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中考阅读题材料由课内转向课外,这一方面摆脱了以教材命题的束缚,一方面扩大了试卷文化内涵,增加了学生阅读面。但同时又使师生渐渐产生了“学教材无用”的疑问。如何既照顾教材,又能推动语文阅读能力向纵深发展呢?语文界同人颇具创意地提出了“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的命题思路。叶老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师就要在平时的训练中促进学生“反三”,引导他们尽可能地自己去探索。为了达到这一功效,教师必须立足于课内,着眼于课外,从而肩负起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分析思考问题能力以…  相似文献   

2.
王云平 《现代语文》2014,(10):86-87
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中的课外拓展环节备受语文教师关注与追捧。从近两年的听课经历中发现,几乎每一个开设公开课的老师都会在教学环节中设置课外拓展(或是课外延伸)环节。课外拓展环节进行的效果也成为了评课中讨论的热点。 新课标中提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1]强调了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是为了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而不是仅仅拥有知识的碎片。从原来的“教教材”转变为现在的“用教材教”。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例子”而非唯一的蓝本。在这种理念倡导下,语文教学的空间被扩大,语文的开放性也得以体现。课外拓展(或课外延伸)环节就是这个理念倡导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罗宗稳 《广西教育》2005,(1B):83-84
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方面、社会方面的经验,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利用这些知识经验去领悟那些新学的知识,达到同化的学习效果,即要从课外引入课内又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把生活环境中、社会中活生生的事例与教材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智慧去理解、接受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常言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一节课结束时,教师能否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结尾,也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口”收得好,可以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继续探讨的兴趣,同时能够把课堂教学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一个更加自由开阔而又有着丰富内涵的研究空间。为此,根据小学自然课教学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了不同的结尾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首尾呼应法通常,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组织导语时我常用提出疑问,设置悬…  相似文献   

5.
理解就是对所学的知识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来加速和强化学生对地理新知识的理解。 一、索因式理解 许多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可通过分析成因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如在“常规能源”的教学中,当讲到“世界煤、石油资源的分布”时,学生很容易得出“绝大多数的煤、石油资源分布在北半球”这一分布特点。但当老师提出其原因时,学生往往难以答出所以然来,这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去思考煤、石油的成因和主要时代,回顾地壳演化历史中所学过的古生代中后期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轮廓已基本形成,而其它地方仍以海洋为主的知识。通过一系列的探因启发,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而且也能够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6.
本试图从语教学系统即课内与课外来全面分析教师的主导作用,论述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凭借”作用(传知,训能,思教,审美),拓宽语学习的空间(由课内到课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帮助学生不仅学得知识更应得懂得怎样去学习知识,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用有效的手段鼓励学生进取,创造,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与教材相关的课外信息,不但可以拓展小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和情感体验,促进情感的升华,还能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运用,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8.
研究和实验都表明,当前教学中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为传统的教材,只考虑到教师怎样“教”,而很少考虑到学生怎样“学”。因此,当前大量的教改成果都围绕着如何设计出更好的教法,使教师使用传统教材时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由于过于重视教师怎样更能讲得“透彻”,教材的编写甚至不惜破坏学科内在的逻辑性,例如,传统教材是把数的分解放在数的加法之前的。但事实上,学生是在懂得了加法之后,才能真正理解数的分解。又如,传统教材把知识分解的很细,这样做只能进行灌注式教学…  相似文献   

9.
物理是中学生要学的理科的一个主要学科,学生学起来总觉得知识枯燥、难理解。教师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情境教学,就能对教学有所帮助,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情境创设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认识的环境,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容易产生联想,有利于他们对知识进行组建和改编。情境创设进行情境教学的条件和基础,情境创设的结果直接影响教师开展情境教学的结果。因此,笔者在此介绍情境创设的一些策略,希望能给广大教师带来一些提示。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三对关系”的处理江苏/冯慧敏1处理好新与旧关系,加强横向联系。“旧”知识是获得“新”知识的基础和起点,“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引申和发展。语文都是处理教材时,如果注意由旧知引入新知,由熟引入生,就能加深学生对旧知训的理解和巩固,就能加强教...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物》新教材,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增加了“小资料”、“旁栏思考题”、“课外生物科技活动”、“课外读”等小栏目,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综合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使用这些小栏目的体会。一、“小资料”的使用“小资料”主要是介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些常识性生物学知识,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进一步了解生物学在医学、生活、科学等方面的应用。联系教材理论,教师课上引用。紧密联系教材的“小资料”,可适当穿插在教材中,使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在讲“新陈代谢与…  相似文献   

