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因为没房我曾经被民兵抓进公安局吴新民,男,1955年出生,1981年结婚那时我们家有6口人,40多平米的三间平房,在院子里又搭了个厨房,在当时不算是很差的.我是老二,我哥比我早两年结婚了,住在家里,算上嫂子,家里就是7口人.爸妈住一间,我哥嫂住一间,剩下一间房里,我和弟弟睡一张稍微宽点的床,16岁的小妹妹在一个行军床外侧拉了个帘子.因为房子太挤,我经常不在家住,到单位的单身宿舍和同事挤着住.在我们那个年代,全国大多数单位都规定,职工只有结婚才能分到房子,但多数单位就是职工结了婚也没有房子可分,往往结婚后要排几年队,才能分到一间筒子楼里的房子.  相似文献   

2.
老屋     
想家时,首先想起的常常不是爸妈现在住的房子,而是那座老屋。印象中,我一出生,就在那间老屋里了。据母亲说,我生下来,常常安安静静地,躺在一个大簸箕上,不哭也不闹,不熟  相似文献   

3.
我们买的那套二手房是上家五年前装修的。进门左右用实木造了两根假的大门柱,上面雕着不知是龙还是凤。客厅整套欧式家具,矫情的电壁炉上面还幽默地摆放着伊丽莎白女王相框。上家给我们介绍房子时,不吝溢美之词来赞叹自己在装修上花费的财力和才华。“我喜欢洛可可风格,可我老婆喜欢巴洛克。没办法,我们家,  相似文献   

4.
唐琼 《大观周刊》2012,(10):219-219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1.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位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当警察说扶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富翁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那是我的房子。”富翁说。  相似文献   

5.
不许扒门     
在吉林省四平市辖下的一个县城里,一家银行的储蓄所迁走了.储蓄所自然是临街的门市房,而且前些年银行财大气粗,房子的地界又十分地好,于是人们就比较关注这房子的去向.  相似文献   

6.
正关于房子,我跟大多数人概念不一样。我从小住在清华校园里,家是那种二层的小楼,外表看起来很普通,面积也不是特大,但是特别安静。这地儿都没动过,也没装修之说,从我生下来就是这样红色的,很老很旧。但我在那儿真觉得挺好。有一个家,不仅仅是睡觉的地方,我自己也不知道这房子多少年了,我们也在感慨:后边的院子多好啊,出门就是操场、游泳馆,还有漂亮的女生,白发的先生;四周的邻居,随便踹开一家的门,里面住的都是中国顶级的大知识分子,进去聊会儿天怎么都长知识,梁思成、林徽因就住我前面的院子。  相似文献   

7.
例文: 和我崇拜的人生活一天(之一) “怎么,对我的房间的摆设很感兴趣?”我循声望去,轮椅上坐着一位瘦瘦的老人,双手看上去很不自然,却很结实。他脸上带着慈祥的微笑,眼神让我感到很温暖,他真的就在我面前!我却突然不知所措了。“教授您好,……我是……”“不用说了,我都知道了”这次我才看清楚,他没有说话,不,他是在用心来说话。 他带我去参观他的家,或者说是他的办公室。房子并不是很大,却很整洁、实用。屋后还有一个小花园,他告诉我,他在这里已经工作了几十年了,每每遇上倾心事,他便来到这个小花园里散散心。我们…  相似文献   

8.
读报有瘾     
读报也能成瘾。我现在就有这样的感觉,要是一天晚上不看报纸,就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我的读报瘾是从小养成的。我上小学的时候,家住三间土房,每逢新年,家里都要用买来的旧报纸把墙糊一糊。我的读报历史就从读糊在墙上的旧报纸开始了。那是70年代末期,报纸品种少,内容也单调,但我还是觉得报上的文章比教科书有意思。上中学那年,家里修房子,把土墙铲了抹成了灰墙刷了白灰,屋子漂亮了,可我却看不到报纸了,心里很不高兴,爸爸看透了我的心思为我订了一份《商丘日报》。中学毕业后,回到了家我们大队订了一份《人民日报》,我经常到大队支书家里借阅报…  相似文献   

9.
读报有瘾     
读报也能成瘾。我现在就有这样的感觉,要是一天晚上不看报纸,就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我的报瘾是从小养成的。我上小学的时候,家住三间土房,每逢新年,家里都要用买来的旧报纸把墙糊一糊。我的读报历史就从读糊在墙上的旧报纸开始了。那是七十年代末期,报纸品种少,内容也单调,但我还是觉得报上的文章比教科书有意思。上中学那年,家里修房子,把土墙铲了抹成了灰墙,刷了白灰,屋子漂亮了,可我却看不到报纸了,心里很不高兴。爸爸看透了我的心思,为我订了一份《商丘日报》。中学毕业后,回到了家,我们大队订了一份《人民日报》,经常…  相似文献   

