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十多年,都市报的发展面临新挑战,一是读者流失,社会传播渠道多元化,受众注意力资源越趋分散.二是读者在不断老化.人们甚至称都市报为'老年人的互联网'".三是广告的分流,这更给都市报以压力.微博、手机媒体、网站都在分流广告.四是报纸公信力受到冲击.这也是致命问题,报纸上没有网民需要的宣泄口,微博等自媒体形态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满足这种需求的渠道和方式,网络上这些杂乱、让人真假难辨的信息却在损害着报纸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家纸质媒体,版面是其最大的再生资源。而版面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转化为可观的读者资源并成为独有的发行市场。特别是一些后期挤进激烈竞争市场的新办报纸,在发行成本较低、资金支撑不足的情况下,最大化地整合版面资源和读者群体资源,是成功抢占市场份额的可行手段。创办于2001年的湖北《三峡商报》,对此作了一些有益探索,拓宽了报纸的营销渠道和发行市场。  相似文献   

3.
陈波  张雷 《新闻世界》2013,(4):37-39
数字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从而致使报纸的年轻读者大量流失。面对全媒体时代报纸现有读者群体老龄化、年轻读者边缘化等问题,本文着重探讨在“内容为王,渠道为皇’’的新形势下,报纸可以通过强化服务意识、融合传播渠道、开展特色活动等方式,实施“巩固当前读者、发掘潜在读者、培育新兴读者’’等针对年轻读者的经营策略,吸引并留住这一优质读者群体。  相似文献   

4.
王超 《新闻前哨》2010,(10):63-64
零售市场是综合性报纸的主要发行渠道之一,也是最接近读者的神经末梢。综合性报纸的城区零售市场占有率,能够最真切、最敏感地反映市场态势、读者需求、报纸质量。因此,分析影响报纸零售市场占有率的因素,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提高报纸零售市场占有率,推动报纸二次售卖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选择渠道要广泛 营销渠道是出版社与青年读者沟通的桥梁,这座桥梁在青年读物的营销中起很大的作用.图书销售渠道的多样化是图书发行行业的发展趋势,出版社要考虑开辟多条图书营销渠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双重出售”是报纸经营管理学范畴的一个词汇,它的含义即在报纸的销售过程中,一方面,报纸的新闻版面(包括一些副刊稿件、娱乐材料)等可供出售;另一方面,报纸的广告版面也可供出售。新闻版面的告知对象是读者,读者愿意购买新闻版面,是因为新闻版面上有其欲知的文字和图片材料。广告版面的出售对象是广告主,广告信息的诉求对象仍是读者。广告主愿意购买广告版面,  相似文献   

7.
报纸是一种商品,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一般商品的价格,是按照成本原则确定的,生产者总是以高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只有这样才有钱赚;报纸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却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有的报纸的出售价十分低廉,甚至低到不足抵偿报纸的成本。即使这样,报纸不仅不会亏本,而且获得长足的发展,其“秘密”就在于“报纸双重出售方式”的魔力。 一、什么是报纸的“双重出售方式” 报纸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双重出售方式”是报纸商品性的最重要的特性。 1、报纸的新闻信息(包括文娱副刊)版面向读者的销售。新闻版面是不允许按商品形式买卖的,但从新闻信息转入读者手中的过程来说,它是以买卖形式出现的。读者花钱买报纸,因为报纸上面有自己“求知”的文字和图片材料。读者是新闻信息版面的出售对象,也是新闻信息传达和告知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试论报纸发行的多渠道营销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行已逐渐被各报社置于各项工作的龙头地位。报纸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需要进行产品定位,需要进行营销策划。从实现报纸的社会效益来说,发行渠道是连接报社与读者的桥梁;从实现报纸的经济效益来说,发行渠道使报纸这种商品得以流通、销售到读者手上。发行渠道畅通与否,直接关系着报纸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讲,报纸发行渠道执行的功能也就是营销渠道(又称分销渠道,贸易渠道)所从事的工作,执行着把一种产品及其所有权从生产者那里转移到消费者手里的任务。目前我国报刊发行渠道的现状可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三次售卖理论"的赢利模式体系构建与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流行的"三次售卖理论",是指在欧美发达国家期刊经营的三种商业模式.第一次售卖是指"卖内容",以精彩的内容吸引读者,扩大发行量,使杂志有可能获得发行收入.第二次售卖是"卖读者群",一定数量、相对固定的读者群成为广告收入的基础.第三次售卖则是出售期刊的品牌资源,利用品牌资源发展衍生产品.  相似文献   

