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发展是高等教育内在规律的体现,是省域高等教育应守持的基本理念。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转型的加速,省域高等教育作用日渐显著,高等教育理念也日渐由工具价值向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回归、从唯规模和速度发展模式向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从唯经济发展向全面发展转变,凸显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满足公共利益、提升效益与效率等价值内核。  相似文献   

2.
当前,重视大学的育人功能、回归大学的本质属性已经充分反映在国家政策层面。以教学、学生为中心是省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价值选择,然而,在省域高等教育发展实践中官本位、工具理性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使大学偏离了育人本质。教学、学生中心作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价值内核应贯穿于省域高等教育发展实践,以此来激发大学发展内在动力,构建大学价值理性,恪守大学文化理性。  相似文献   

3.
省域高等教育系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重要组织支撑和新的发展力量。它在高等教育地方化时期得到有效培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快速成长,在目前的高等教育现代化阶段走向成熟。省域高等教育系统的成长得益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制度设计、以精英为中心的议程设置方式和决策逻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以及高等学校竞争式的发展方式。省域高等教育系统通过争取政策试点、学习借鉴同行以及内部自主创新等行动路径,彰显了其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省域高等教育系统的崛起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发展价值,但也导致省际高等教育非平衡化等新问题。  相似文献   

4.
省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相互适应发展。影响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省域经济理论包括省域经济综合力、非均衡增长理论,影响省域经济发展的区域高等教育理论有高等教育外部关系理论、三螺旋理论、生态区域发展理论。增强适应性是省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策略。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在省域范围的不均衡,制约着全省高等教育可持续性发展,进而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协调增长。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资源发展不平衡的内在原因,认为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是解决区域性教育资源不平衡的有效途径。并提出针对区域内各地情况采取适当的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模式,吉林省高等教育资源才能得到合理配置,实现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省级高等教育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发展和做强省城高等教育是实现高教强国目标的重要基础.而建立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先导观"、科学的"体系观"、全面的"服务观"和正确的"管理现",科学谋划省域高等教育发展思路,则是做强省域高等教育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巩固、提高、深化、发展”的方针,以促使其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这是新时期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调控方向。无论从我国高等教育追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来说,还是从新时期我国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单位的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多元化需求来看,均预示着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省域高等教育的新一轮结构布局调整即将到来。一、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重点与难点新时期,我国省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重点与难点既取决于影响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形成的内外部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省域"双一流"建设是我国"双一流"建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助推了区域发展战略落实,回应了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提升了区域国内外吸引力。通过梳理各省"双一流"建设方案,发现省域"双一流"建设政策在理性、价值、权力、利益、政治系统这五个基本要素方面呈现共性特征,在具体实施举措方面,呈现出北京规划、上海模式、江苏办法和广东方案等差异。全面统筹省域高等教育,推动省域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提升;突出建设特色,倡导异质化发展;实施动态监测,全面保障建设质量,是进一步推进省域"双一流"建设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高教强省作为一个宏观战略目标,是政府与学术界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教育区域化政策的反思与发展,是从优先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总体要求,针对省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协调的基本趋势所作的宏观战略性决策.在现代社会不同价值范畴的发展理念中,“高教强省”蕴含着理念更新、战略转型、科学发展的重要意涵,并指向一定的价值取向和实践层面的超越性.高教强省建设需要全面继承传统,吸收现代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不断突破主观认识水平的束缚,走创造性和超越式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政策是国家重点大学政策的延伸和发展,其实质是在省域高等教育中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目的是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原则是坚持扶优扶强,路径是重点大学培育发展计划。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政策坚持效率优先、自上而下、多元发展的价值选择,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实施过程中,高水平大学遴选标准的缺失,建设的目标悖论,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建设的统一以及发展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网络教育是信息时代出现的新型教育形式,其高等教育价值体现在——社会价值、办学价值和教学价值三个不同层面。网络教育为实现高等教育发展中对抗三角和高校办学中永久三角的平衡提供了新的选择,具有促进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高校"第二课堂"蕴含丰富的内在价值并产生多样的外在价值,是教育价值的综合体现,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高校"第二课堂"在内容安排、制度设计、理论探索、育人实效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但也面临定位模糊、内容泛化、评价主观、指导缺位的现实制约与发展困境,其本身具备的教育价值未能实现。"第二课堂"建设应秉持"以本为本"的基本导向,与第一课堂的交互嵌入,面向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建构新政策、新规范,形成教育共同体,实现教育价值回归、增值和再造。  相似文献   

