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几乎每章每节都存在探究学习的内容,无论是基本概念、化学理论还是物质性质、化学实验等。因为新教材的编写是以探究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要求为目的的。譬如在高一《碱金属》《卤素》中就有以下两个课题可让学生展开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  相似文献   

3.
化学新教材在《碱金属》一章中设计钠与水反应生生气体及检验气体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碱金属》的第一节,碱金属是典型的金属元素,金属钠是碱金属的代表元素,本节设置在第一节学习有利于巩固运用第一章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放热和吸热反应等知识,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实实在在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对这一新标准 ,广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该如何来贯彻和实践 ,真正把它落到实处 ?本文作者从教育理念 ,教学方法 ,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旨在阐明新课程改革关键是在教师  相似文献   

6.
叙述《碱金属》一章的有关实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学化学教材中,在第一册第二章《碱金属》第二节《钠的化合物》里提到Na2O2的性质:淡黄色固体,是强氧化剂,可作供氧剂.其中涉及到两个基本的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高中数学课堂改革的实际,遵循科学的教育理论,围绕六个方面进行理论浅探:1."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2.理论依据;3.合作学习的意义;4."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5.优选合作方法;6.合本文根据《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高中数学课堂改革的实际,遵循科学的教育理论,围绕六个方面进行理论浅探:1."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2.理论依据;3.合作学习的意义;4."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5.优选合作方法;6.合作建模。愿为各位同行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实施新的《课程标准》,适应新的课程理念,改革思品课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自主学习为途径,以合作学习、学生为主体探究、讨论为形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开展思品课问题探究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的基本内容,重点探索“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实施及操作程序.在此基础上探索改革《基础化学》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并对“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作了简要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1.
基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探究活动的要求,以椭圆的压缩定义、截面定义和光学性质为对象,开发了"椭圆再认识"数学探究多媒体课件.文章对此数学探究活动课件的开发进行详细介绍,为高中数学探究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安排了“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探究实验,这一实验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参与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将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列于下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姚叶青 《江西教育》2004,(15):48-49
将“科学探究”作为教学活动的要求,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出现在《自然教学大纲》中。该大纲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部分就明确指出:“教学内容应便于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许多教师从上世纪的80年代中期以后就在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并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今天.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反思我们过去自然教学中进行  相似文献   

14.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律的影响”是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活动建议”内容。在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远离烟酒”一节中,编者旨在通过此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并理解“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此活动包含了探究活动的设计实施到交流评价等环节,在课堂上体验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改革中产生的科学课程(以下简称《科学》)要求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笔尝试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探究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行猜想、探究:课后布置生活中的趣味小实验.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勒夏特列原理中"弹簧现象"的探究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喻家江 《化学教学》2005,(3):15-16,14
在进行《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学时,我运用物理学中的弹簧现象,创设情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名教研工作者执教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的教学探究思路,以及通过亲历新课改的教学感受从教学教研的视角所作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将知识转化为问题,再将问题植入适切情境,立足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与内化,以此实现学生思维的逐级生长和科学素养的提升.本文依据《课标》,借助"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深度备课,在教学中通过五个逻辑严密的问题串设置,让学生主动思维,积极讨论和探究,在问题解决中...  相似文献   

19.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一教学理念。但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中个体差异的存在.也就是说肯定会有一部分学困生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尝试解读《语课程标准》中的“个性化阅读”,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自主交流阅读感受,使阅读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张扬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