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说谎的问题,据调查,绝大多数儿童都说过谎。说谎是不诚实的前奏,但并非每个说谎的孩子都具有道德品质问题。有的孩子犯了错误、办了错事或做了父母不允许做的事,因为怕挨批评、受惩罚而不敢跟父母说实话;有的孩子为了获得别人的羡慕、家长的称赞...  相似文献   

2.
激烈的社会竞争催生了许多"紧张型"的父母.他们非常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要求孩子学这学那,英语、钢琴、书画、电脑、舞蹈……令孩子身心疲惫不堪.这些望子成龙的父母中,有的学历不高,于是将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有的则拥有高学历,正是因为自己学历高,所以对孩子的要求也较高,认为孩子成为硕士甚至博士都是应该的;而有的父母则是攀比心理使然,认为人家的孩子能行,自家孩子无理由做不到.  相似文献   

3.
孩子入学以来,一些父母颇感头痛:孩子不能安心做功课。有的即使是坐在那里做功课,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有的做功课像是在跑马拉松,从放学回家一直做到全家熄灯睡觉,可作业批下来还有不少是错的。于是,有的父母便采取严加“管教”的方法,没有完成作业,不准吃饭,不准看电视,不准……有的父母索性在旁边坐镇,不时监督,或采用体罚手段。然而,这些措施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4.
小时候,大家都说我是“捡来的孩子”。“小不点儿,你看你妈又给你姐做花衣裳啦!捡来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啊!”婶子大娘们经常这样对我说。我问妈妈:“我是捡来的孩子吗?”妈妈笑了,“是啊!  相似文献   

5.
如果问孩子为什么对父母不满和对父母有什么要求时,常听到的回答是:父母不理解孩子的心愿,致使孩子不听话,不用心学习。如有的父母吩咐孩子做什么事情时,只顾自己方便,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常常是孩子刚坐下来学习,  相似文献   

6.
邢贯荣 《山东教育》2004,(33):47-47
时下,很多年轻的妈妈有的因社会压力大、工作忙,没有精力照顾孩子;有的因自己生活能力差,不会照顾孩子:还有的出于自己想悠闲自在,不想照顾孩子;就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父母或保姆照顾。殊不知,这样做对孩子的发展成长十分不利。  相似文献   

7.
孩子的成长主要取决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正确引导。如今的独生子女存在人格缺陷、心理脆弱的为数不少。有的固执、冷漠、自卑不合群;有的自负、充满了攻击性;有的怕面对父母和老师……大量的事实表明,孩子身上存在的各种心理障碍很大程度都是家长和老师“恨铁不成钢”而过度“关心”的结果。父母望子成龙心切,面对不长进的孩子,父母体罚孩子的现象虽然不多,但经常性的、习惯性的责骂却并不鲜见。有些父母在批评做了错事的孩子时,习惯用“总是……”“从来不”之类的字眼,对孩子进行不负责任的、夸大其词…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年轻父母在孩子喂养观念中有一些错误认识,如不纠正,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将产生不利影响,应当引起重视。 一不纠偏补短,而听之任之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爱吃什么就是身体缺什么,比如有的孩子爱吃肥肉,父母就以为孩子缺油,于是就尽量满足他的要求。有的父母娇惯孩子,一味迁就孩子,孩子想吃就给什么,百依百顺,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挑食、偏食的毛病,导致孩子营养失调。  相似文献   

9.
王琰  王岩 《课外阅读》2008,(7):29-30
我初二那年,班里好多同学中午都不回家。我爱上了诗,一遍遍地读:我永生永世的爱恋深入并且辽远我故做忧郁,并且沉默。没事总盯着我前面那个漂亮男孩的后脑勺发呆。实在无聊了我就想我为什么就不是父母捡来的孩子呢?我的父母为什么没有丁点儿要离异的意思?可惜,我的家太过正常了,没有给我任何可能忧郁的  相似文献   

10.
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比如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的人格,随意地对孩子进行讽刺、挖苦、辱骂甚至殴打,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从而使孩子对父母产生对抗情绪;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当孩子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时,就大发雷霆甚至打骂孩子;还有一些父母由于缺乏心理学知识,不按照孩子心理发展规律施教,遇事婆婆妈妈唠唠叨叨,说话过头,爱摆长辈的架子等。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首先,家长要关心孩子,及时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多听听孩子的呼声,理解孩子的欢乐与苦恼,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抽出一些…  相似文献   

11.
要让儿童乐意做家务,家长应掌握好以下六个方面:1.不要在孩子玩耍时提出。孩子正玩得兴高彩烈或聚精会神地做某件事,父母不宜要求孩子做家务,因为孩子也需要尊重,不希望别人中途打断自己的活动。2.不要采用吓唬的手段。多数家长常采用威胁或惩罚的手段来吓唬孩子:“如你再不把玩具收拾好,以后就别再想让爸爸、妈妈给你买新玩具。”威逼不一定见效,也许有的孩子宁愿不再得到新玩具也要拒绝听命。要知道,多数小孩常常是吃软不吃硬。父母应强调会为孩子的合作而高兴。3.不要采用利诱的方法。倘若家长第一次赏钱给孩子作为做家务的酬劳,以…  相似文献   

