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湖南女兵在台儿庄大战中客死徐州,这位本该早为人妻人母人祖 的姑娘,生命被永远定格在了18岁。几个淳朴的徐州人年年清明都要为她 上坟,代代不绝,使她终成了徐州人民和长沙人民共同的永远的女儿。这就 是下面这篇作文为我们讲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此时此刻,这个故事让我们异常感动。  相似文献   

2.
春雨交响曲     
这是一幅充满诗意的图画,小女孩、蜗牛、钢琴三者在斜风细雨中和谐共存,景艺欣同学用她清新流畅的语言,将一篇唯美的习作呈现给了大家。  相似文献   

3.
“课堂上,赵鹏老师甜美的声音,亲切的话语,与学生平等而又真切的交流,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以学生为主体,什么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她的课堂,常常让我们感动,感动于她的自然与真实,感动于她对学生和语文教学发自内心的热爱:”这是在一次全国名师精品课展示暨教师专业成长研讨会上主持人对赵鹏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这是两个让人感动的故事,在看完之后又留给我们深深的思考。生命中放着光彩,人性中带着美丽,它们会让你了然生命的价值和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张洁的散文《我的四季》,结构简明整饬,行文流动婉转,而大量的诗性语言及象征手法的运用,更给文章增添了深沉的哲理色彩,让人为之感动,并浮想联翩。是的,每一个生命都有四季,这四季如何度过?你的生命正处于哪一季?你正彷徨、迷茫还是坚定、执着?四季的生命是怎样的?她又是如何行走在生命的四季里?张洁为我们打开了她心灵的一扇窗子,透过这扇窗,我们看到她独特的人生体验,对于生命的独特领悟。  相似文献   

6.
奶奶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她、他、它。而在你的生命里有没有一位她曾让你开怀大笑呢;有没有一位她让你感动流泪呢;有没有一位她使你刻骨铭心呢;有没有一位她在你的生命里不可缺少呢;在我的身边就有这么一位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的人——我的奶奶,  相似文献   

7.
小说《紫色》是一部以"黑人女性主权"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自1982年问世以来受到许多文学家、批评家的高度评价。立足女性主义观点,在小说创作背景以及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研究小说的成长主题,解读小说《紫色》中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观,揭示男权统治对黑人女性和自然的压迫,提倡人与人的和谐共存,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8.
她终于化解了他郁结的忧愁,亦如化解了她自己的忧愁,当深夜12点钟声敲响的时候。那是一朵玫瑰花苞生命的全部灿烂,包容着她一生的成长、寂寞的等待。生活的美丽常常挟着忧伤前行,写作使心灵得到慰藉并给人以深深的感动,这是一种浸润于纸上的幸福,令多少人神往。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环境的美学建构 ,首先是“诗意地栖居”做到“大道一如” ,既而在“大道一如”的守护下做到“和谐共存” ,这是实现人类“诗意栖居”的本源 ,只有这种“和谐共存” ,人类才可能在“充满劳绩”的情况下拥有真正、自然、自在、自由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0.
我一向认为被网民感动的人和事是自发的感动,那样的感动才是真感动的人和事。这两天被网民广泛传颂、感动着的一位老师叫张丽莉。29岁的她是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初三班的语文老师。在5月8日的一次交通事故中,面对疯狂而来的汽车,她一把推开已吓呆的学生,自己却被车子卷进并碾断了双腿,导致高位截肢,学生的生命保住了,而她的生命还在危险中。她,因此被网民称为“最美的老师”。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环境的美学建构,首先是“诗意地栖居”做到“大道一如”,既而在“大道一如”的守护下做到“和谐共存”,这是实现人类“诗意栖居”的本源,只有这种“和谐共存”,人类才可能在“充满劳绩”的情况下拥有真正、自然、自在、自由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普通却令人震撼的人。作为女人,她细腻、温柔,质朴而多彩;作为事业的强者,她默默地将做人做事和谐地统一,实践着一个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的价值标准。两次癌症手术,病情一步步恶化,但她那份对三尺讲台如根生大地的顽强坚守感动着她的学生、同事……  相似文献   

