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农业文化遗产地不同类型农户适合的生态产品旅游价值实现路径,以期为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广东潮州单丛茶文化系统农户访谈数据,从农户视角构建了旅游价值转化生计资本测量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评价不同类型农户所持的资本情况,并进一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讨论不同类型农户所持资本之间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1)高山种茶区农户参与旅游的优势资本为经济资本和物质资本;低山种茶区F1农户参与旅游的优势资本为自然资本,低山种茶区F2农户参与旅游的优势资本为人力资本和社会文化资本。(2)不同类型农户所持的五大资本中,高山种茶区与低山种茶区农户之间经济资本和物质资本具有显著性差异。(3)高山种茶区与低山种茶区农户可进一步归纳为3种代表性茶类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类型:强经济资本-弱自然资本型、强自然资本-弱经济资本型和强人力资本-强社会文化资本型。从而针对性地提出3条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产品的旅游价值实现路径。【结论】旅游对于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的多功能价值、增强遗产的传承利用具有重要作用。遗产地不同类型农户所持生计资本不同,可以通过不同资本组合实现生态产品的旅游...  相似文献   

2.
王凯  李志苗  易静 《资源科学》2016,38(8):1621-1633
针对生态移民给搬迁农户所带来的生计影响,以遗产旅游地武陵源为例构建农户参与旅游业的生计可持续指标体系,对比分析武陵源移民户与非移民户旅游依赖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的差异;通过构建多元Logit模型探讨移民户和非移民户生计资本各因素对旅游依赖生计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①生态移民背景下移民户发展旅游更具生计资本上的优势,移民户和非移民户的人力资本均值分别为0.601和0.577;物质资本均值分别为0.488和0.442;金融资本均值分别为0.258和0.231;社会资本均值分别为0.469和0.393;②生态移民促使农户的生计策略更加多样化,但移民户的后期保障扶持措施不够深入,因而政府应加大对非移民户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促使其就业多样化,加强风险抵御能力;针对移民户,政府应完善生态移民安置政策,监督移民补贴的发放和移民政策的执行;③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对移民户和非移民户生计策略的选择有显著影响,社会资本越多的移民户越倾向于选择旅游专营型生计策略,物质资本越多的非移民户越倾向于选择生计多样型生计策略,其中金融资本对农户旅游依赖生计策略影响最为显著,但其持有量目前最低,因此要使农户实现效用最大化,首要任务是完善农户援助与信贷制度,提高其金融资本。  相似文献   

3.
十九大以来,居民幸福感成为衡量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是民生三感的核心价值之一。乡村地区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开发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乡村建设的重要战略之一。广西作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其传统村落数量庞大,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地居民幸福感对当地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基于此,文章以传统村落旅游地居民幸福感为研究切入点,提出提高传统村落旅游地居民幸福感策略,以期为推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陈聪  劳国炜 《大众科技》2021,23(8):140-142,164
文章在分析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分布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发展与传承和成功申报非遗项目的 基础上,探究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现状情况,提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如何活化利用提对策,进而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农业文化遗产地居民福祉持续改善是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宗旨。【方法】本文以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所在的云南省元阳县大鱼塘村、箐口村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纳入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农业文化遗产地居民福祉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问卷调查法、半结构访谈法与数理统计法对居民福祉水平进行测度及对比分析,并探析旅游发展对居民福祉的影响。【结果】(1)农业文化遗产地居民间福祉水平差异较大,福祉水平最高值为0.85,最低值仅为0.23,均值为0.56。(2)居民是否参与旅游业、家庭年收入、居民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均对居民福祉水平产生显著影响。(3)经济条件变化感知、生活环境变化感知和保护与发展变化感知对遗产地居民福祉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社会关系变化感知、教育资源变化感知和健康安全变化感知对遗产地居民福祉影响不显著。【结论】地方政府在推动旅游发展的同时,有必要引导旅游相关生计方式融入当地居民的传统生计,提高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社区参与水平,努力实现旅游发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及居民福祉改善的共赢。  相似文献   

