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产阶级的革命文艺,是在同一切剥削阶级的反动文艺思潮进行激烈斗争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为了更加自觉地贯彻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必须继续深入批判种种修正主义文艺观点,肃清流毒。林彪宣扬的“灵感论”就是其中之一。林彪鼓吹创作来源于所谓“灵感”,据说这种“灵感”“如同电光石火”一般,“稍纵即逝”,必须“抓住不放”。对文艺创作的过程,他提出了一个公式:“使这些‘零件’逐渐  相似文献   

2.
“四人帮”在他们独霸的文坛上,一直把所谓“三突出创作原则”,鼓吹成“文学艺术创作规律的科学总结”。为了给这个“原则”抹粉涂金,他们的御用写作班子无耻地吹嘘“三突出”是什么“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的典范”,是指导文艺的金科玉律。他们打着提倡“两结合”的旗号,强行要求“一切文艺样式”都按“三突出”的模式办事,不能有半点走样。一时间,不论创作,还是评论,言必称“三突出”,闹得乌烟瘴气。  相似文献   

3.
瞿秋白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针对初期左翼创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提出作家在创作中要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反对"主观主义的理想化"和"革命的浪漫谛克";大力提倡大众文艺,努力推动革命文艺的大众化;密切注意当时出现的作品,撰写了大量的文艺批评文章.  相似文献   

4.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写于抗日战争期间,主要涉及革命文艺发展方向、革命文艺创作要求、革命文艺与政治关系、革命文艺批评标准四个问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当代文艺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巩固文艺战线,重视文艺工作;要摆正立场态度,坚守“二为”方向;要明确文艺源泉,贯彻“三贴近”原则;要坚持两个“标准”两个“效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5.
王张江姚“四人帮”多年来利用其窃据的权力,在文艺界极力推行一条反革命的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疯狂反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肆意篡改历史,践踏和破坏毛主席为我党制定的无产阶级文艺路线、方针和政策;歪曲和否定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兜售修正主义的创作主张,千方百计地扼杀革命文艺作品,炮制反动的文艺大毒草;大搞宗派行帮,不择手段地腐蚀和分裂文艺队伍,妄图把党的文艺事业变为他们阴谋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舆论工具.为了执行和捍卫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对“四人帮”的这种种罪恶行径,必须彻底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6.
胡风文学批评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风是怀着对国际普罗运动、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的满腔热情投入到创作和批评活动中来的。胡风解放前的批评主要收录于《文艺笔谈》等七部评论集和《论民族形式问题》《论现实主义的路》等论文中.建国以来的批评主要是“三十万言书”。胡风的文学批评是中国现代革命文艺阵营中最有个性的批评。足以跻身“五四”以来最富原创性的批评之列。胡风的文学批评在现代革命文艺史发挥过重要作用,产生过巨大影响。我们至今依然能够感受到它的某种活力和理论冲击波。  相似文献   

7.
如何将超验抽象的“革命”与“政治”通俗化,将政治的“内容”注入到民间的“形式”中,以完成革命意识形态对民间话语的改造与重构,是解放区文艺创作的旨归,也是诸如“赵树理方向”之被提倡的意义所在。而以民间形式为依托的解放区文艺,如果要担当起教育大众的重任,就必然要对其加以更严密的规范,在发挥民间文学道德劝诫功能的同时,还要加强政治理念的宣传。  相似文献   

8.
鲁迅在杂文《文艺与革命》中,主张文艺创作“当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他强调内容的重要性,但也要求不要忽视技巧,而且用了一个通俗的比喻说明这个道理:“但我以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这正如一切花皆有色(我将白也算作色),而凡颜色未必都是花一样。革命之所以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之外,要用文艺者,就因为它是文艺。”鲁迅的小说创作就达到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无产阶级文艺的创作方法,它促进了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和发展。但是,近年来,却有人企图从根本上否定“两结合”创作方法。他们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本身,“既不需要也不可能结合成为另一种新的创作方  相似文献   

