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幼儿文学欣赏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即使有一些幼儿园开展了文学教育,也出现了不少误区,具体体现在:无视幼儿的欣赏主体地位;轻视幼儿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忽略幼儿审美情感的陶冶;没有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这是教师在组织和实施幼儿文学欣赏教育中必须加以警惕的。  相似文献   

2.
当前幼儿文学欣赏教育中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当前幼儿文学欣赏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即使有一些幼儿园开展了文学教育,也出现了不少误区,具体体现在:无视幼儿的欣赏主体地位;轻视幼儿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忽略幼儿审美情感的陶冶;没有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这是我们在组织和实施幼儿文学欣赏教育中必须加以警惕的。  相似文献   

3.
在幼儿园开展幼儿文学欣赏活动,目的是培养孩子们审美的眼睛、审美的耳朵和审美的心灵,实质上是一种审美教育。正确的做法是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幼儿及幼儿文学的特殊性出发,遵循文学欣赏的规律,从审美的角度来进行:1.体现文学审美的整体性和形象性;2.注重文学欣赏的情感交流;3.培养幼儿的审美兴趣。  相似文献   

4.
幼儿文学作品对幼儿身心发展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仅仅知道这一点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幼儿文学欣赏教育的一些方法和原则。比如,要注意体现文学作品的整体形象性,注意对幼儿的兴趣诱导,注意师生之间、主客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尤其要重视循序渐进的阶段性原则。下面就对幼儿文学欣赏教育时如何循序渐进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当前幼儿园的美术欣赏教育存在如下一些问题:①没有正确处理好感受美和表现美之间的关系,忽视幼儿对美好事物的情感体验,把传授知识技能放在首位。②所欣赏的作品局限于教师的范画、幼儿的美术作品和墙面装饰等。这些作品内容单一,对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鉴  相似文献   

6.
社会教育作为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社会教育成为幼儿园一个独立的课程领域,明确了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并认识到社会教育应促进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观照了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但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幼儿园社会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将社会教育简单化、表面化,忽视对幼儿社会态度的培养,社会教育的整体性、随机性体现得不够,幼儿社会教育某些目标及内容起点、要求偏高,对幼儿个性品质的某些方面重视不够等。改进幼儿园社会教育,需要强化幼儿社会教育观念,拓展幼儿社会教育课程领域,改进幼儿社会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智玲 《教师》2013,(29):56-57
童话的主要作用是教育幼儿这一观念一直影响着幼儿园的童话欣赏活动,教师在童话欣赏教学中走入只重视童话的教育作用的误区.教育作用是童话的功能之一,但童话本质是审美的,童话的功能都应通过审美来实现.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因此,我们教师在进行幼儿园童话欣赏教学中应该重视童话的审美作用,充分挖掘童话的美,引导幼儿感受美.  相似文献   

8.
名画欣赏是让孩子们欣赏大师的艺术作品,从而充分调动幼儿的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灵感等多种审美心理功能,把艺术家的创造审美、思情会意溶入幼儿自己的内心深处的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这体现了幼儿园艺术欣赏活动对幼儿美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对几所幼儿园的文学教育活动进行了一个月的调查,颇有感触。在此谈谈几点看法。 一、幼儿园文学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1.重复述轻欣赏。教师在新授故事或诗歌时,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朗读一遍后。立即向幼儿提问,提问2~3次后,要求幼儿复述,然后开始多种形式的复述练习,最后让幼儿“表演”。其结果,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时间少,机械复述占用了大部分时间。文学作品的意境、情感及文学形式的美消失在机械复述之中。 2.重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轻审美教育和文学教育。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文学  相似文献   

10.
张延红 《时代教育》2009,(11):238-238
在幼儿园及家庭方面,一些人忽视对幼儿合作素养培养的意识,这恰恰说明幼儿园及家庭对这方面的教育不够重视。本文对关于幼儿合作素养的培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教育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促进幼儿合作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冯淑兰 《广东教育》2007,(12):80-8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地出:"艺术是实施美术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美术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美术教学活动,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作的快乐;积极支持和鼓励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从而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一、音乐欣赏在幼儿情感教育中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在多年的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音乐欣赏在幼儿的情感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1.音乐欣赏作品的贴近生活性一般供幼儿欣赏的音乐作品大都能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紧密  相似文献   

13.
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感,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以欣赏、肯定和信任的态度来对待幼儿;注重情感教育,让幼儿学会用适宜的方式表达情感。  相似文献   

14.
幼儿语言能力培养日渐受到社会及家庭重视,无论国家所制定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还是幼儿园所开设的语言课程,都对幼儿语言能力培养提出了具体的教育要求和明确的教育目标.但由于受到教育实践条件的局限,以及社会和家庭对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认识和理解不够科学和深入,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着很多误区、不足或缺陷.本文试着从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意义和重要因素出发,总结造成目前误区和不足的原因,以求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童话作为最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一直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长期以来,人们对幼儿(欣赏主体)在欣赏童话作品时究竟有哪些特点缺少专门的研究,这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童话欣赏活动的盲目性、程式化和简单化。为此,笔者以文学心理学、审美心理学以及儿童文学接受的有关理论为基础,对3~6岁幼儿在童话欣赏过程中的感知、想像、理解和情感等审美心理特点进行质与量相结合的研究,以期为幼儿童话欣赏教育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一、幼儿童话欣赏的特点在研究中,笔者根据童话的情节发展和情感变化的结构,选择了简单型、重复型和复杂型三类童话(…  相似文献   

16.
一、重视情感教育,培养幼儿的健康情感我国早期教育,无论幼儿园还是家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知识传授和身体护养,而轻视对幼儿心理素质培养的。尤其忽视对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培养,致使相当一部分孩子心理不健全,甚至造成心理疾患。幼儿阶段年龄在3~7岁,心理发展速度最快。因  相似文献   

17.
幼儿美术教学形式的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教育应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应打破以往“照葫芦画瓢”单向注入式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科学、合理、有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感受美、欣赏美、想象美、创造美、表现美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兴趣、情感、智能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
刘佳 《教师》2011,(31):104-105
美术欣赏教育活动是幼儿欣赏周围环境与生活中美好事物以及美术作品,感受其形式美与内容美,从而丰富自己的美感经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幼儿接触优秀美术作品,有利于开阔幼儿视野、陶冶情操、促进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和积极的情感态度。而在现实教育中...  相似文献   

19.
目前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活动形式单一、对幼儿科学态度和情感的培养不够重视、教学中幼儿缺乏主动性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应尝试用以下一些方法解决。  相似文献   

20.
欣赏教学是幼儿园美术教育三大内容(绘画、手工、欣赏)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绘画和手工,忽视欣赏教学,特别是专题欣赏。即使进行欣赏,大多也是为欣赏而欣赏,并不把名画欣赏活动与绘画教学结合起来。我们知道,高尚情操的培养需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而欣赏又是审美教育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传统的绘画教学,在幼儿绘画之前大多是让他们欣赏教师的范画,这对幼儿的创作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不能因此而完全代替名画欣赏。教师的范画由于构图、色彩、造型的程式化,极易被幼儿模仿。名画作品虽难以模仿,却可以让幼儿感受到绘画大师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别具匠心的审美创造,可从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由于水平所限,教师范画的表现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