13.
元价值与规范价值:话语基础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价值"与"规范价值"是两个话语层次的哲学范畴。"元价值"是指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价值,而规范价值及其话语系统的提出,则是就人的活动域而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从客观物质系统"质"与"态"的统一上去揭示价值的本质,既明确了"元价值"与"规范价值"具有不同的话语基础,又阐发了二者内在的必然联系,即任何规范价值系统的存在都是建立在自身特有的价值话语基础之上的,同时,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各个活动领域的规范价值及其话语系统,作为价值现实的、感性的、属人的表达,又各自在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和说明着元价值的本质。明确元价值与规范价值的分界与统一,其理论意义不仅仅是要消除价值定义的内在逻辑矛盾,更重要的是要摆脱价值哲学的"无根"状态。  相似文献   

14.
开放大学的建设是促进终身教育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教育举措。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下,电大进入了开放大学建设的阶段。省域型开放大学要走多元化、错位发展的路子,"应用型"是一个基本导向,它能够沟通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的融合,实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衔接。开放大学建设需要遵循社会需求、政府意图和市场引导三个路径,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互动耦合,形成省域开放大学建设的特色和优势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强省的内涵具有"名词"、"动词"、"动词+名词匹配"三重意义的理解,内涵意蕴不同,则高等教育强省的参照系也是多维的。自2010年安徽省正式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方略、实施"双百"发展方针以来,普通高校数、在校普通本专科生数等指标名列前十强,毛入学率已超全国均值,初步成效明显。今后,重任在肩的安徽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至少应在以下三大领域发力:顶层设计——进一步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彰显省域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长远规划——以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为龙头,引领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基本实现;近期行动——以地方高水平大学分类推进为突破口,强力推进高教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行政价值异化是高等教育行政在运行过程中潜在地偏离高等教育行政价值目标的趋势和状态,在此趋态中高等教育行政价值的主体与客体产生分裂,呈现出与价值目标对立的异己力量并对其预期意图发生背离和对抗。从价值异化的解构原点衍化思考。只有通过揭示高等教育行政价值异化的内在逻辑,才能实现其现代性复归对异化的消解。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是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始终探索的重大问题。推进省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须正确认识其基本内涵,并结合省域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有效分析其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之间的动态关系,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处理好与国家宏观战略的关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多元价值取向间的关系、小区域与大区域的关系以及现实与未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追求和谐平等的社会,高等教育公平成为社会公正的基础和国家核心价值的优先选择,它根植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中,是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与内涵发展的价值指向和内在要求。处在变革和转型中的我国高等教育,其公平问题本身就是错综复杂、多元多样的,权益失衡是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之症结,需要在改革实践中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以不断实现高等教育权益的均衡,将高等教育的公平理性"公共化"。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布局中,省域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主体,完善省域高等教育质量,打造高等教育强省已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但如何进行省域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建设,则是实现省域高等教育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一,它对保证区域高校服务产出质量,提高省域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3,(7):75-79,74
该课题运用数据标准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复合数据包络分析法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07年至2009年的高等教育(管理)投入和产出数据,以及省域高等教育实力排序、效率差异、管理效率影响因素和投入产出效率的空间统计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认为,高等教育强省应帮助和带动高等教育弱省共同前进,既要给弱省"输血",也要帮助弱省提升"造血"功能。提高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率,要加强高教区域资源整合,跨省建立高等教育主体功能区,将发达省市富足的高教资源在联省高教功能区范围内配置,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高等教育发达区域产出效率不高的现状。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相对不均衡,东、中、西部区域内高教发展不均衡情况也很严重。不发达地区通过努力可以实现高等教育管理高效,应继续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教育经费及师资力量投入,东部普通高校要特别加强对公用经费的管理,西部普通高校应注意对行政人员的管理。应制定按地理区位成片推进和反梯度推移的高等教育开放和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相邻省域高等教育联动功能和外溢效果,推动若干相邻省域高教与科技发展政策与规划的协同制定和联动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