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爱和先生是已故的近代文学研究学者任访秋先生的开门弟子,也是我国最早的近代文学硕士研究生之一。他是我国近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在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至今20年左右的学术生涯中,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总体来看,他研究的领域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全面奠基层面,二是文学思潮论层面,三是文学流派论层面。当然,这三个层面的划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2.
国内语言模因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模因论是语用学研究领域中一个新兴的热点分支。国内语言模因论相关研究起步虽然比较晚,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模因学的研究,其系统性和理论化的特点已日渐成为这一学科理论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但国内语言模因论研究尚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对于语言模因论这一新兴领域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等还缺乏系统的界定;在微观层面,研究的类别还不够宽;在宏观层面,对普通语言学理论和理论语言学理论的借鉴还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3.
郑子瑜先生是一位国际著名学者,新加坡汉学大师。他还是郁达夫诗词研究专家。他编辑出版了第一本《达夫诗词集》,最早进入对郁达夫诗词的研究,开拓了郁达夫诗词研究这一新的领域,使得对郁达夫的研究走向全面;他开启了郁达夫南游诗主题研究与郁达夫旧诗考证研究的先河;他提出的郁达夫诗出自宋诗说为著名学者蒋祖怡、王瑶先生所认同;他在国外的日本、新加坡和我国的香港广泛地传播了郁诗。郑子瑜先生在郁达夫诗词研究领域,毫无疑问是一个重镇,是一座高峰。  相似文献   

4.
《青年思想家》杂志1994年11月在广州邀请参加中国近代文学第七届年会的著名学者举行座谈,主题是畅谈近代文学研究的新策略,贺立华先生《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新策略》对此作了详细报道。参加座谈的多是我熟悉的朋友,所谈的话题也是我所关心的,所以也想就晚清小说的研究发表一点意见,或者就作为一次书面发言罢。  相似文献   

5.
阿英同志是继鲁迅、胡适之后研究近代文学的又一开拓者。他在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上成绩卓著,贡献巨大。继承他在近代文学研究方面的遗产,汲取丰富的经验,对于推动近代文学研究工作的进展,扩大研究领域,改进研究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研究工作的质量,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就这方面谈谈一些粗浅的理解。 1 阿英研究中国近代文学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和现实生活联系,为反对帝义的侵略战争、反对国内外反动派的压迫和剥削,为民族解放、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国主革命和建设服务;一是和现代、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和创作联系,为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首先,请容许我代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祝贺范伯群先生的学术论著自选集的出版。 该书分为“现当代作家作品论”“鲁迅小说论”“通俗文学史论”和“多元共生论”四大部分,能大致代表范伯群先生四个研究领域的贡献。由于篇幅限制,范先生还有很多重要的很有影响的论作没有选进来。比如他早年和曾华鹏先生合作的《郁达夫评传》,影响就很大,我们这一代学生都曾经受惠于它。当然,范先生贡献最大的还是在通俗文学方面。他在这方面收罗的材料之丰、见识之广,在当代学者中首屈一指,无人可及。拿《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来说,近百万字,煌煌巨著,论及的作家作品、报刊社团上千家,相当一部分都是第一次进入文学史,甚至是头一次被当成研究对象。仅从史料价值上讲,就已经做了开山的工作,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相似文献   

7.
王国维(1877—1927年).字静安.号观堂.浙江宁海人.是我国近现代之交最杰出的学者之一.虽然,他怀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的绝望心情.自沉于昆明湖.但在他2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就在他34岁(1908年)脱稿的词论专著《人间词话》(据赵万里所撰《王静安先生年谱》确认)便是我国词学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它“虽  相似文献   

8.
居其宏先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他主要对于中外歌剧和音乐剧的理论研究与评论。《歌剧美学论纲》是2002年居其宏所写一本对于歌剧美学进行分析的书,其书分为歌剧本性论、歌剧音乐论、歌剧文学论三编,内容对于歌剧的审美有着多方位的展开描写,从歌剧的形式、风格、形象、乐器还有场面等。《歌剧美学论纲》可以说是我国大陆的学者自己独立的编写的第一部论述歌剧理论的专著。  相似文献   

