞船的发射及相关问题一、飞船发射的地理位置1.“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在酒泉载人航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