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将全省各地的应急避难场所展示在互联网上,以安徽省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实际情况为基础数据,设计基于B/S架构的安徽省应急避难场所信息查询管理系统。系统较好的实现了应急避难场所的场景切换、分类查询、缓冲区查询、热力图分布查询、自由缩放、最优路径分析等面向大众的服务功能,建成优良的应急避难场所可视化查询系统。系统研发成功实现了公众快捷获取所在地周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信息查询,在灾后救援、人员安置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煤矿事故应急救援的需求,对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进行了设计,实现了包括救援信息的存储,查询调用功能,统计分析功能,数据采集,报表自动生成功能,应急救援方案的编制、查询、修改功能、应急救援资料库的建立查询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有感地震发生后,地震测震监控系统产生的地震速报驱动地震舆情监控系统自动创建地震舆情采集任务,从而进行地震舆情采集预处理、地震舆情分析及地震舆情展示。介绍地震舆情自动监控系统的功能分层、总体业务流程,阐述该系统的技术实现及其在抗震救灾、震后应急救援及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防震减灾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地震救援体系不断完善。其中,VAST卫星通信系统在地震救援中的作用尤为突出,能将携带大量现场信息的图像、视频、数据传回后方指挥中心。VSAT卫星通信系统是地震现场应急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协调现场应急救援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地震灾害的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5.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震概况、政府及有关部门震后反应、地震系统震后早期应急工作、震前地震预测预报、震后地震科学考察与研究、对我省防震减灾工作的影响等几方面,对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进行了系统、扼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6.
西藏地震社会服务工程是一项提高我区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的基础建设项目,它是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项目的一个子项目,包括震害防御系统和应急救援系统两个部分,文章介绍了项目的技术架构、建设成果和应用。通过项目的建设,提高了我区城乡建设的抗震水平,有效提升了全民防震减灾素质和知识储备,显著提高我区地震科技创新能力、灾情服务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7.
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根本在于法制建设,其核心在于指挥机构。现在,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应该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日益建立健全相关法规体系以及制度规范,理顺并完善相关管理体制不断增强地震应急救援协调联动能力以及统一指挥能力。对此还应尽快对《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做出修订,尽快完成各种级别、不同类型的地震应急预案建设,加强技术装备训练以及地震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设,提升各救援力量地震专业应急救援能力,提高全民应急自救互救能力。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不足,并充分借鉴国外先进应急救援经验,总结归纳出建设我国地震应急救援体系的主要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毓 《今日科苑》2010,(9):28-33
汶川地震后,他和几个美籍华人为四川警方捐献了100万元,用于四川公安民警组团赴美国进行消防、救援、应急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以提高四川警方救援应急业务水平。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这些专业的警力活跃在地震现场,在地震救援方面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9.
关键词     
地震速报服务4月1日起,中国地震局正式提供自动地震速报服务,中国地震台网将通过手机、网站、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渠道向全社会实时发布自动地震速报信息。在震后第一时间发布震中位置、震级大小等地震参数,对于政府和社会公众判断灾情、启动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海上固体激光器美国海军研究局日前宣布,2014年初将推出海上固体激光器,并应用于"庞塞号"。"庞塞号"在20世纪70年代曾是一艘两栖运输船,近几年被改装成为一个高科技浮动基地。  相似文献   

10.
5.12汶川大地震相关研究文献的分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源,对我国汶川地震后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旨在为我国政府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防震减灾、国防建设等领域提供详实可靠的震后相关信息资源的分布情况,并试图通过本研究推动我国地震预测、防震减灾、工程抢险、医疗救援、卫生防疫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围绕庐江地震台汤池1号井的水文地质概况入手,分析总结了庐江地震台气相色谱仪历年来对氦气含量的测定结果对近30年庐江周边近震以及远震的映震能力,分析氦气变化对地震的异常反应,包括震前异常、震中异常、震后异常,初步总结出氦气映震能力的规律,对水中溶解氦气异常与地震发生时间及强度的关系的异常变化原因等进行研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12.
将云计算思想应用到地震灾害应急管理领域中,可以实现分散在多领域、多地区和多部门的应急资源随时随需调度,解决传统地震灾害应急资源获取及分配问题。基于对应急云中多源异构地震灾害应急资源类型的分析,借助双目标线性规划思想,建立基于应急云的面向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任务需求的任务-资源匹配模型,并为其设计算法流程,强调引入调节系数在平衡两个目标函数过程中的重要性。数值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为提高地震应急救援效率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全国各地自然灾害频发,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其中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显得十分的突出,地震救援物资保障工作已经成为了一种战备化以及科学化的工作,可以说在地震灾害中,应急物流成为了灾害管理活动的基础,因此,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救援物资配置系统,才能够强化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所以,本文重点对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物资配置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揭示其在地震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对于各种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拉萨市为点,对拉萨市周边的旅游资源,及旅游相关服务信息等进行整理、分类。选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Visual Basic 6.0技术作为开发平台,设计实现了包含旅游体系中常见的"游、行、住、食、购、娱"等内容的信息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15.
地震应急演练是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的重要举措。重大地震灾害的产生往往会给受灾地区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损失及经济财产损失,组织及实施大型地震应急综合演练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救援队伍的应急能力,提高应急救援效率,从而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型地震应急综合演练的实施目的及组织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地震会商技术系统震后趋势网页系统,是以Datist软件为技术平台,处理震后趋势数据信息,产生震后趋势分析报告的快速响应系统.系统采用B/S架构设计,后台服务器监听服务,挖掘数据信息的时空属性,建立震后数据信息可视化展示平台,同时将震后数据整合汇聚产生报告,实现震后趋势信息的可视化交互服务.  相似文献   

17.
地震烈度速报结果有助于震后救援物资与人员的合理安排,有效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地震越大,效果越明显。研发一套大震烈度速报系统,实现了大地震发生后地震烈度速报结果的快速产出,快速、可靠地判别出地震动强度或地震烈度的空间分布,用来估计不同地区的受灾程度,损失评估与救援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地震、洪涝和飓风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中的地震和洪涝灾害是影响范围最广,破坏力较强的一类灾难,对人们生活和社会安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大型灾害除了对受灾区域造成影响之外,周边的城市也会出现供水、供电、通信以及交通瘫痪等现象,使得灾害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这就要求在城镇规划时注重对防灾避难场所应急给排水系统的功能设计,进而减少灾难的影响范围。在对避难场所应急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原则进行分析之后,进一步探讨了城镇防灾避难场所应急给水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充分发挥应急给排水系统的救援性能,为人们提供充足的生活用水。  相似文献   

19.
王德久 《科技创业月刊》2012,(8):130-131,135
云南省地处地震多发、频发地带,每次地震初期,辖区地州市消防部队在信息收集、人员搜救、生命救助等工作中发挥着"急先锋"的作用,但是,由于受编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地州市消防支队在装备、警力、通信、宣传、战勤保障等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需要解决和改进。论述了如何提升地震应急救援能力,特别是地州市消防支队,如何提升地震初期应急救援能力,将是每位消防人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20.
为了缩短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时间、提高救援效率,必须建立一套高速公路应急系统。本文主要研究高速公路应急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并对救援过程中的方案动态调整进行分析,以期提高救援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