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卞超 《吉林教育》2008,(3):112-112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知识和行为之间有一条鸿沟,需要用实践来填平。而填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便是在行为上进行练习。”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又相互转化的。在这四个要素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小学品德课的教学就是要使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下,所采取的行为,它不仅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高低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学习动机与兴趣、知趣、热情、焦虑、反馈、奖惩、竞赛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兴趣在学习动机中居中心地位,这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随着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也认识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各门功课的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学生有浓厚的学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课堂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悟出了几点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学习。一、富有个性的"学"有这样一幅漫画:没有进校时,学生的脑袋有的是三角  相似文献   

4.
马延灯 《教师》2012,(1):79-80
传统教学,教师教得过死,牵得过多,压抑学生个性发展,忽视学生个性的差异和学习的潜能,使学生失去自己"觅食"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相似文献   

5.
儿童诗深受儿童的喜欢,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质,将儿童诗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不仅可以使儿童增加体验,培养语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一、花开花落亦有声——听诗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中就明确指出:要引领学生"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美。"儿童诗,是适合儿童阅读欣赏的一种诗歌形式。  相似文献   

6.
陈明财 《教师》2014,(21):107-108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段话告诉我们,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阅读教学应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飞扬的广阔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搭建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平台,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  相似文献   

7.
让生命在语文课堂飞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教育家说过,一堂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曲歌。它夯实基础,鼓励创新;它发展个性,完善人格;它注重积累、感悟、熏陶,使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之内领悟真、善、美。确实,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该丰富多彩,应该焕发鲜活、灵动的生命活力。一、生活,孕育智慧的源泉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课堂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悟出了几点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学习。一、富有个性的"学"有这样一幅漫画:没有进校时,学生的脑袋有的是三角  相似文献   

9.
幻想是童心天真的智慧窗,知识是童心幻想的大世界,而音乐是美的享受,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用美而丰富的音乐教学内容来感染学生,用灵活有效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用音乐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使童心在课堂上激情飞扬。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思想教育。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就是儿童自主地感知音乐形象,理解音乐语汇;同时也是儿童通过想象对乐曲进行再创造的一种活动,对发展儿童音乐创造力、想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充分调动儿童的欣赏兴趣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因此,语文课堂应该情智飞扬。一、营造氛围,在"听"中唤醒情感体验,叩启智慧大门低年级的课文虽然短小,但都充溢着作者浓浓的情。如何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呢?首先是教师的语言。例如,教学《问银河》时,我先在黑板上画银河的简笔画,创设了情境,然后声情并茂地说:"小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4.
在实践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而不是一味盯着学生的学习结果即成绩呢?该怎样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呢?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点体会,下面是一个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中学教学中的重点科目之一,也是学生的基础学科之一。然而对于部分中学生来说,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从而影响了其学习效果,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不断地给予鼓励和激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出色地迈好语文学习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6.
杨敏 《快乐阅读》2013,(10):104-10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语文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要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让他们激越的梦想从这里起飞.法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运动的根."  相似文献   

18.
金标 《教师》2011,(12):64-64
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人文""人文性""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等词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众所周知,作为有着千年的民族文化积淀,经历过百年曲折探索的中国语言教育,必然承载着历史的、人文的复合因素。那么,如何正确把握人文的内涵,让人文性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飞扬?一、师生民主交往,激活人文精神“作为真诚的民主教育,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本身。”民主是师爱的灵魂,对学生的民主就是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理解。只有面对民主的教师,  相似文献   

19.
李湘 《教师》2011,(19):78-79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可见,情感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谋求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20.
鲁茜 《考试周刊》2013,(85):21-21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也就是说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其重要特征是其人文性,而终极目的是“培养人”。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是教育工作的最高目的。教育事业一旦离开人的教育,将人的灵魂或人的精神教育忽视,就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