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航班优化时刻问题属于NP难题,航空运输量的快速增长造成枢纽机场延误愈发严重,给流量管理增加了难度,也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为解决这一难题文章从流量管理者角度出发,并考虑了航空公司利益,以最小化航班最大调整量和最小总延误时间为目标函数,结合了机场实际放行保障能力,建立了航班时刻优化模型,运用LINGO软件进行了快速求解。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对模型进行验证。优化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充分缓解计划延误,对295个航班进行优化后可使总延误时间减少54.0%,且优化后航班时刻安排更加均匀。能够为流量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可作为航空公司制定飞行计划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众多航班延误因素当中,强对流天气造成的延误占主要原因。文章使用容量数学模型进行晴好天气下航路容量的计算,然后使用网格方法将航路划设成很多网格来计算天气对航路的阻塞值,最后通过天气对航路的影响系数得到强对流天气下航路容量值。对管制员指挥空域飞机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13)
针对大面积航班延误下的停机坪保障作业调度问题,考虑航班延误数量、航班延误总时间和各保障设备的作业均衡性,构建大面积航班延误下停机坪保障调度模型,并基于保障设备工作的迫切度和航班被保障的需求强烈度,求解大面积延误下停机坪保障调度模型,实例分析显示,本算法可有效减小设备的等待时间,提高保障设备的运行效率,进而降低航班的延误次数和延误时间。  相似文献   

4.
机场流量管理模型的公平性与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沁  张军  张学军 《中国科技信息》2005,(4):126-126,116
为了使协同式地面延误程序(CDM GDP)中的时隙分配更趋于合理化,本文先对该程序中基于OPTIFLOW模型的时隙分配(RBS )算法和时隙分配的公平性一有效性(E—E)标准选取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实验仿真,得出了各个航班的延误时间和所有航班的总延误成本的分布。仿真结果表明:当采用航班单优先权方法作为E—E标准时,既能有效减少总延误成本,同时还能兼顾公平性因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E—E标准。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6,(17)
针对当前缺乏面向航班延误波及分析的精确航班运行模型、以及延误波及分析算法复杂度过高的不足,提出一种航班运行时间Petri网模型及延误波及分析算法。该模型对库所和变迁分别赋予时间区间约束,可精确描述航班机场过站时间以及航班飞行时间等关键性航班特征;同时,利用线性逻辑推理能力对所建模型进行约简,分别导出变迁和变迁序列的顺序激发规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实时性的航班延误波及分析算法。考虑飞机起飞源机场不同的初始延误水平,建立相应模型并分析航班延误波及,结果表明,所给模型和算法能够有效预测航班在下游机场是否延误并快速给出延误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缓解离港航班延误现状,减少航班延误带来的损失,研究了离港航班优化调度问题.建立了最小化航班延误成本、最小化航班位移量和最小化机位占用时间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将遗传算法与滑动时间窗相结合对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与先到先服务(FCFS)相比,航班延误损失减少35.5%,且延误损失在各航班之间的分配更加均衡,可见所提优...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亲遗传算法(PGA)对多跑道航班着陆进行优化调度,该算法以航班延误总时间最小为目标,通过选择、基因换位、基因移位等遗传算子操作,对着陆航班排序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与先到先服务算法进行了对比研究。仿真结果表明PGA算法在延误时间方面远低于先到先服务算法。  相似文献   

