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翠亭 《科技风》2023,(13):130-140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文化建设,科普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当前我国推进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学理层面,科普文化产业是跨学科发展的产物,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注入更多科学元素是对传统文化的扩容和创新。在实践层面,发展科普文化产业是构建科普新格局、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字技术在媒体领域、民生领域、科普领域和文化产业领域已经展现出巨大的赋能作用,重塑了科普生态的方方面面,为科普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科普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需要“政、产、学、研、用、媒”各界协作的合力。开发规模型科普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科普发展的创新路径,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应然需要。  相似文献   

2.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当下乡村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从注重数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数字经济不断赋能乡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数字基础设施薄弱、人才支撑弱、数字监管不规范等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时刻影响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的赋能效应程度。因此,要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战略目标,从基础设施、数字素养和数字监管等多方面创新赋能路径,提高赋能效应,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深入分析辽宁数字农业工作经验、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提出适应当下国情农情的数字农业创新发展建议。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应深入加强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星系式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大力培育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以期为其他省份乃至全国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示范,加速我国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  相似文献   

4.
舒昕 《华夏星火》2021,(6):44-49
建设数字乡村既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动能、新手段,也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制高点.总体上看,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快,数字乡村建设催生了农业农村发展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但是同时数字乡村建设"底子"还比较弱.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并以此为突破口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既需要战略谋划,更需要精准施策、对症发力.  相似文献   

5.
徐州大运河文化是一种极富地域特色的文化,承载着个体与群体的记忆。现今徐州大运河文化的发展主要靠政府推进,公众参与度低,数字化进程慢。数字化时代,徐州大运河文化需要积极融入现代生活、迎合现代审美并获得文化认同,利用数字技术可以使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在徐州大运河文化的传播、参与、重构、展示、文创和教育等方面进行赋能,使其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7.
   数字创新颠覆了传统创新管理理论,然而目前对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创新的复杂机理尚未开展深入研究。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技术创新,对实现制造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编码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对数字技术赋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黑箱”进行探究,以丰富数字创新理论。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界定了数字技术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赋能的内涵,包含三个层面:对创新主体、过程以及结果赋能;(2)提出了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型;(3)提炼出三条路径及其选择机制,即以技术整合为中心的产业链协同创新路径、以产品智能化为中心的开放式创新路径和以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的两端创新路径,从而为数字技术赋能下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1]。8年来,湘西州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彻底摆脱千百年绝对贫困,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章阐述了湘西州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分析了湘西州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湘西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语言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服务是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根脉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语言文化繁荣的重要手段。将语言知识服务、语言教育服务、语言信息服务等服务形式与乡村文化建设融合发展,语言服务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仍然存在一些与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经济建设相悖的语言问题。本文按照“定位—缺位—补位”的逻辑思路探讨语言服务赋能乡村振兴建设的实践路径,旨在协助相关政府部门结合乡村经济、乡村文化发展实际,提供多样化的语言服务,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2—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和因子分析,分别构造了企业层面数字赋能和供应链韧性指标,实证揭示了数字赋能对我国制造业供应链韧性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数字赋能可显著促进制造业供应链韧性;数字赋能对制造业供应链韧性的强化作用受区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要素密集度、区域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化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前农业的发展呈现出高污染、资源匮乏等现实问题,亟待向高效、生态的方向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成为许多国家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依托。文章立足于宿迁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俞华 《大众科技》2021,23(9):145-147
当前,振兴乡村关键时期,农牧类高职院校应立足自身优势,找准发力点,突出人才培养途径探索,充分了解当前农村发展的真正需求,将需求与学院办学宗旨与理念相融合,研究乡村振兴教学新模式,深化农牧实践课程改革,从教学安排到师资力量配备向农村发展需求倾斜,重点培养职业青年农民,着力为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人才短板服务,自觉肩负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崇高使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主体赋能视角,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以长沙莫之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数字化创业孵化平台、政府、高校、平台联盟4种多元参与主体为新创企业赋能的生态价值共创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化创业孵化平台、政府、高校等多方参与主体通过生态圈闭环,不仅能够实现平台与政府所搭建的供需侧资源链接,同时还能进行各方资源的良性循环赋能,以破解新创企业“资源约束”及“资源流失”难题。  相似文献   

14.
王铮  唐小飞 《预测》2020,(4):90-96
为避免掉入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落陷阱,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发出了总体要求和总体部署方向。具体到地方政府,乡村振兴具体如何规划设计和落地实施成为一个重大课题,目前相关研究相对缺乏。由于县域是行政区划的基础单位,政策落实的核心主体,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通过数字县域建设来支撑基层乡村振兴的观点,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通过逻辑推演,构建了逻辑框架。与此同时,基于该框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为提升中国高校知识服务效能,激发高校教师创新潜能、促进知识创新,在知识服务领域引入赋能理论,对中国9所高校26位知识服务主体进行深入访谈,结合C9高校发布的9份网络报道,运用扎根理论的编码技术进行数据处理,挖掘出技术赋能、市场赋能、知识赋能、心理赋能、制度赋能和组织赋能6个核心范畴,基于分析结果构建双因素视角下高校知识服务赋能理论模型(IMK-TPO模型),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在高校知识服务赋能路径中,既要以制度赋能、市场赋能和知识赋能等保健赋能模式为保障,维持原有服务效能,还需以技术赋能、心理赋能和组织赋能等激励赋能模式为驱动,提升整体服务效能。其中,制度赋能和市场赋能需要政府等组织的协同支持;而知识赋能则需要通过持续学习来提升。基于此,提出由政府高校个人合力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搭建合作网络,强化学科交融互动的发展策略,以期促进中国高校知识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钉钉的纵向案例研究,剖析了服务型数字平台基于传统组织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机制的动态演化过程。研究发现,服务型数字平台赋能方式的形成遵循"需求确定—业务布局—赋能实现"的逻辑路线,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数字化赋能方式呈现"协同赋能—生态赋能—场景赋能"的动态演化规律。本文在已有文献认为数字平台可以在单一维度赋能的基础上,补充揭示了服务型数字平台通过在组织层、行业层、场景层的赋能基础设施布局,对群体组织进行全方位赋能的过程,从而贡献于数字化赋能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和乡村旅游提质增效需要一大批热爱乡村、扎根乡村的双创人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针对新时期乡村旅游人才需求,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保障,以课程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校内赛训和校企合作为抓手,以考评反馈为督导,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数字服务化成为制造企业服务化和数字化转型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数字服务化是解释数字化与服务化双重变革的重要概念,而数字技术如何在其中赋能价值创造存在理论缺口和实践必要性。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探究了数字服务化的数字赋能价值创造内在机理,结果发现:第一,数字服务化的数字赋能价值创造遵循“生产要素数字化—数字服务能力形成—数字服务价值创造”的三阶段路径。数字服务价值创造所依赖的3种数字服务能力由赋能机制驱动形成。第二,在基于平台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平台后端、中部和前端的数字赋能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包括生产要素数字化的相互依赖及数字服务能力的相互依赖。第三,产品—服务—软件系统在数字化与服务化之间发挥桥接功能,促进数字化与服务化的价值创造协同。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两山”理念视角下河源乡村振兴的几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实现乡村振兴的5条路径,包括:建设美丽乡村,营造生态宜居环境;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挖掘绿色山水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发挥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作用;做好政策法规引导、资金扶持和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