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说:诗,一经翻译,总不免有所损失,那损失了的,正是诗。找出一些英美诗的原作与译文,对照一看,觉得此言不谬。选取一首,动手一译,深感这话非备尝译诗甘苦者不能说出。我们试译了美国诗人亨利·郎费罗(Henry W. Longfellow)的《生命之歌》(Psalm of Life),反复揣摩,苦心推敲,数易其稿,仍觉尚未尽意。诗虽未译好,却感受颇深。翻译不易,译诗更难,难在译出诗魂。诗魂的译出,正是对翻译中“那损失了的”的追寻。这“追寻”即是对原诗的正确理解与准确  相似文献   

2.
穆旦译诗以英国浪漫主义抒情诗和俄国近代抒情诗为主,.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不难看出,穆旦不仅很好地把握了原作精神,其译文的美学特征也十分突出.通过细读和比较穆旦译诗与其它相同原文本的译本,笔者认为穆旦在翻译过程中一方面刻意经营译文的美学效果,另一方面也着意考虑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其译文是已有译本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3.
作者运用例子分析了民族化译诗方法的优缺点,从形式、音韵和文言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应该对民族化译诗方法进行合理的扬弃。在形式上可采用许渊冲先生所提倡的竞赛论,同原作竞争,超过原作;在音韵上可采用民族化译法达到音美,但前提是不能损害深厚的意义底蕴;在语言的使用上应适当扬弃文言以加深原诗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4.
诗译与译诗     
本文论述了诗歌翻译的文体音律、语汇词藻及情致意蕴等三个问题。通过翻译理论的探讨和实例的讲解,推断出如下结论:诗译须讲音律,但音律可以改创;诗歌用语涵盖了“信”和“达”两方面的要求,同时,在文字上对原作的取舍增减是正常的;诗的神韵最关紧要,它难以捕捉,但意译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5.
杨德豫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诗歌作家,也是英国诗歌翻译家中的佼佼者。汉语诗歌讲究的是“情思合一”“节奏倚顿”和“声韵有力”。基于诗歌的“情、顿、韵”三要素对杨德豫的译诗进行探讨,进而得出杨德豫的译诗风格为:情感饱满却不显造作,“以顿代步”却不为生硬,忠于原作却不实本体。他独特创新的翻译风格,不仅将英文诗和汉语诗之间不可磨合的尴尬化解至恰到好处,而且也给译文赋予了生命和诗意。  相似文献   

6.
意识流小说《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福克纳的扛鼎之作,小说的语言呈现出非理性的、不受制于任何逻辑思维秩序的、支离破碎的片段式特点。这些不规范的语言给读者阅读带来了不同于传统小说的困难。但是,小说的译者李文俊在翻译该小说却尽力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保留和体现原作的特色,做到了"译照原文",但又不是简单的把原作模糊混乱的语言死译过来,做到了"乱中有序"。文章拟从多元系统理论解释李文俊采取该翻译策略的原因,以及该翻译特点在译文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刘美隆 《海外英语》2013,(21):170-171
诗人穆旦是杰出的翻译家,他曾为国人译介了大量浪漫派诗歌和部分现代派诗歌。穆旦在诗歌创作的同时也将自己的一些诗作翻译成英文,这些自译作品向我们展现了他对诗歌美学的追求及其独特的诗歌翻译观:反对逐字逐句的直译;在语言运用上须发挥译者的创造性;翻译时须兼顾原作的内容与形式;以诗的语言去译诗,从整体把握原作精神等。  相似文献   

8.
陈奇敏 《培训与研究》2009,26(4):121-122,133
唐诗英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跨文化传播活动。译者既要考虑唐诗的音韵、结构和修辞等语言特征,又要准确传达诗的整体意境和文化内涵。本文从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竹枝词》的不同译文入手,比较、分析了各译作的语言艺术及整体效果,认为唐诗英译应遵循以意为先的原则,以传达原作的整体神韵为第一要务,并在此基础上尽量弥补诗歌翻译中音美和形美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唐诗英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跨文化传播活动。译者既要考虑唐诗的音韵、结构和修辞等语言特征,又要准确传达诗的整体意境和文化内涵。本文从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竹枝词》的不同译文入手,比较、分析了各译作的语言艺术及整体效果,认为唐诗英译应遵循以意为先的原则,以传达原作的整体神韵为第一要务,并在此基础上尽量弥补诗歌翻译中音美和形美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论译诗     
程前 《远距离教育》1997,2(2):37-39,44
本文针对某些名家提出的诗不可译的观点,阐述了这一观点形成的一些原因,提出了译诗与文学欣赏联系的观点,与不同语言诗歌形成的同一意境的观点,进而与“动态对等”翻译理论联系起来,由此引出诗可译,但极难译及相对性评价译诗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译诗要象诗     
本文从翻译的一般标准入手,提出译诗的特殊标准——传情。作者通过对美国著名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的名篇《哈莱姆》一诗的分析、对比(包括与汉诗的对比和译文的对比)、翻译,说明要做到传情,须求其形似、意似、神似,形美、意美、音美。  相似文献   