10.
“现实主义”概念最早出现在中世纪的哲学里,歌德,席勒时代被用于文艺。马克思,恩格斯发展了现实主义理论。斯大林发挥列宁文艺“反映革命本质”的思想,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口号,从而取消了文艺的本体价值。文艺的本质意义在于审美。加罗迪等主张开放和扩大现实主义的定义,旨在突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束缚,肯定现代杰出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四人帮”及其喽啰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恬不知耻地把白骨精江青吹捧为“文艺革命的旗手”,“革命文艺新纪元的开创者”,全盘否定和扼杀自国际歌诞生以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传统。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自然也属讨伐鞭挞之列。江青污蔑高尔基的作品是“自然主义的”,叫嚷要把“高尔基倒过来看”,其用心何其刻毒。在“四人帮”横行的日子里,高尔基的作品长期被禁锢,高尔基的创作理论或者被篡改,或者被歪曲,简直糟蹋得不象样子。现在“四人帮”打倒了,文艺的春天到来了,今天我们重新学习和整理高尔基丰富的文学理论遗产,对于深入揭批“四人帮”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现实主义的光辉思想,结合我国革命文艺的具体实践,从文艺的创作主体、表现对象、创作过程以及作家艺术家主观意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等方面,精辟地论述了革命现实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创作原则,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创作理论的宝库。四十年文艺发展的历史证明,坚持这些基本创作原则,革命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就能得到顺利发展,违背它,就会遭到挫折。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出现了一个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潮的崭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在纪念《讲话》发表四十周年的时候,重新学习这些理论,对于坚持和发展革命现实主义,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四人邦”为了把文艺变成他们篡党夺权的工具,宣扬了许多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其中带纲领性的是“根本任务”论。它颠倒了社会主义文艺与无产阶级政治的关系,歪曲了毛主席的文艺思想,篡改了文艺的工农兵方向,对我国革命文艺事业危害极大。 早在一九六四年江青就叫喊:“塑造正面英雄形象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根本命题。”两年后,她勾结卖国贼林彪,在抛出“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同时,竖起了“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这面理论黑旗,其后又将“工农兵的英雄人物”的字样改为“无产阶级英雄典型”。经过他们反复宣扬,成了什么创作“指导思想”,“纲领性的战斗任务”,以此来禁锢广大的革命文艺工作者。  相似文献   

14.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正确地指出了革命文艺的方向,科学地解决了关于文学艺术的根本问题,阐明了党的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多年来,在毛主席文艺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革命文艺创作,对于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事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疯狂鼓吹“文艺黑线专政”论,继而又鼓吹文艺“空白论”,妄图一笔抹煞毛泽东思想在文艺上的伟大的指导作用,否定我国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传统,篡改革命文艺的历史,反对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但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革命文艺工作者,在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指引下,深入广大群众,去反映工农兵的生活,发掘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文艺  相似文献   

15.
“四人帮”竭力鼓吹“主题先行”,“从路线出发”,拼凑什么“三突出”“三陪衬”等创作模式,反对作家深入生活、从丰富多采的生活实际出发进行文艺的典型化,否认与抹煞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规律,妄图驱使文艺工作者为“写与走资派斗争”的阴谋文艺效力。为了在文艺领域澄清思想理论是非,肃清“四人帮”的流毒,拨乱反正,有必要重新学习我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关于典型化问题的重要论述及其光辉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丁玲延安时期的小说《夜》是其小说创作上的过渡性文本,也是“革命+恋爱”的另类文本。丁玲在文本中秉承自主意识,同时采取回避绕开和突破超越“红色文艺”的叙事策略,由此在作者主体意识与政治意识、主人公男性革命意识的建构与女性意识的解构中凸显、构成矛盾冲突,形成文本张力的纠结和内在平衡,构成小说精巧的景致和浑融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郭沫若前期艺术功利观是一个引人注目而又十分复杂的问题。1921年至1924年,他在一系列的文艺论著中,曾多次高度评价了艺术的社会效果,也曾多次否认过艺术的功利动机。他一方面肯定文艺本身“具有功利的性质”,呼号“文学是反抗精神的象征,是生命穷促时叫出来的一种革命”,强调它“可以统一人们的感情并引导着趋向同一的目标”,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使人们“内在的生活美化”;另一方面却又说“文艺本身无所谓目的”,“文艺的目的,此乃文艺发生后的事实”。为了说明他这种主张的“最持平而合理”,他还提出了“就创作方面而言当持唯美主义,就鉴赏方面而言当持  相似文献   

18.
(一) 我国上个世纪的40年代解放区出现的大众化文艺思潮写工农兵,唱工农兵,表现工农兵,为工农兵而创作的热潮给“五四”以来兴起的中国现代文学带来了新的气息,将中国现代文学创作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五四”时期的作家们,他们深感中国现代文学的某些“移植性”和“欧化”现象之不可取,力求从当时的中国社会现实和革命需要出发,致力从中国古典通俗文学和民间说唱文艺形式中汲取养料,创造一种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艺形式,但是效果很不理想。 过去,作家们的作品也“反映知识分子的烦…  相似文献   

19.
胡风文艺思想渊源于"五四革命文艺传统”和"国际革命文艺传统”.胡风对"五四”新文化精神的理解与继承是从深刻认识鲁迅的价值和意义开始的;影响胡风的"国际革命文艺传统”,则是指从世界级现实主义大师的生活经验和创作经验中总结出来的那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胡风文艺思想的哲学文化基础,蕴含极为丰富,除马克思主义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五四”启蒙学说中的生命哲学和个性主义.这使他的文艺思想与世界哲学文化思潮相打通而获得了一定的世界意义,并成为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流派在东方的一个重要分支.胡风文艺思想的突出特点是艺术属性本位论和毫不妥协的审美立场;坚定的主体性观念及对于人性的辩证理解;对创作过程的独特理解与强烈的生命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20.
《讲话》已发表50周年了,《讲话》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革命文艺工作者。《讲话》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它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发展史上最完整、最彻底地解决了文艺为谁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问题。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为了很好实践文艺的工农兵方向,毛泽东特别重视创作主体的作用。要求“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要求文艺工作者“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而不能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上。”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把立足点移过来,一定要在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地移过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