9.
著名学者陈平原先生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平原先生是我国当今最耀眼的著名学者,他知识渊博,思想深刻,其研究领域包括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散文史、中国小说史、现代中国学术史、文学史/教育史/学术史、图像研究、都市研究等.他独辟蹊径,勇于探索,在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被誉为"开风气的人".2006年2月6日下午,笔者就陈平原先生的研究思路、目前正在研究和近几年要研究的情况进行了采访,并邀请郑欣欣等四位教授、博士从专精学术、人间情怀、课堂讲授和从师印象四个不同角度撰写了研究论文,一同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阿英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文学理论批评家、文学史家。他很早就开始搜 集和研究近现代的文学资料。他编纂的多种近代文学史资料和专著为近代文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史上具有筚路蓝缕之功。本文试图就阿英对近代文学研究所做的巨大贡献和他研究近代文学的特点作一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两大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我国政治界、学术界以及历史教学界一直“只把新民主主义理论理解为革命论”,认为这一理论是阐释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动力、对象、前途等的科学理论。1988年,著名学者于光远先生提出与此不同的新观点。他说:“我的研究使我作出这样一个判断:‘新民主主义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这样两个密切不可分的组成部分。”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共鸣。笔者敬佩于先生的创新精神,却不敢苟同他的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2.
《福建师大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6期登载了张心科先生近两万字的《百年语文正名史论》,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研究中关于母语课程命名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情况,确为我国母语教育学术研究领域不多见的、有分量的论作.不过,笔者仍有三个问题需要与张心科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13.
周国平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周国平论教育》一书汇集他多年来发表或者演讲的关于教育方面的数十篇随笔,在文中他呼吁"教育回归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上来",他认为教育的使命就在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他认为人的精神属性,按照通常的划分,可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即理性思维、情感体验、道德实践这三种精神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学派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围绕学术大师并形成一定的师承关系;二是要有一个学术组织或机构作为阵地;三是形成体系完备的学术观点.我国教学论作为教育学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西北师范大学李秉德先生、李定仁先生为代表的"教学七要素学派"、以西南大学张敷荣先生为代表的"教学论、课程论、学习论"学派、以北京师范大学王策三先生为代表的教学认识论学派、以华东师范大学施良方先生、叶澜先生、钟启泉先生等为代表的多元化发展学派.中国教学论学派的发展呈现出两个基本趋势:一是教学论内部的发展,即教学论内部不断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二是学派之间通过合作、交流、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魄的教学论学派.为了促进中国教学论学派的发展,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论研究的实践性;教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学术队伍的整合;研究方法的突破,等.  相似文献   

15.
韩国的数学教育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主要集中在数学教育哲学、数学教育心理学、数学教材论和数学学习指导论等领域.我国数学教育学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数学学习论、数学课程论和数学教学论等领域(数学教育哲学几乎没有涉及).韩国的数学教材论研究比较受重视,而我国的教学论研究则更受到数学教育博士们的青睐.韩国的博士论文注重研究一些比较微观的问题,我国数学教育博士论文宏观层面的研究较多。  相似文献   

16.
略论戴震的语言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震,字东原。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戴氏学术成果遍及哲学、历史、语言、天文、地理诸多方面。戴氏的治学方法是“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这是以文字学为基点的治学方法。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包括文字、训诂、音韵三个方面。在这三方面,戴氏都有所建树。这些建树分别体现在他的语言学论著《答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书》、《转语二十章·序》、《答段若膺论韵》中(以下分别简称《论小学书》,《序》、《论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金圣叹小说“文法”论的文学意义:集中在金圣叹小说“文法”论中的矛盾,是古代文学传统同近代文学精神之间冲突与交融的反映.这正是金圣叹小说“文法”论的文学意义所在;金圣叹所总结的具体的“文法”的文学意义.就在于他开创了一个明清小说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批评的新阶段;金圣叹小说“文法”论中的小说语言艺术批评代表了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形成了颇有见地的小说语言艺术论;因此,其深刻的文学意义不应低估.  相似文献   

18.
在欢庆澳门回归祖国倒计时一周年的大喜日子里,澳门近代文学学会主办的“中国近代文学与海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12月21日上午10时在澳门南粤酒店开幕。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韩国和日本的学者50余人出席了这次大会。澳门近代文学学会会长邓景滨博士在开幕式讲话中说:“本世纪最后20年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范围更加广泛和深入,各种专著陆续出版,数种不同风格的中国近代文学史也已问世。这一切都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他还说:适逢澳门即将回归祖国,在此时此刻举行研讨会具有特别的意义。研讨会会期三天,…  相似文献   

19.
从科学主义视角来看,许渊冲先生的某些翻译观点,特别是他提出的文学翻译的"超导论"、"克隆论"和"化学论"具有跨学科研究的意义.但是从科学主义视角来仔细分析,他的这三个观点又存在缺乏深刻性、新瓶装旧酒、借用不严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傅雷在翻译文学领域内著述颇丰,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构建了独特的译论体系,这与他在艺术领域内的精深造诣密不可分。本文以傅雷的绘画理论为着眼点,从创作者的个人素养、神似说以及均衡观念三个层面探讨其画论与译论的相通之处,分析其画论对译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