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境内西北段5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系统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耦合协调度函数及综合协调发展度模型等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1)该区域内各城市群间任意两子系统耦合协调度水平较高,空间呈不均衡分布;(2)三系统综合协调度水平整体偏低,以过渡型为主,既有升入协调发展类的基础,又面临跌落至失调衰退类等级的危险;(3)针对三系统综合协调呈现不同特征的城市,如综合协调度水平较高、三大系统发展指数差异明显、三子系统等级均较落后等,各城市应因地制宜加以调整发展;(4)该区域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发展指数是制约城市综合协调度提升的关键性因素,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政策红利和战略机遇提升三系统综合耦合度,预防其割裂、脱节。  相似文献   

2.
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境内西北段5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系统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耦合协调度函数及综合协调发展度模型等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1)该区域内各城市群间任意两子系统耦合协调度水平较高,空间呈不均衡分布;(2)三系统综合协调度水平整体偏低,以过渡型为主,既有升入协调发展类的基础,又面临跌落至失调衰退类等级的危险;(3)针对三系统综合协调呈现不同特征的城市,如综合协调度水平较高、三大系统发展指数差异明显、三子系统等级均较落后等,各城市应因地制宜加以调整发展;(4)该区域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发展指数是制约城市综合协调度提升的关键性因素,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政策红利和战略机遇提升三系统综合耦合度,预防其割裂、脱节.  相似文献   

3.
以呼和浩特市市区范围为研究区域,选取人口(Population)、经济(Economy)、环境(Environment)和基础建设(Infrastructure)等城市PEEI系统的主要子系统,运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分别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各子系统发展水平的定量评价,在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变化趋势的基础上确定城市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结论显示:由于目前单一子系统间的发展水平和趋势并不协调,使得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还未达到统一的状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还存有较大的潜力空间。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系统协调机理的基础上,将系统协调概括为:在保持子系统/要素充分、均衡发展的同时,围绕系统的发展目标,充分利用和促进系统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间积极的交互作用,以实现各子系统、各要素的和谐统一以及系统的整体优化.系统要素的均衡发展,目标一致、关联互动三个层面共同概括了系统协调的实质,通过对以上三层面的度量可以对系统的协调度进行综合评价.对于系统协调度,需要在深刻理解系统协调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关于协调度的方法模型,对应于协调的三个维度找出一个综合的测度方案,这一思路即构建系统协调性测度体系的实质.  相似文献   

5.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运用文献频度统计法构建京津冀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综合集成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引入协调度函数分析各子系统的协调度,进一步测算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系数3种统计指标值进行差异性分析;最后从综合、各子系统、协调度、差异性4个角度评价分析2010—2015年京津冀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变化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山东省水泥行业为例,对水泥行业的能源、经济和环境可持续性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构建能源、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对水泥行业的能源、经济和环境发展水平进行计算,并根据耦合发展度模型对水泥行业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2005~2010年山东省水泥行业能源、经济和环境整体耦合协调度呈上升态势,然而能源与经济、能源与环境、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度出现波动。  相似文献   

