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学以其特殊的教育性,在具有审美性作用的教育形式下备受关注。文学以其潜移默化的形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就散发其深度与广度,在抒发感情的同时能够使人们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以及语言的感知性能力,特别在人文素养中沁透现代社会中的人文关怀。文学教育是人们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梯。所以在当代问学的发展中,文学教育是当代文学的基础,更是在当代文学的发展中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2.
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呼声愈来愈高,时代要求、人文素质的提高以及就业压力等都迫切要求英语专业大学生必须加强国际视野的拓展与实践,而现状却令人担忧。具有国际视野不仅有利于个人,更有利于国家,在专业教学、社会实践和工作理念上,我们要做深入的研究和改革。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教学体系日益完善,而且也要求高校教育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努力提升教学有效性,但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仍然存在诸多不到位的方面,尽管已经步入了改革创新发展的轨道,但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简要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制约因素,最后就如何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实践、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三者之间存在着本质联系。其中,实践处于一个根本的基础的地位。唯物主义植根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演变,从而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科学世界观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在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对实践对象进行改造而形成的,实践具有世界观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面临诸多困扰的情况下,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针对学生不读文学作品的现象,要大胆引入影视文化资源和开辟第二课堂,激发学生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兴趣;在日常教学中,要坚守文学立场,回到文本自身,采取文本细读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力和审美能力。在教学方法革新的同时,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方式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在文学课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帮助学习者理解作品,提高其对作品整体把握力度,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文学课教学实践提炼和归纳,总结出了“文学人物分析法”,对提高文学课的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代文学新方向的建构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大现象之一,它是伴随着1950年代文学中心的转移而不断深化并形成了区别于现代文学之性质的当代文学新的范型,又在日后的历史实践中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构成了至今一直为人们反复辩难却又无法隐去的当代文学传统。考察以解放区文学为源头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对之传统进行近距离的观照,把目光投向文学中心转移后作家主体的创作心态以及新的文学形态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伦理道德、审美情趣、情感方式、价值取向等带来的全新的冲击,可揭示出文学思潮的内在转化以及文学史的深层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现实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 ,现代文化亦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因此 ,对文化问题 ,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不断反省 ,是一个民族走向自新和复兴的重要途径 ;对待文化的态度是情绪性的还是理智性的 ,决定了我们对文化的认识是否全面、是否公正 ,也影响着传统文化的生存和现代文化的产生。所以 ,我们在关注现实的同时 ,就不能不兼顾传统。只有全面了解传统文化 ,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才能有效地防止“形左实右”的文化心态 ;了解传统 ,不是为了回归传统 ,而是为了走出传统 ;如何使传统文化获得现代的生命活力 ,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文化课题  相似文献   

9.
历史文学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类型,其题材来源于历史,此类作品通常涉及许多大众所熟悉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真实是历史文学审美的重要向度,不同视阈下的两种真实,以及历史文学创作中两种真实间的平衡把握,分析了历史文学中的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  相似文献   

10.
主流意识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作为地域性的陕西当代文学,以其现实主义为本体形态,以主流意识为其质核,与中国当代文学同步共构,艺术地展示了时代前行的意志和愿望,并形成了具有区域文学特征的本体品格。  相似文献   

11.
文学教育是指培育、养成文学现象与文学主体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实践活动。它对于文学主体的成长、文学现象的形成、文学风格潮流的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柳宗元是中唐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教育家。作为一名文学教育的受教者,中唐时期良好的文学教育机制及其环境促进着他文学素养的养成与文学创作的成熟。作为一名施教者,柳宗元的文学教育思想与实践培育着中唐文学创作者的成长,推动了中唐诗文创作的发展,对于中唐若干文学现象的形成演变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整体统摄六朝文论史料,以科学求真的态度,践行以问题为纲的文论书写模式,全面体认六朝文论的重要地位,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六朝文论书写,不仅表明早期文学批评史的探索实绩,亦绘制了民国学者系统整理旧学和积极吸纳新知的时代镜像。它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起郭著的经典地位,显示文学批评史学术研究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3.
菲茨杰拉德创作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司·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被西方文学评论界誉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优秀的"编年史家"的杰出小说家.本文以菲茨杰拉德的创作生涯为线索,简要评述了在他各个不同时期发表的主要长、短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探讨了这位天才作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分析了他的作品的生命力之所以能够远远超过他所如实描绘的那个时代的原因所在.本文旨在能引起我国文学界对这位大作家所应当给予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网络文学迅猛发展,但网络文学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存在明显缺陷.这主要表现为:空泛的理论建构太多,具体的经验性考察太少,研究者以偏概全、主观臆断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有必要采用受众研究中的问卷调查法,从读者的角度探索网络文学的定义和阅读实践,用事实和数据解构并分析它的发展趋势.在展示一种新的文学研究路径的同时,也将尝试指明一些尚待开掘的网络文学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5.
在文学历史的实际发展和生成过程中,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既有相同性,又有不同性。它们之间有时可以构成“互文”关系,有时却难以以对方作为表述的替代物。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的同异,既表现在范畴、过程、呈现形式和目的、趋向、功能、影响等方面,也渗透在对象性、对象化方式、选择过程和研究方式与方法论等方面。正是这些相互夹缠的种种因素,决定并制约着对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差异性进行阐释的复杂性和有效性。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的相同性主要体现在范畴广延性的相似、“群体性”、“普遍性”等特性的相似、过程的相似和功能的相似等等方面。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的不同性在于:发生过程的不同,发生方式的不同,文学史意义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大同,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战略地位十分突出。首先,在我国古代,大同处于中央政权的边陲地带,在抵御外敌、巩固边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次,在战争之余,它是我国北方地区与塞外及周边地区进行联系的交通要塞和商贸据点,对加强多民族国家的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再次,在南北分裂时期,它先作为北魏的国都,后又成为辽、金的西京,有着突出的政治地位。这样一个集军事、政治、文化作用于一体的城市,其战略地位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文学经典的价值维度中,文学精神始终是最重要的一环,而悲剧精神及其衍生的批判精神构成了五四后中国文学精神的某种核心。悲剧精神的深化,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达到的高度。如将战后海峡两岸文学纳入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的整体研究视野之中,可清楚看出:正是文学的悲剧精神、批判精神在解决文学与政治、传统与现代的紧张性对峙矛盾中,延续了“五四”后中国文学典律构建的命脉,而它的失落也造成了经典性的萎缩。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间,涌现出为数不少的历史小说,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宝库。从目前对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有限研究来看,研究成果大多散见于单个的作家作品论中,少有系统的整合研究。从形态学的角度切入研究,一是想基于作家们对"现实关怀"的不同理解与追求上,通过梳理各种形态历史小说的成因、思想内涵、叙事策略,展现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复杂状貌,营构出多样的审美形态。二是试图在"历史小说"这同一概念下,寻找不同形态间紧密相连的精神特质,为其整体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视角。  相似文献   

19.
胡适是现代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他对新文学的贡献不仅在于提倡白话文,推动文学形式的革命,更在于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倡文学内容的革命,阐述了他的“历史进化的文学”、“平民文学”、“人的文学”、“写实主义文学”等新的文学观念。他创建新文学的努力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