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贤用他们的智慧和行为,诠释着什么是"恩",怎样去"感恩"。教师必须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引导、教育学生在人生的旅途中,知恩、感恩、报恩!常怀感动之情,常为感恩之行!  相似文献   

2.
刘芹 《山东教育》2020,(1):19-19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一名言道出了中华民族"知恩、感恩、报恩"的传统美德。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能够促进其道德品质的提升、开朗性格的形成,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但是,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严重缺乏。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小学德育工作要把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尹玮 《文教资料》2009,(11):183-185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人格素养.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下,如何有效地进行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淡化与缺失的表现,深入分析了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并在分析原因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即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体系,从认知层次提高大学生对感恩的认识,从情感层次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从实践层次将感恩意识转化成为报恩行为,培养出识恩、知恩、感恩、报恩的当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正感恩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到"衔环结草,以谢恩泽",再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厚重的感恩文化体系,并以此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感恩、报恩更应该是每个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和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感恩、报恩理应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社会责任。真正的感恩是发自内心的感动,而  相似文献   

5.
"知恩、感恩、报恩"的思想品质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提倡和光大着的传统美德与民族文化,但在当今的我国大学生群体中,这种传统的美德与文化却明显地缺失着.这一缺失既有害于中华民族道德风尚的内涵,又引发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分析与讨论大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品质的养成问题,旨在引发高校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关注和强化这方面的内容,让"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愫扎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质之中.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与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一些大学生缺失应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情感冷漠,感恩意识淡薄,甚至拒绝报恩,背离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为此,要通过以感恩情景现身说法,将感恩教育融入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等方法和途径,教会当代大学生识恩、知恩、报恩,提升大学生的感恩素养,进而形成人人知恩报恩的良好社会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7.
仇忠海 《现代教学》2015,(Z1):53-54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修养。我校在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的基础上,把感恩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载体,在学生中积极倡导"感恩在心,报恩在行",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融入"常怀感激之心"的教育元素。经过持续多年的感恩教育实践,感恩不仅成为我校的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也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实践载体,为我校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找到了一条有效的实践之路。一、加强感恩教育活动实践,为学生知  相似文献   

8.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人更应该懂得感恩。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感恩教育是当下道德教育的热门话题,它的目的是让学生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本文主要探讨了德育工作实践中对感恩教育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9.
知恩、感恩、报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当下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重要内容与基本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贵州师范学院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以期对搞好学生感恩教育进行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0.
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知恩、感恩、报恩的传统美德,曾令无数的中国人无比自豪和骄傲。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中学生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甚至以怨报德的现象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相似文献   

11.
感恩、报恩、知恩图报、受人点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等等,这些佳词美句,千百年来,不仅诠释着中华民族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性美,而且,作为一种深刻的道德内涵,熏陶和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在他们的人格和精神大厦的铸造中,构成了极其重要的“骨骼”和“血肉”。感恩、回报——当时代的列车驶入人类文明社会的今天,它们更凸显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感恩、报恩,应该而且也必须成为我们终生的必修课。对下一代进行感恩教育,也责无旁贷地成了今日为人父母的重要历史使命。感恩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教导孩子面对父母的养育,亲人的关爱及自…  相似文献   

12.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德。当前多数大学生思想状况呈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态势,有着良好的感恩意识和报恩准备。但部分大学生感恩意识较为淡薄,甚至存在感恩行为缺失现象,这与社会的主流价值不相适应,需要在教育和实践活动中加以调整。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需要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感恩教育可从感恩、知恩、报恩、念恩四个层面进行,使受教育者感恩动情、知恩于心、报恩重行、念恩化性。通过思想引导、环境熏陶,受教育者形成感恩的心理、强烈的责任、担当的品质、和善的人格。创新感恩教育宜改"接受教育"为"自我教育","正面教育"和"逆向教育"同时推进,把"强迫教育"和"断奶教育"等措施融入教学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14.
感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感恩意识已成为新型人才的重要内涵。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理应将感恩教育作为大学生德育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学会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增强大学生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并使这种意识转化为孜孜以求、  相似文献   

15.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所谓的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说白了就知恩、图报。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式与方法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我们的学生或者子女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培养感恩意识。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于行的系统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懂得感恩、报恩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当前,感恩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增强感恩意识,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本文主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并对感恩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感恩教育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这个优良传统正逐渐被当代大学生淡忘.当前,我们应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感恩传统,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体现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感恩的优良传统有利于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有恩必报,施恩勿念"的报恩理念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恩内容有利于大学生感恩行动的开展,从而教育、帮助大学生以积极的感恩行动回报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恩情.  相似文献   

18.
初中独生子女学生感恩父母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成为本人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规范,然而当今感恩意识的缺失,特别是初中独生子女学生的感恩意识的缺失更应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对初中独生子女学生感恩父母意识的缺失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初中独生子女学生感恩父母教育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和反思,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相似文献   

19.
一、感恩:健全人格的善良德行一般来讲,"感恩"就是知恩、报恩,而感恩的行为又往往源于施恩者。我们来看几则案例:有一个任性的小女孩,跟妈妈斗嘴后一人跑了出来,终因饥饿停留在一个面摊前。面摊的主人是一个和蔼的太婆,她看到小女孩站在那里,就问:"孩子,想吃面吗?"小女孩不好意思地回答:"可是我忘了带  相似文献   

20.
浅谈感恩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恩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在积极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认真搞好感恩教育作为荣辱观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感恩报德"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努力营造一种全民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