7.
本文构建了高技术制造业和科技服务业的复合协同系统,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该系统的创新机制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9-2016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两产业的创新协同度进行测度,同时测算高技术制造业内部各子行业与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协同度。结果表明,当前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子系统和科技服务业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处于"初步协调"阶段,但受到创新环境子系统的影响,整体协同度处于"较差协调"阶段;各子行业中,除了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与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协同度非常低且发展并不稳定外,其他子行业与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协同度能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两产业复合协同系统创新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毅  陈圻 《软科学》2010,24(12)
采用复合系统模型计算了全国30个省(区)物流业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的有序度,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全国与东、中、西3个地区各子系统有序度和复合系统协调度,并进一步分析了经济最发达的4个区域的协调度在研究时段内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对物流业子系统贡献最大的序参量是周转量,受各个地方政府2005年加大物流业投入影响,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对物流业子系统贡献也明显上升。对经济子系统而言,城镇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人均工资先后对经济子系统贡献最大。总体上,东、中、西3个地区协调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子系统相互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及其耦合协调度的定量分析方法,选取我国处于6个不同阶段的典型城市轨道交通2013—2017年实际运营指标数据,对不同阶段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中基础—客运—运行—能耗成本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及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判别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水平、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及其耦合协调度的动态演变趋势,揭示不同阶段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相关主管部门和运营企业合理制定发展战略,实现运营系统间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二象对偶理论,将区域创新系统设计为由创新能力为表征的状态子系统和以创新效率为测度“工具”的过程子系统的二象子系统构成的动态系统,从区域创新系统状态子系统和过程子系统两方面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二象特征;构建了基于投入产出的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运用收集的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原始数据,对各区域创新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二象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及二者间的协调度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从创新协调指数和创新发展综合水平两个维度对各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情况进行归类、分析与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3E系统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分别对3E系统及其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进行了测算,最后建立了3E系统演化过程的数学模型——Logistic模型.实证结果表明:3E系统及其子系统的演化路径符合Logistic法则,其演化路径大致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孕育期、成长期和成熟期,能源、经济和环境子系统进入成长期的时间基本一致,而进入成熟期的时间不一致,每个子系统在其演化进程中都受到一些主要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能源-经济-环境DEA分析的我国工业发展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中国工业产值、能源消费和废气排放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效率评价,分析了我国工业近八年的整体的3E (能源-经济-环境,本文具体指工业能源消费工业产值和工业废气排放)效率发展情况,研究了当前工业各行业相对的3E效率水平,提出促进我国工业3E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十大城市群在不断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完善其政治、经济、文化职能的同时,在"能源-环境-经济"这一核算体系中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构建城市群"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综合集成评估方法,对中国十大城市群"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进行实证研究,归纳总结出中国十大城市群不同发展程度的差距和类型,结合"能源-环境-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方面,提出尽快缩小城市群之间的发展差距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分析黄河流域各省份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化特征及其与能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现状,对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有着重大价值。构建4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黄河流域9省区2000、2010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及能源、经济、环境相关的统计数据,分析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分别与能源、经济、环境二元及四元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2000—2020年黄河流域的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不断减少,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面积不断增加,草地面积先减后增;从时间维度看,九省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2000年的18 385.52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80 242.06亿元;从空间维度来看,黄河流域上游省份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研究期内,黄河流域各省份的生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各二元系统及四元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均呈缓慢上升趋势。但甘肃和宁夏四元系统耦合协调度变化幅度较低,尤其是宁夏生态-能源-环境-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仍处于轻度失调状态。据此,提出完善区域对接机制,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严控工业废...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经济发展-创新能力-生态环境交互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物理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数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近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流域考察期内的整体发展属于初级耦合协调阶段,具体表现在区域间协调度低,区域内经济、创新、生态三系统间发展不均衡:东部3省市耦合协调度高,系统间呈良性共振发展;中西部省市耦合协调度偏低,部分省市经济和环境的发展曲线异向运行趋势显著,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与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不匹配;个别区域的创新能力对经济和生态的支撑作用仍不明显,其发展的"孤岛"态势造成对其他系统的溢出效能甚微,对优化产业结构、反哺经济和环境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6.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协调状态的测度与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范中启  曹明 《预测》2006,25(4):66-70
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在各个子系统之间建立一种稳定的协调发展状态。本文分析能源-经济-环境系统间的关系,设计系统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对系统间发展的协调状态进行测度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区域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水平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能源资源的稀缺性和战略性不断增强,社会经济与提高能源效率协调一致发展日益受到重视.论文通过构建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八大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2000年-2010年)和能源效率水平(2000年-2009年)进行系统的评价,借助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两者发展过程中的时空差异、演变特征及协调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能源效率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和能源效率高水平区都呈线状分布,两者都具有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递减的趋势;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协调性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两者之间的协调度越高,高协调度区域表现出沿海、沿江分布的特点;③高协调度省区由点线状向线状和面状扩展,东部沿海、北部沿海、黄河中游和西北地区省份协调度增长最为明显,东北、长江中游、和西南地区省份也有所增长.  相似文献   

18.
丁学谦  吴群  刘向南  谈林沂  王健 《资源科学》2022,44(11):2233-2246
统筹协调土地利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碳排放的关系,对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构建“土地利用-经济高质量发展-碳排放”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2006—2019年中国282个地级市3个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及耦合协调情况,并结合面板Tobit模型探究3个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2006—2019年中国“土地利用-经济高质量发展-碳排放”系统呈现“低发展水平、高耦合度、低协调度”的特点,3个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均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耦合度呈现曲折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总体上由失调衰退阶段向协调阶段转变。②3个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经济发达地区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相对更高,绝大多数城市的耦合度处于高水平耦合等级,但耦合协调度没有达到协调发展阶段。③经济实力、外部制度环境和金融规模对3个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消费能力、环境规制、政府能力及金融效率则不利于3个系统的协调发展。研究丰富了“土地利用-经济高质量发展-碳排放”系统协调发展的理论内涵,对助推3个系统的协同发展演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1996年-2008年相关统计资料,引入边际效应理论,构建了基于建设用地增长的经济、社会和环境边际效应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持续度、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度、区域差异度3个方面,对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2010年-2020年规划方案和零方案下,苏锡常、宁镇扬泰、通盐连、徐宿淮4个评价单元可持续度均有所下降,但规划方案可持续度分值高于零方案;②至2020年,规划方案与零方案相比,江苏省及各评价单元内部经济、社会、环境各子系统协调度明显提高;③2020年规划方案下土地利用可持续度相对变化率的区域问差异较小.总之,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充分考虑了土地利用效益结构均衡、土地资源区域公平配置和公平代际转移的可持续利用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将经济、环境系统与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相结合,以从三元到五元系统的绿色发展视角研究中国不同区域2005—2019年之间关于水资源-能源-粮食绿色发展综合指数的时空差异、耦合协调效应和空间效应。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中国各省份五元系统绿色发展指数总体不高,发展趋势较为平稳,显示出明显的区域差异;(2)大部分省份的五元系统耦合协调度都在濒临失调与勉强协调区间,耦合协调度水平还比较低;(3)五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在大多数年份内都呈现出显著正向的空间自相关,表现为正向的空间集聚现象;(4)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类资源与环境、经济系统的特性及其综合发展水平、各类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并考虑到每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耦合协调度空间上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以提升本区域和邻近区域整体绿色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