12.
人们每谈及历史课,总有一种乏味感。特别是对于知识面广、思维活跃的高中学生,课堂上只是平淡地谈经论史,学生必然会被枯燥的说教搞得筋疲力尽、兴味丧失。在今天新课程标准下,要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地学习、探索、挖掘教材的深刻内涵。那么,教师怎样引导、调动学生的激情,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呢?在学习“国家的分裂和统一”、“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的内容时,把诗歌引入历史课堂,一方面,可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启导学生忧民的爱国主义意识;另一方面,会给历史课注入新的活力,引起师生强烈的共鸣,收到活跃课堂气氛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的优化始终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认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要做到“八要”。一、引入要新。新颖的引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最大公约数”时,一位教师在课前播放《好汉歌》。上课开始时问学生:“‘你有我有全都有’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说:“公有。”从而自然地引导学生清晰理解了本节课的知识难点之一“公有”的概念,为进一步理解“公约数”打好基础。又如,教学“循环小数”时,教师以故事引入:“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  相似文献   

14.
新授课以传授新知识为主,是练习课和复习课的基础。如何提高新授课的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关键是教师要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材在学生心理中产生吸引力,才能逐步训练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我觉得小学数学新授课的兴趣培养应抓住以下几点: 一、运用直观 诱导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形象性,一开始学生对许多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很难产生兴趣,觉得乏味。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必须首先借助于直观教具,使学生的思维、理解、记忆等认识活动达到兴奋状态。例如,教圆锥体的体积时,教师先出示圆锥体模型,复习底面、周长、高等概念,然后再拿出同底等高的圆柱体进行比较,并将圆锥体模型装满细沙,倒进圆柱体模型,连倒三次,正好倒满,证明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同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这就能使学生在了解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基础上理解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使数形结合,把形体寓于抽象公式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引入谈话 激发求知欲 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地引入谈话,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点燃小学生智慧的火花。如,教比例尺一章时,教师进行了这样的谈话,我们检查一幅图画得好不好,主要看画得象不象,而要想把图画好画象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师要在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的基础上,巧妙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拓宽学生快乐识字的空间,“踏破铁鞋无觅处”的课程资源会“得来全不费工夫”。  相似文献   

16.
选入语文教材的课文绝大多数都是优秀作品,但一些作品由于时代间隔,学生对文化背景了解不深,在学习课文时产生许多障碍,对文本感悟不深,情感体验不强,甚至导致对文本的曲解。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如能适时适度地引入相关资料,会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拓宽文本视野,使“学生思维的双翼不为教材所禁锢”,实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相似文献   

17.
课堂作业是学生课堂独立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它一方面能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暴露学生对新知识理解应用上的不足。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教师课堂讲学生课外练,既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充分利用了学生课外时间,因此,不惜挤掉学生独立作业与反馈时间  相似文献   

18.
总复习应系统□新疆昌吉州教研室曹慧雅一、研究教材,整理知识教师对每册教材进行总复习时,首先要认真地研究、分析教材,整理出每册教材知识的延伸线索。如在第七册教材中,阅读的重点是训练学生对段的理解。本册教材有一条知识线索,即:“理解词句(方法:查字典和联...  相似文献   

19.
薛群 《天津教育》2020,(7):124-125
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不仅能让学生理解图形与几何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空间想象力等。其中“理解型”实验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理解,“探究型”实验有助于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深入探究,“验证型”实验有助于深刻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猜想。作为教师,要找准“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与“数学实验”连接点,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数学实验,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习题是学生获取、巩固和应用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有效地组织学生练习,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的练习过程,既是内化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传统的练习方式.或是敦帅机械地指定一些课后习题,或是编拟一些基础性练习.让学生统一训练。而且,教师编拟的习题大多局限于“课堂讲授的知识”和“课外单一的习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