13.
<正>《珍珠鸟》是作家冯骥才写的一篇散文,文中以人与鸟的相处为线索,从害怕到敢于面对,再到和谐共存、相知相伴,达到会心会意的美好境界,由此探讨了一个宏大的主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再继续深挖,也可推知人与人的关系,可见冯骥才名为写鸟,实为传情达意。他用爱的眼睛,将目光聚焦信赖,追问信赖,实践信赖,实现了人与文的和谐统一,人与鸟的和谐共存。这篇文章收录在苏教版小学课本中,根据课标和教材  相似文献   

14.
三毛的作品让人陶醉,让人感动,但她那凄楚的人生悲剧却也让人扼腕叹息。 是谁酿成了三毛的人生悲剧? 近读一篇介绍三毛的文章,终于找到了答案:她初中时的数学老师自觉不自觉地扮演了“元凶”的角色。我在责怪这位庸师之余,深感教师对学生一生影响之大,也深感自己肩负担子之重。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读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读后,我心潮起伏,深深地被主人公的坚强所感动。这篇文章讲了一个17岁的少女穆然,当她得知自己得了癌症时,仍然微笑面对人生,顽强地与病魔做斗争,坚强地活下去,一直到了生命尽头的故事。最使我感动的部分是在医院接受化疗的穆然姐姐,丝毫不知道  相似文献   

16.
<正>"让梦恒久比天长,留一个愿望让自己想象——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我特别喜欢这句歌词。拥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梦想开出的花使人生辉煌,用努力的付出让生命里的梦想开花,从此人生不再平淡,在追寻梦想的路上收获成长与感动。一、用"中国梦"引领教育  相似文献   

17.
《“番茄太阳”》是一篇给人温馨、让人感动的文章。每每阅读,平静的心总会被感动激荡,以至于热泪盈眶。因为教学的缘故,要为“感动”找个理由,于是一次次地将“番茄太阳”诠释为“爱心”——“明明”以她无邪的爱心温暖着作者,感动着周围的每个人。执教之后,每每思索,主人公“明明”只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将她的“快乐”升华为“爱心”是不是意义的强加和情感的拔高?  相似文献   

18.
在生命的长河中,每时每刻都有感动存在.父母牵挂的目光、一天一天憔悴的背影是你一生一世的感动;朋友的信笺、一条祝福的短信是你温暖心灵的感动;口渴了,同学帮你打回一杯水,这是感动;夕阳中,看着一对满头白发的夫妻相互搀扶着走向路的尽头,这也是感动…… 生命中总有让你感动的瞬间,请以"那一次,你让我感动"为题作文.  相似文献   

19.
生命课堂的研究源自西方国家于20世纪开展的生命教育研究,当时主要是致力于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防治与研究。我国生命教育的研究始于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于1997年发表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文中正式提出了"生命课堂"这一理念。英语生命课堂是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阵地,追求以人的发展为根本教育理念的课堂,是生命润泽生命的课堂,是师生用生命激励生命、智慧点燃智慧、心灵感动心灵的和谐课堂,是师生互相尊重、彼此激励的课堂。简言之,"激励+尊重=成功"是英语生命课堂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20.
萧红是一个独具风格的女性作家,她习惯把自己的人生体验融入创作之中,这种书写自己独特生命体验的作品容易让人在精神深处有所感动。回望历史,萧红研究经历了从单一表层的思想主题研究到多视角深入的心理文化研究,萧红作品的价值不断被挖掘,但作品蕴含的丰富性与作者本身的复杂性给人留下很大的阐释空间。笔者试图将萧红的文学想象与她的人生经历相结合,在生活中寻找她的创作源泉,在小说中探寻她的生命影迹,从而探析爱这座大厦在萧红的生活实践与文学想象中的坍塌和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