12.
许多家长给孩子洗衣服时,经常从孩子口袋里掏出一些小东西:小石子、小木片、小卡片、小珠子……乱七八糟,简直就是一堆垃圾,把衣服弄得脏乎乎的,经过几次,有些家长就开始大声训斥起孩子来,说什么“不讲卫生啊”,“拿这些乱七八糟东西干什么呀?”等等,有些家长不听孩子的分辩,粗暴地将口袋里的小东西随手扔了出去,惹得孩子一顿大哭。我并不赞成家长这种想当然地训斥孩子和粗暴地对待孩子的做法。如果做家长的蹲下来好好读读孩子这本书,你就会发现孩子口袋里的小东西不是脏乱差,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因为在孩子们的眼中,大千世界的万物都是新…  相似文献   

13.
小论文如何撰写,下面概括性地从内容和方法两方面提示小论文写作常见的三个角度: 一、从实际提出问题,分析概括并得出结论。仔细观察日常生活和教育实际工作,发现某一问题的发展具有新动向,举出几个典型性的实例,引发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提示相应的教育策略。比如不同家庭对小学生看电视有不同的态度,有的父母只要孩子想看就让他跟自己一起看,不关心孩子的家庭作业和作息规律;有的父母把孩子关在别的屋里做功课或强行让他上床睡觉,而大人照看不误;有的父母不注意为孩子选择节目,以防范不良影响等等。例举这些实例,并提出自己正确的看法和合  相似文献   

14.
经常听到一些做父母抱怨:我想培养孩子某方面的兴趣,可是很难。我让他做,可他往往不感兴趣。有的父母说:我感觉我的孩子什么都不喜欢,就知道整天在外头捉虫子、玩泥沙。还有的说:我的孩子对汽车十分着迷,但对学别的都不  相似文献   

15.
丽文遇到的苦恼,许多家有中小学生的父母可能并不陌生。为了把孩子从网络世界拉回来,家长们各有绝招,如有的不买计算机,有计算机的也不上网,还有的像丽文一样采取把鼠标锁起来等限制孩子上网的办法。我以为这都不是什么“绝招”,而是“下下策”。孩子喜欢上网甚至沉迷其中,父母应该做的是学习或了解互联网而不是向孩子“关闭”网络或其它  相似文献   

16.
赵馨 《考试周刊》2010,(30):216-217
平时在和朋友的交谈中,我发现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大多是娇生惯养,一些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自私自利的品性,有的孩子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大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对父母所做的一切都视而不见,使父母很伤心。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这究竟是怎么了?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孩子们却不知先哲们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只有做了父母才知道做父母的辛苦、劳累.对孩子无私奉献的心甘情愿,把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掉了的小心翼翼。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一切只有等孩子们做了父母才能深切地体会到,但到那时却为时已晚。  相似文献   

17.
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是不同的,获得荣誉的心理状况也不一样。有的孩子愿意接受父母的进一步要求,比如《哈佛女孩刘亦婷》中的刘亦婷,她能够按父母的安排参加各种活动,并且取得好成绩。但是,也有的孩子不愿意这样做,他们的逆反心理比较强。虽然他们有能力获得更大的成绩,但是如果不是自己的愿望,而是父母的意愿,他们会难以接受,甚至做出一些令人吃惊的举动。当各种荣誉包围孩子时,孩子自己会产生另一种心理压力,就是被同龄 人孤立。我们成年人会产生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孩子也不例外。当一个孩子成为同龄人中的榜样或楷模时,也就…  相似文献   

18.
卢勤 《母婴世界》2013,(1):24-25
3至5岁的孩子最爱问这个问题,父母该怎样回答呢?许多父母为了省事。先编一个故事,煞有介事的告诉孩子:“你是马路边捡来的”,“你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你是别人送到咱家门口的……”孩子稍大一点,想问的详细点:“您是从哪个马路边捡来的?…‘我是从哪块石头里蹦出来的?是不是孙悟空出世那块大石头?”“是谁把我送来……”  相似文献   

19.
李超 《大学生》2014,(6):26-27
正"儿子,你上了大学,爸妈就省心了!"这是某公益广告中的一句台词。现实生活当中的父母,大多也是这样想的。我这个80后做辅导员也快十年了,见识过不少家长。有的父母非常随性,甚至在孩子读完四年大学之后,还不知道孩子读的大学是什么样子;有的家长一味偏袒孩子,不管是非对错总想让孩子避免任何挫折;有的家长一句话就能打败孩子在大学里接受的各方面的教育,打败  相似文献   

20.
父母的离异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幸的,他们的心灵会受到深重的打击.由于情绪受到严重扰乱,孩子会表现出爱发脾气或烦躁不安;也有的灰心丧气,孤独自卑;有的终日呆在家中怕见人,有的不愿呆在家里或出门后不愿意回家…… 家庭环境的突然改变,孩子将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适应不过来.怎样关心、教育这类孩子,使之能够较正常地成长,也就成为单亲成人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