8.
危险天气下的航路改道是减少航班延误的重要方法。针对危险天气区域呈现类圆外形,首先根据格雷厄姆算法将其构造成凸多边形危险区,考虑安全、舒适、经济等因素,建立类圆形外围缓冲区,进而根据外围区特征,以及飞机转弯半径和角度限制,分别设置一个或两个改航点。最后,通过对航路的仿真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王冬伟 《科技风》2011,(14):271
从空中交通管制的角度来看,恶劣的飞行气象条件会影响航班正常起降和航路飞行,老旧的航路结构难以容纳飞速增长的飞行量,军航活动会影响民航航班的正常飞行,这些都是导致航班延误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多跑道运行将成为机场主流运行模式,机场跑道容量评估对机场的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合理、有效评估跑道运行容量,本项目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首先建立飞机进离场排队模型,结合机型分配、起降类型分配及结合空域和地面联合约束,分析影响跑道容量的随机因素,并研究随机因素对于容量的影响。最后递归计算每个航班的航班时刻,通过统计小时内的航班数量获得容量值。对比分析软件仿真结果和理论容量,验证模型的合理性。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可以量化计算跑道容量,为规划层面的跑道设计和运行层面的流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吕亚东 《科技风》2014,(4):266-267
随着我国对西部地区航空事业的不断支持,新疆地区的航空流量大幅提升,但是流量的攀升也使得本已拥挤的空域资源变的更加紧张,当空域容量无法满足流量需求时,会导致大批航班延误。空中交通拥堵不仅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飞行安全。在拥堵出现时,采用单一的流量控制方法会使航班产生大量的延误,给航空公司和乘客造成损失;而仅使用空域管理模式则存在着方法、手段不够灵活,空域利用率低的缺点。可见,单一的流量控制方法和单一的空域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持续增长的交通流量的需要。为此,本课题采用空域和流量协同管理的模式来解决此问题。当空域拥挤出现时,可以首先考虑调整空域结构,最大限度的增大空域容量,再辅之以流量管理,这样降低航班延误成本,使航空公司损失达到最小,提升各公司的积极性,为新疆航空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随着航空运输业的高速发展,需要在保证安全高效的前提下,对航路容量展开研究。在现有航路容量模型并总结其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航路交叉点处交叉角度及航路长度对航路容量的影响,建立了航路容量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6,(16)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民航业快速发展,然而航班延误问题确越演越烈,对于航班延误一直是航空运输研究的重点领域。本文对航班延误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熵权法指标体系,建立航班延误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模型,使得航班延误严重程度得以量化,为人们出行选择机场和航班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内江科技》2016,(6):46-47
本文提出了采用分层调度的策略对不正常航班调度进行处理,通过确定不同延误范围的门限,分层次采用相应的调度策略,并使用蚁群算法快速求解,既满足对航班延误状况的有效调度处理,又可以兼顾综合时间成本。通过对航空公司数据进行延误仿真测试表明,本策略是能够覆盖各种范围的延误状况处理,同时也能够达到较好降低综合时间成本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1)
本文以多种容量和数量的火电机组为例,基于非线性目标规划研究负荷的经济分配。首先对等微增率法则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确定本文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提出基于非线性目标规划的负荷经济分配模型,在机组总输出功率满足负荷需求的条件下,合理调配每台机组所承担的负荷。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各机组发电成本系数,并将各机组的参数和各时段的负荷峰值代入模型中,计算得出经济最优的负荷分配方案,该方案的燃料耗量最小,机组运行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平均场理论为出发点,将航班作为航空网络中延误扩散的介质,并以航班运行所需各类资源为重要参数,建立具有显著介质传播特征的延误扩散SIS模型,从而确定不同状态下航班延误扩散的临界条件。  相似文献   

17.
扶雪浇  段炼 《科教文汇》2011,(28):137-139
为了减少管制员的工作量,需要对航班进近的服务次序进行优化,建立使得进近管制员的总服务时间最少的数学模型,降低管制员的工作负荷,减少平均航班延误量。以改进的人工鱼群法为核心算法,结合概率当中的"捆绑法"思想以及先到先服务原则,形成综合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此综合算法能减少航班平均延误,减少空中交通服务时间,从而减少管制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飞机出行正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民航的飞速发展导致航班延误情况时有发生,航班延误不仅对航空公司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会耽误乘客的时间,严重扰乱机场秩序,甚至可能引发航空安全事故。本文分析了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根据当前航班延误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应对航班延误措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飞 《科技风》2013,(17):21
空中交通容量评估是有效实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策略的基本依据和关键技术,对保障飞行安全和航班延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日益膨胀的空域流量,恶劣天气已经成为限制空域容量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研究了恶劣天气下扇区容量的影响因素。文章给出了扇区容量的定义,讨论了普通天气与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容量影响因素。着重讲述了恶劣天气下的容量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空域航路容量评估方法的模型,针对我国特定的航路运行实际,提出Multi Agent模型的航路容量评估方法,并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得出Multi Agent模型的航路容量评估方法具有适应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