10.
同一份报纸,100位读者就会有100种印象.好的印象汇合,会逐步形成对报纸的满意度,忠诚度;反之,形成不良印象,则会导致读者流失.对读者阅读报纸后的印象进行调查、分析和提炼,有助于了解报纸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们尝试着进行了一次"读者实验室"读者阅读印象率调查.  相似文献   

11.
罗兵 《新闻三昧》2005,(2):48-50
报纸与一般的商品存在共性的同时也存在着个性,在“双重销售”的过程中,报纸随时要面对双重消费——报纸内容消费和广告消费。报纸的价格通常低于甚至远远低于其成本,有的报纸甚至干脆免费发行。这种赔本赚吆喝的经营状态背后隐含着一个与一般商品完全不同的盈利模式——广告赢利模式。报纸赔本出售给读,获得大量的读,吸引大量的“眼球”,获得一种极为宝贵的资源——注意力资源。  相似文献   

12.
铁路站车图书市场一直以来很少被人们关注,从铁路站车图书市场读者和渠道销售入手,分析了这一独特的图书销售市场的特点以及读者的特殊性,进一步阐述了图书出版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策划——报纸发展的航向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秀丽 《今传媒》2012,(4):82-83
从产业化运作的角度看,读者定位是报纸实现市场占有的基础。一方面,读者是报纸的消费者,一张报纸只有为读者所消费、所认可,才有市场,才能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报纸等媒介"双重出售"或"两次出售"的特殊经营方式,又使报纸的读者定位与报纸的广告效益联系在一起这就意味着,一家报纸的读者越密集,对广告主的吸引力就越大,也就越能获得更多的广告量。  相似文献   

14.
辜晓进 《新闻记者》2002,(10):60-62
访问美国报纸,明显一个感觉就是编辑部的工作很多是为读者切身需要设计的,反映到报纸上就是为读者服务落到了实处.这从报纸的"导读"、"更正"、气象服务、员工联系渠道、多版本发行等方面均可体验到.  相似文献   

15.
张颖 《青年记者》2003,(8):30-30,52
把报纸卖给读者,再把读者卖给广告商,即报纸的“二次销售”过程。报纸编辑、广告、发行工作的重点,就是完善“二次销售”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和环节,近年崛起的早、晚报和生活报等都市类报纸对此尤为重视。很多媒体人的目光聚焦在如何精确定位读者群体、如何增加或控制发行量、最终如何吸引广告客户上。随着城市人群消费内容的不断丰富,报纸广告的类型也日益多样,因此,对广告类型的细分变得必要。  相似文献   

16.
一、读者数据库信息系统开发的提出 读者数据库开发的根本目标是进一步利用读者资源,以期更加全面地掌握读者的消费趋势,报社发行部门在满足读者的多种消费需求的基础匕实现价值增值。传统的报纸发行重点经营的是报纸的市场占有率,关注报纸的宏观规模;现代读者经营理念倡导个人占有率的理念,关注读者需求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满足。  相似文献   

17.
报纸属于二次销售产品,即通过一次销售获得读者注意力,再把读者注意力卖给广告商,以此获得广告收入。越有权威性的报纸越能获得读者的信任和忠诚,发行量越大,获得的广告收入也越多。牺牲真实性制造假新闻,最终会被“信任危机”所包围,失去权威,失去读者  相似文献   

18.
试论读者注意力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是一种重要资源,注意力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在“信息爆炸”的状态下,怎样处理好无限的信息资源与读者有限的注意力资源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读者的注意力资源,对于图书馆的信息决策、信息研究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蒋明 《新闻前哨》2001,(12):30-31
谈到报纸,就离不开读者。若没有读者,报纸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因此,要办好报纸,特别是党报,不能不研究读者心理,这是对每位编辑、记者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衡量所出版报纸有无宣传效果的重要标志。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读者,其目的就在于更好地了解读者,更有效地发挥报纸的宣传作用。 一、读者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报业不断发展,报纸种类的增多,其读者面开始扩大,读者对报纸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进入21世纪后,科技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报纸作为一种信息资源进入市场,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读…  相似文献   

20.
田龙过 《青年记者》2010,(12):19-20
当前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新媒体层出不穷,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出现了一种竞和的态势。信息采集的便捷化、多样化和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分众化对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来说,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报纸不但要应对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还要迎接新媒体的挑战,更为重要的是,报纸还要面对不断变化的读者需求。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媒体的影响和熏陶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