10.
丽迪娅的寓所离我家不远,是一套二室一厅的房子,带厨房、厕所、阳台在内,约60多平方米。布置舒适优雅,和别的德国家庭相同的是,种了很多绿色盆栽,象个植物园。房子位于明斯特最好的住宅区的一个湖畔,绿树成荫,房前屋后都是花园。这里的租金昂贵,虽然丽迪娅租的是阁楼,但月租金还是要1100马克。就丽迪娅支付的房租来看,她的收入一定很丰厚。丽迪娅曾经问过我怎么住,我说仍住在父母家。她一时惊讶得合不拢嘴。其实,川报的住房条件在成都是非常好的。我告诉她,看待中国的住房问题不能用德国的眼光,必须考虑到经济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11.
在诗人海子写海的名篇里,我们大抵只记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意象,忘了这话前头是“我有一所房子”,那诗句是:“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在浪漫的时候,没有忘记“我有一所房子”这样的“物质基础”。拥有自己的房子,是多少人的梦寐!饱汉不知饿汉饥,有房的不知没房的苦。买不起新的大房子,就先买个小点旧点便宜点的二手房,是许多人的选择。可这几年来,二手房几乎远离了原有的概念,什么新房子大房子贵房子都成二手房了,与其说是“挂牌转让”,不如说是“挂牌销售”,而且有个说法:二手房市是楼市…  相似文献   

12.
读书是福     
昨日读报,读到两则关于读书的消息,忽然在脑际蹦出一个挺特别的词:读书是福。这个“灵感”使我感到兴奋。《北京日报》上的消息说,在书市上,一个学生对卖书的人说:你看有什么好书给我挑150元的,不管什么书,只要有气派就行。原来他是一个司机的儿子,他们家新分了房子,父亲购置了书橱,但家里没有书,他父  相似文献   

13.
促使我下决心走近申家铳的真正动因是两次刻骨铭心的印象。机关课间休息,别人打乒乓球、羽毛球娱乐,他一手端着水碗,一手握着只有行家才用的那支长锋书画笔,在办公室里的水泥地面上龙飞凤舞,并称这是两全其美的休息。只有两间平房的家,书房就独占了一间。书房的四壁挂满了他新近创作的书画作品,3个大书柜早已被专业书籍塞得满满当当,地上挤满了各样资料,两条长椅上高高地码着历史、美学、哲书等书籍,中间一张大画案,堆满了笔墨纸砚,拥挤的房子显现的全是文化与艺术。他每月的工资尚不够买宣纸和颜料,朴素而清贫的家几乎全靠妻…  相似文献   

14.
老家的房子     
我在老家有一套房子。三年前这个小区刚修好,我和爸爸妈妈吃完晚饭出去散步时看到它,我说,以后我要在这里买套房子,每天走回家吃饭也就五分钟。没几个月我把北京的房子卖了,有了点钱,真的买了一套。买之前就在北京草草看了一下户型图,一年之后又草草看了一下那套毛坯房,然后就再也没有去过。唯一的印象是,房子里面有一个斜斜的小阳台,可以让我放上一张很舒服的蓝布沙发和一个小书架,坐在沙发上看书的时候,边上是一盆犹豫着要不要开放的栀子花。那套房子就那么放着,没有装修,也没有租出去,价格涨了一点我也没有卖。  相似文献   

15.
《信息系统工程》2005,(6):19-19
你能相信沃尔玛公司的总部竟然是坐落在旷野中的一间很不起眼的黑褐包铝房子么? 那间黑褐色铝房子大厅的墙上有一张很小的黑白照片,照片显示的是1962年时的一个破败的五金商店.这就是第一家沃尔玛店.到了2002年,沃尔玛公司一年的销售额就为1700亿美元,是什么给了这么个不起眼的房子以魅力?萨姆·沃尔顿--沃尔玛公司的总裁,只有他最清楚公司进化论给了他最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我要向你吐露我整个的一生,我的一生确实是从我认识你的那一天才开始的.在此之前我的生活郁郁寡欢、杂乱无章.它像一个蒙着灰尘、布满蛛网、散发着霉味的地窖,对它里面的人和事,我的心里早已忘却了.你来的时候,我十三岁,就住在你现在住的那所房子里.现在你就在这所房子里,手里拿着这封信--我生命的最后一丝气息.  相似文献   

17.
屠户家的房子昨天夜里被一场大火烧毁了,连同他的妻儿.这晚,他碰巧不在家,幸免于难.  相似文献   

18.
2009年,辞职未遂的我只身来到北京。2010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启动北京图书中心,我是负责人,之后的日子,我在忙着联系畅销书作家,忙着编书,忙着“建功立业”尽早作出一点小成绩,甚至忙着做梦,梦想着有一天能在北京城买个房子安个家。  相似文献   

19.
教子日记     
中午,儿子说他下午一点半去同学马龙家.我没有同意.午休起来,儿子不在,桌子上有个留言条: 老爸: 你好.我去马龙家了.我在一天天长大,我已经是十岁的人了,你必须给我一定的自由.我给人家马龙说好一点去他们家.我说过的话就要算数,不然我将会在同学中失去信用.要杀要剐由你吧.  相似文献   

20.
《有房啦》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是齐鲁晚报新闻摄影作品首次获中国新闻奖.《有房啦》拍摄于2010年11月1日.当天济南市廉租房实物配租开始选房.妻子丧失劳动能力、租了十几年房子的济南低保户柳恒章选到了自己的房子,领到确认书之后他激动得嚎啕大哭.正在现场采访的我及时抓住了这一细节,咔嚷咔嚷连拍几十张,成功捕捉了柳恒章选到房子之后喜极而泣的瞬间.画面令人动容,在头版以大图刊出,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与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