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对课后练习题的教学不够重视。有的一课结束,才回头解决课后练习;有的将课后练习交给学生课后完成;有的甚至撇开不管。原因是这些教师对课后练习题的编排意图不甚明确。课后练习题是每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这一课的教学要求。将各册课后练习综合起来,实际上就是大纲的具体要求。从各篇课文看,课后练习题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示阅读教学的重点;二是突出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教学中,若能抓  相似文献   

2.
初中数学教学要适应素质教育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认为教师选好练习题、用好练习题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做练习题是为了巩固知识,进而转化为技能,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科学有效地安排不同练习题定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此谈几点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及感受:  相似文献   

3.
<正>源起:午休时间,一位五年级的数学教师和我交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教学出问题了,有一道题目很多学生都做错了。"这位教师一脸的无奈,苦恼之情溢于言表。我说:"我们先问一问学生,再看看教学设计,分析讨论,查找原因。"1.练习题: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分别是10厘米和6厘米,其中一条边上的高是8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相似文献   

4.
胡惠珍 《广西教育》2011,(28):25+61-25,61
练习题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来说,它具有强大的教学导向功能。但编者基于普适性考虑,目前常用的几种语文教材中的练习题仅仅是做了大致的要求,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困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圈里圈外     
胡建社 《教育文汇》2011,(12):34-34
前不久,听了一节小学数学研讨课。这节课末尾的"课堂巩固练习"环节,授课老师采用本上的课后习题"圈一圈,填一填",让学生当堂分组讨论练习,学生很快就准确地完成了练习题。课后座谈时,听课老师对这一教学环节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肯定者认为,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目标落到实处,这是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笔者参加校内"一课两上"的课堂观摩活动,通过对两位教师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的对比和思考,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有了深刻的体会。现根据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片断,谈谈自己的认识。教师A:  相似文献   

7.
初一阶段,学生对数学概念逐渐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而在复习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采用习题变式教学的方式,进行"一题一课"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练习课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课型。既有助于学生在习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后,加强记忆、深化理解和形成基本技能,又有助于教师借此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每一位教师都非常重视练习课。但是,具体到教师个人,一些练习课的习题设计仍存在不少问题,亟需优化。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对这些问题的总结以及应该采取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
自2007年初开始,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与香港教育学院教育领导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穗港两地"一课两讲"教学交流活动。"一课两讲"就是香港和广州两地的两位教师选择同一课题或教学内容,轮流在香港和广州授课,听课教师可以感  相似文献   

10.
常态课的练习设计主要是引用教材习题。课后中的习题很多都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训练平台。教师在明白编者意图的同时,应对一些习题进行有效的开发,充分挖掘展示出隐藏在这些练习题背后的更大价值,让练习题成为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有效阵地。  相似文献   

11.
小学中年级学生习作需要提炼主题吗?这是语文教师需要正视的问题,笔者借班上了一堂四年级下册第二组教材的习作指导研讨课,引起不同反响. 一、教学设计意图 习作教学不外乎解决好"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笔者的教学设计意图也是遵循这一原则. 1.给学生提供一个有话可写的素材.根据"说说心里话"的宽泛训练要求,导学案第一个板块"课前导测"出了两个练习题:  相似文献   

12.
微课是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以某一门课程或某一知识为内容设计开发的具有明确的主题和教学目标的、内容短小、精简优秀的教学视频。微课的主要特点是"微",一是容量微;二是教学主题微。微课的"微",决定了微课内容的开放性和其适用范围的广泛性,因此,微课教学也适用于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但是目前存在部分物理教师不知道如何利用微课开展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的现象。基于此,笔者提出"利用微课进行重点知识教学""利用微课构建虚拟物理实验""利用微课促进习题个性教学"等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应用微课技术的策略,希望能够为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在使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两节《磁现象》内容的课引发了笔者对不同教学设计产生教学差异的思考.从两节课可以看出,在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一堂好课"的教学理念的落实存在偏差,对该怎么教把握不准.现将由此想到的写下来,以供商榷.一、两位教师课堂教学片段实录按照两位教师课堂活动的前后顺序,分别截取"新课导入""师生互动与实验活动"这两个主要教学片断.1.教师甲的课堂教学片段实录  相似文献   

14.
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处理 ,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数学教师的一项基本功。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处理 ,应具有目的性、层次性和灵活性。目的性 ,就是能体现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特别是重点学习内容 ,学生能得到进一步巩固 ,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层次性 ,就是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和适应思维层次不同的学生 ;灵活性 ,就是依据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层次 ,及时处理相应的练习题 ,及时发现和善于处理学生练习时出现的错误 ,以便为后继层次的教学扫清障碍。值得注意的是 ,切忌把所有练习 ,全部放在课堂的最后阶段处理。课…  相似文献   

15.
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教师的公开课上引入和新授环节大放异彩,而练习环节则是得过且过,有时匆忙安排几个练习题就快速收场。甚至在巩固环节也是加大练习量,常规课更是如此,没有遮掩;或许有心的教师会精选一些课外题来巩固知识,但这样的经典题毕竟是少数,难免挂一漏万。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也更加重视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里面,每一篇课文后面都会有一些对应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不仅可以很好地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所以教师一定要好好把握这些课外练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一次全国性的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上,有幸聆听了一位优秀青年教师(甲)与一位特级教师(乙)关于六年级"认识比"的同课异构教学。两位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功底和特色,展现出了各自独特的教学风采。这两堂课让笔者感受到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两种不同流派与风格,久久回荡于脑际。对比之余,颇受启发。一、同课异构教例片段呈现针对"认识比"一课中关于同类量比的意义建构,两位老师在引入和建构环节中分别展开了如下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在同课异构活动中,两位教师教学"认识小数"一课,在巩固练习中都设计了同一道"在数轴上填合适的小数"的习题。同样的习题,由于两位教师处理的方式不一样,学生的学习效果大不相同,尤其是教学中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如果教师在各课中注重学生数感的培养,就一定会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用好、创造出更多和更好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听三年级两位教师上课,在课未都有用“不仅……而且……”造句这一环节。第一位教师告诉学生这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并详细讲解它们前后的递进关系,结果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能造出正确通顺的句子。第二位教师没有过多讲解,只是设计了一组练习题,却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听了两位教师教学<萄葡沟>(人教版小语第四册第18课)一课中"蒸发"一词,两相对比,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