6.
针对生态移民给搬迁农户所带来的生计影响,以遗产旅游地武陵源为例构建农户参与旅游业的生计可持续指标体系,对比分析武陵源移民户与非移民户旅游依赖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的差异;通过构建多元Logit模型探讨移民户和非移民户生计资本各因素对旅游依赖生计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生态移民背景下移民户发展旅游更具生计资本上的优势,移民户和非移民户的人力资本均值分别为0.601和0.577;物质资本均值分别为0.488和0.442;金融资本均值分别为0.258和0.231;社会资本均值分别为0.469和0.393;2生态移民促使农户的生计策略更加多样化,但移民户的后期保障扶持措施不够深入,因而政府应加大对非移民户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促使其就业多样化,加强风险抵御能力;针对移民户,政府应完善生态移民安置政策,监督移民补贴的发放和移民政策的执行;3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对移民户和非移民户生计策略的选择有显著影响,社会资本越多的移民户越倾向于选择旅游专营型生计策略,物质资本越多的非移民户越倾向于选择生计多样型生计策略,其中金融资本对农户旅游依赖生计策略影响最为显著,但其持有量目前最低,因此要使农户实现效用最大化,首要任务是完善农户援助与信贷制度,提高其金融资本。  相似文献   

7.
王新歌  席建超 《资源科学》2015,37(12):2404-2413
旅游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之一,旅游城镇化过程中当地居民生计转型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为例,对1992-2012年当地居民的生计转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992-2012年,旅游度假区当地居民实现了由传统“农民”到现代“市民”的生计转变,具体表现为:生计资本总量增加,结构从原来的以耕地、林地、海上养殖场等为主的自然资本依赖转为现在的以楼房、门面店、汽车等为主的物质资本依赖;生计策略上,从纯农业型转变为其他非农型;生计结果上,生计收入和支出整体增加,结构不断优化。但是,这种生计转型本质上是旅游度假区自然资源利用方式和强度调整的结果,而在此调整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计需求没有得到充分关注,这主要体现在:当地居民居住空间被压缩,耕地等自然资产被用于商业开发;当地居民旅游型生计的缺失;当地居民对政府补贴的依赖造成生计结构贫困。因此,本文提出:尊重旅游度假区范围内原有自然村落的空间分布,尽量避免拆迁;强化对旅游度假区当地居民本身作为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开发;构建多层次吸纳当地居民就业的岗位体系。  相似文献   