12.
译诗是知其不可译而译之,本文从意境和韵律两方面论证诗歌在理论上的不可译性,提出了诗歌的翻译不应拘泥于原诗的形式,译者应在忠实于原作风格和意境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相似文献   

13.
对冰心诗歌创作的研究本无新意,但从译介学的角度对之加以论证的却不多见。本文在论述泰戈尔对冰心诗歌创作的影响实质上是郑译泰诗的影响的基础上,主要论述了阅读郑译本《飞鸟集》对冰心诗歌形式内容和语言意象的影响,并探讨了阅读译诗建立起来的翻译文学概念对冰心后来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赏析两首译诗的比喻修辞手法移植入手,在比较两种译文的得失的基础上,讨论诗歌的本色译。文章认为,不同风格的译文都是可取的,但只有符合汉语表达方式、译出原诗风格的译文才是本色译。  相似文献   

15.
唐诗用典,类型多种多样,翻译家译典,方式亦是灵活多变。许渊冲教授译作无数,他的翻译理论也是影响深远。"三化论"(深化、等化、浅化)是译诗的方法论。浅化避短,深化扬长,等化取巧,三化并用,以诗译诗,传情达意,使译文在保留原作艺术魅力的基础上,有效克服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障碍,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6.
如今翻译界已广泛认同异化是文学翻译的发展趋势。张爱玲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就在自译小说《金锁记》时集中使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使原作《金锁记》的语言和文化特点在英文译文中得到充分展现。该文综合对比原文和译文,从颜色和声响、成语及俗语、中国文化特色词汇三方面具体分析了异化策略的体现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如今翻译界已广泛认同异化是文学翻译的发展趋势。张爱玲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就在自译小说《金锁记》时集中使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使原作《金锁记》的语言和文化特点在英文译文中得到充分展现。该文综合对比原文和译文,从颜色和声响、成语及俗语、中国文化特色词汇三方面具体分析了异化策略的体现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奔流》第二卷第五本上的“传和诗”《为了忘却的记念》(以下简称《记念》)第一部分第五自然段中说:“他(白莽)果然译了几首,自己拿来了,我们就谈得比第一回多一些。这传和诗,后来就都登在《奔流》第二卷第五本,即最后一本里。”此处的“传”指的是奥国作家Alfred Tenise原作,白莽译的《彼得斐·山陀尔行状》;“诗”指的是匈牙利Sandor Petofi原作,白莽译的九首诗。这九  相似文献   

19.
卞之琳是中国现代诗歌的积极开拓者和实践者,“汉园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集《十年诗草》已成为20世纪三十年代诗歌创作走向的典型代表,其诗文风淳朴,意境深远,立足于现实,却超越现实,紧扣现实,又不拘泥于现实,不露声色中阐明蕴含的哲理,理性描写中抒发深层的情感。其创作的最大特征在于将诗歌意象分散镶嵌在众多现实事物之中,进而通过所描写事物的关联形成整体印象,不求直抒胸襟,情感炽烈,但求寓意于物,情理兼蓄。在进行文学创作的同时,他也是一位颇有建树的翻译家,其译作不仅涉及英文经典,也包括对本人诗歌的自译,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信,似,译”翻译理念,并提出了“诗人译诗,以诗译诗;格律译诗,以顿代步”的翻译主张。本文以卞之琳《十年诗草》中自译诗为例,通过分析意象的明晰化翻译,以期对他译现代诗歌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唐诗英译过程中,不少海内外汉学家和翻译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相对应格局中,海外汉学家和译者的译入语和译入语文化居于上位,他们在熟悉的空间里从事翻译,唐诗译文的数量远远地超过了国内译文,但有的译文受到了国内译者的批评.国内译者的译入语和译入语文化尽管处于下位,但却立足于翻译的三美标准,在翻译数量上没有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