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地区夏商西周时期的考古研究工作主要是围绕文化遗址和墓葬遗迹而展开的,对它的研究需要认识到两个方面:一是这一时期的考古文化的特殊性,它是由燕文化、北方文化、中原文化三者的交融而形成的;二是这一时期的历史属于我国古代青铜文明的一部分,要结合中原青铜文明的特征来分析.同时通过对文化遗址和墓葬的考古发掘,不仅可以使我们对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有全新的认识,还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北京考古史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中国历史教材里,历来都有文化史的内容.文化史不仅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瑞环同志说:"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一份极其丰厚、极其珍贵的文化宝藏.我们要为后代留点什么?这的确是个严肃的问题.我们应该珍惜、保护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否则不仅愧对我们伟大的祖先,也愧对我们的后世子孙."  相似文献   

3.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属于语言范畴的地名、口语词汇、亲属称谓等是人类文化的反映.满语作为珍贵的满族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保存了丰富的满族历史语言资料,还因为它已经深深地沉淀在东北方言及普通话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语言接触和文化接触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正确地理解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重要意义以及保护措施,加强科学认知,明确操作规程,对于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从高校在继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责任入手,从教学的三个方面对高校音乐专业在继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模式加以论述,力求在继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上做出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对于有着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的中国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学校教育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但是调查发现,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普遍不高。由此可见,在高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推广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程,它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留给了我们一笔丰厚的思想文化遗产,这份遗产同时也是一笔丰富的视觉符号遗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高度的艺术形式,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设计教育是推动一个民族视觉语言文化走向国际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寻找具有现代意义与传统视觉符号意象结合的切入点,在传统中“考古“未来设计,创造出切合时代实际需求的现代“传统文化”设计,是我们每一位设计教育、研究、实践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考古发掘提供的资料证明,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以后,并没有马上进入到阶级社会,还有一段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这个时期既包含有原始社会的一些因素,又孕育着阶级社会的萌芽,实际上,属于考古学上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探讨父权制的发展,私有制的形成,阶级的出现,都可从这一期文化中找到渊源。 黄河上游蕴藏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是我国原始社会考古的重要地区之一,齐家文化就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晚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西北地区最早发现铜石并用的考古遗存。这为我们研究西北地区私有制和阶级的形成,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读到以后汉书>今注今译),心中着买高兴。这不仅是由于(后汉书)这部古典史学名著本身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而且因为就(今注今译)本的整理来说,体例科学,点校精确,注释简明,译文流畅,装帧精美.确实是一部好书。选择一些历史文化价值较高而又为当代读者难读懂的古典名著进行今注今译,是古籍整理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因为它有利于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同时又是一项相当艰巨的工作,因为它要求注译者具有丰富的学养、认真的态度,并付出艰辛的劳动。(<后汉书>今注…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河南舞阳贾湖村考古发现的骨笛算起,有乐器的音乐历史就有八千多年。其中优秀的民族音乐,凝聚着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音乐文化遗产。一、优秀的民族音乐,是对学生进行民族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民族音乐种类繁多,有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等。这些民族音乐无论在表现手法上,还是在节奏、音阶、调式、旋律等音乐要素和乐器的种类方面,都是多姿多采。其中优秀的民族音乐“真实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呻吟、痛苦和欢乐,也寄托着一种文化的情…  相似文献   

10.
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前人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体现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小学生了解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好教材。因此,教好这部分内容,对于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培养少年儿童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修养,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  相似文献   

11.
羌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华文化新时期研究进程中,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对羌族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探究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中华民族内部其他族群的历史文化、厘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资源。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的大量尚待破解和利用的历史文化信息,都是构建新时期和谐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加强学术研究和保护实践。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中华文脉的重要象征,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经验、审美情趣和薪火相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非遗传承的根本在学校,加强非遗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一项重要的事业,也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国家工程。为了做好非遗校园传承工作,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专门成立了非遗校园传承基金,教育部首次将"非遗校园传承研究"列为重点课题。"非遗校园传承研究"总课题组组长、联合国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田青教授说,我们有两个线头,一头是祖先,一头是下一代的孩子们,我们有责任要用双手连起来,因为连起来的不仅是文化,更是我们的血脉!  相似文献   

13.
武术不仅是我国的国粹,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的财富,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斗争和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一项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因此,在中学开展武术教学对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荆门陆夫子祠是象山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肇建与兴衰,展示着理学和象山文化发展的状况。弄清陆夫子祠建设及其发展的历史,从中得到启示和感发,对于保护和利用好这一文化遗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珍贵记忆,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在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活化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历史、经济方面的价值,更要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教育、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依托文化遗产,加强文化建设。本文以福建省泉州市洛阳镇为例,探讨通过宣传文化遗产价值,增强保护意识;利用历史遗存,完善文化设施;借助文化遗产,引领社会教育;依托文化遗产,开展文化活动。使文化遗产不只是历史的承载体,同时也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6.
八景文化是一种广泛流传的集景文化,曾经在历史上盛极一时,留下了许多遗迹.今日再看八景文化,可以发现它是一宗宝贵的文化遗产,其文化空间、景观文化内涵、审美意识、八景诗画等不仅是宝贵的景观文化遗产、地方旅游资源和文学艺术遗产,对现代山水城市的建设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也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不可多得的乡土知识教材.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52个曲艺项目榜上有名,这说明古老的说唱艺术具有重要文化历史价值,是历史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并加以传承,这是历史交给我们的责任。保护、传承好古老的曲艺艺术这个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靠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扶持,也要靠广大曲艺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还亟需艺术教育工作者开拓出一条在新时代社会文化条件下,足以满足新一代曲艺人才客观需要的院校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52个曲艺项目榜上有名,这说明古老的说唱艺术具有重要文化历史价值,是历史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并加以传承,这是历史交给我们的责任。保护、传承好古老的曲艺艺术这个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靠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扶持,也要靠广大曲艺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还亟需艺术教育工作者开拓出一条在新时代社会文化条件下,足以满足新一代曲艺人才客观需要的院校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9.
河北人文历史底蕴深厚,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珍视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深度挖掘其文化底蕴,弘扬其人文价值和独特魅力,使其在现代文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需要。河北建设文化强省,需有效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将历史文化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大力提升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新春岁首,缅怀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文化遗产,还有世代劳动人民传承创造的活态非物质文化传统,这些灿烂的遗产和文化传统构成了我们的历史;也延续成为我们的现实;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背景下,她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文化之根和情感之源。每年一届的“青年文化遗产日”(元月1日)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这四年里,文化遗产的主题在国家的文化机制及社会主流传媒领域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1年,教科文启动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本土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保护事业的开展,并从人类文化的格局和高度上确立了活态的非物质文化在不同民族社区延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启示我们去发现中华文明持久性因素中活态文化的价值和可持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