8.
黄泰  卫嫚  席建超 《资源科学》2022,44(9):1932-1948
有效防控欠发达地区旅游脱贫后的返贫风险是稳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议题。本文基于脆弱性评价理论和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在构建旅游脱贫后的返贫风险理论框架及评价模型基础上,以大别山天柱山旅游片区为例,实证分析欠发达地区旅游脱贫后的返贫风险及内在驱动防控机制。结果发现:①欠发达旅游脱贫地区脱贫稳定性整体较高,旅游参与型农户相对于非旅游参与型农户具有更高脱贫稳定性和更低返贫风险,但随着旅游参与程度由低到高,脱贫家庭的返贫风险呈现U型变化,即高参与度农户亦会因受旅游业自身脆弱性影响而导致返贫风险反向拉升。②脱贫农户返贫风险影响因素包括内生性和突变性两类,对于不同类型旅游参与型脱贫农户而言,两类因素的作用程度也存在差异性。③健康冲击和人力资本对返贫风险起到关键性影响作用,并通过农户生计多样性和体现人格特质的非认知能力影响返贫风险;返贫风险具有空间异质性,旅游地风险防控能力和资源禀赋越高,农户返贫风险越低。④欠发达旅游地应构建以目标管理、组织层级、风险要素为框架,目标设定、综合管控、常态化治理、制度健全、信息沟通和协同监督为一体的返贫风险多维防控机制。本文可为中国欠发达地区返贫风险防控和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南通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置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开发利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市旅游业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文化内涵开发不够、与其他旅游产品整合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旅游者需要以及旅游产业的特点,提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旅游开发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地掀起了旅游开发的热潮,但往往在开发中太过重于经济利益而轻保护,不当和过度开发对当地历史文化遗产造成种种不可挽回的破坏。文章简要阐述了不当的旅游开发对当地历史文化遗产危害现象,指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辩证关系;尝试从多个不同角度探索在旅游开发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旅游扶贫是实现我国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传统村落拥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具有广阔前景。文章以石堰坪村为例,分析了传统村落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及开发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就促进传统村落的旅游文化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旅游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得到了多位文化保护工作者的重视,该项技术的不断推广,将进一步促进旅游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的提高.本文首先阐述了旅游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面临的问题,然后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的必要性,最后构建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旅游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系统,对比分析了其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历史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根本支撑。加强海南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重要内容。分析海南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指出了海南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旨在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以河北省卢龙县首阳山孤竹文化产业园旅游开发为例,从孤竹文化遗产的文化氛围营造、文化内涵的时代传承、民族生活风貌与旅游产品对接等角度对孤竹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路径进行典型案例研究,为其他地区开发古代民族文化遗产旅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创意旅游是文化创意科技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发展创意旅游可以推广文化,提升城市形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尝试以创意旅游引领芜湖铁画实现突破和转型,开发其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价值,并为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研究提供借鉴。文章分析了发展铁画旅游的意义,在铁画创意旅游发展条件等基础上,结合芜湖区域铁画旅游开发现状,建构创意旅游视域下的铁画旅游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旅游资源潜力是遗产地旅游发展综合潜力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是一种新型的旅游资源,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复合性、动态性、脆弱性、原真性、独特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是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评价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构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主体-辅助,有形-无形”分类体系和“资源特征-旅游发展适宜性”的评价体系,突出强调遗产资源旅游可进入性方面的特征,并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潜力最大的区域是包括方山、山口、鹤城等9个乡镇在内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优势突出、旅游发展可进入性高的东中部地区,也是该县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优先区域。而西南部农业文化遗产主体资源(“稻鱼共生”系统)面积小,交通条件相对较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视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是该区配合全县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7.
陕南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伟  徐洁  黎洁 《资源科学》2018,40(10):2002-2014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脆弱性评估为易地扶贫搬迁在生计层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本研究通过构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生计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运用生计脆弱性指数衡量农户的生计脆弱度,探讨不同类型农户的生计脆弱性指数及其维度的差异,选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估计农户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和生计脆弱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工程移民的生计脆弱性指数分布不均,内部分化明显,生计脆弱度相对较高,而各种安置方式的农户群体之间均在生计上表现出一定的脆弱程度。高收入农户生计脆弱性指数为偏态分布,表现为相对低位均衡化。随着农户生计多样化程度的提升,从单一生计户到多种生计户,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均趋于升高,而两种生计户的生计脆弱度最低。风险冲击、信贷可能性和已搬迁时间以及家庭规模、家庭负担比、教育和对周围人信任度均是影响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脆弱性的重要因素。针对项目区搬迁农户生计脆弱性差异和重要影响因素,提出降解生计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泉州是我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多元文化的汇集形成独具特色的闽南文化,其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1个,省级76个,市级170个,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的有效途径对发展泉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在论述了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和旅游开发价值,分析了其保护与旅游利用的基本现状,并提出了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的模式和对策,以期对泉州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以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旅游资源潜力是遗产地旅游发展综合潜力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是一种新型的旅游资源,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复合性、动态性、脆弱性、原真性、独特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是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评价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构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主体-辅助,有形-无形"分类体系和"资源特征-旅游发展适宜性"的评价体系,突出强调遗产资源旅游可进入性方面的特征,并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潜力最大的区域是包括方山、山口、鹤城等9个乡镇在内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优势突出、旅游发展可进入性高的东中部地区,也是该县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优先区域。而西南部农业文化遗产主体资源("稻鱼共生"系统)面积小,交通条件相对较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视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是该区配合全县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20.
农业文化遗产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是一种刚刚引起关注的遗产类型。学术界对该类遗产的研究才刚起步,其中关于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方面的研究更少。农业文化遗产地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其合理开发能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区域社会经济各要素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讨论了“稻鱼共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目前遗产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地区GDP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旅游就业以及传统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而青田县区域经济较为落后、华侨之乡带来的适龄劳动力缺乏对于旅游资源有保护作用,瓯越文化、石雕文化、名人文化、华侨文化与田鱼文化综合形成的特定地域背景和文化形态,对于青田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