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学文 《新闻知识》2020,(11):13-18
厘清谣言和流言的区别是网络流言治理的前提。网络流言具有结构、极化、抗争和犬儒四种生成扩散逻辑。流言的结构逻辑起点是互联网文化的对立性二元身份想象;极化逻辑是流言在网络群体传播后态度的极端化流变;抗争逻辑是网民借助网络近用权对于利益受损行为的网络抗争;犬儒逻辑是网民在娱乐心态下对于社会事件的戏谑化改造和娱乐性传播。基于网络流言的生成扩散逻辑,网络流言治理应采取柔性的、长期对话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殷秦 《网络传播》2005,(7):12-13
最近有关机构公布了一项名为“网络10大罪状”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网络外遇、垃圾邮件、网络谣言、网络上瘾症、网络色情、网络并发症、网络赌博、网络购物狂、网络疏离症、网络假民主为网络10大罪状。难道网络真的有这么多罪过?  相似文献   

3.
谣言传播是古已有之的现象,互联网不仅为谣言提供新的传播平台和管道,也构成了谣言传播新的生存环境.网络谣言可以分为现实参与型谣言和原发型网络谣言.文字介质和接受人群的多元化使网络谣言传播相对理性,但这种理性特征更多是一种潜能.防范谣言传播负面影响,关键在于两方面:充分发挥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和培养网民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4.
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发展迅猛,网络流言频发,有恶搞反讽社会现象折射民意型,还有因缺少证据当事人争取舆论支持的"罗生门"型,更多的是突发事件发生后信息披露迟缓引发质疑猜测造成的多重再加工型流言。转型期社会不同阶层在权益诉求时信息不对称是主要原因,而整个社会诚信缺失严重、全民焦虑加剧了流言的滋生和传播。对网络本质认识不清,暴民心态、看客心理毒害网络伦理道德,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自由地在网络空间中表达自己的意愿,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以某种表现方式进行自由地言说。本文把网络谣言看作一种社会现象,一种值得进行社会研究的事实,通过认识理解网络谣言的传播机理,分析网络言论自由的内涵及其特征,探讨两者之间存在的潜在关系,为规避网络谣言泛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隋岩  李燕 《新闻大学》2012,(1):73-79
不能机械地以人数多少来区分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应当以传播过程中信源是否确定来判断.人际传播的信源是确定的,群体传播中大多信源不明.不确定的信源就会产生谣言、流言,带来风险,所以群体传播是风险性最高的传播形态.群体传播虽是谣言、流言的根源,但更可怕的是人际传播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谣言、流言从群体到人际的扩散过程中,人际关系的确定性使其由“黑户”摇身变为有“户口”的“合法人士”.新媒介本身并没有风险,也没有媒介技术决定论所宣称如此强大威力,它只是为谣言、流言在群体间和人际间的快速传播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胡佩 《新闻世界》2014,(4):82-83
谣言自古有之,社会危害巨大。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在新形势下如何应对谣言,引导舆论?基于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真相、谣言止于责任的社会认知,本文提出了新闻媒体要为党和人民扮演好“信息检测器”“谣言粉碎机”“舆论导航仪”三大角色。  相似文献   

8.
当前形势下网络流言控制的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贾国飚 《新闻界》2009,(1):55-56,78
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流言的特点及传播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流言的控制策略,最后,总结了现阶段网络流言控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从广州肺炎事件看流言的传播与控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 0 3年春节后 ,我国广州地区出现了由非典型肺炎引发的社会恐慌。在这次事件中 ,流言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本文总结了流言的研究范式 ,认为应该从传播方式和意义阐释两个方面来研究这次流言传播现象。作者研究了这次流言传播中出现的一些新特点 ,以及这次流言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同时提出了一些在流言控制中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提出应该注意两类流言的监测与预警  相似文献   

10.
网络谣言传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的兴起和快速的发展,网络谣言逐渐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网络谣言的存在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以汶川地震期间的网络谣言为样本,对网络谣言的传播特性、传播效果等作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4,(17):43-48
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其社会危害性也相应增大。本文从社会层面、传播技术、个体差异、专业新闻报道等角度分析网络谣言兴盛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减少网络谣言的策略,即:迅捷主动,让谣言止于公开;减少事件的模糊性,让谣言止于真相;提高媒介素养,让谣言止于智者;增强公信力,让谣言止于专业媒体;完善法律,让谣言止于法治。  相似文献   

12.
叶元龙 《新闻世界》2014,(10):121-122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网络谣言也开始引起更多人的重视。网络谣言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所以加强对网络谣言传播危害的分析,找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小林 《东南传播》2014,(1):101-103
本文在深入剖析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谣言发生的概念模型。依据对谣言发生和扩散机理的分析,提出了政府应对谣言的长期预防和短期应对机制,并认为在长期预防机制上政府应该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信息透明度,建立健全网络监管的法律规范;在短期应对机制上应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加强网络舆情"把关人"的监测、"意见领袖"的引导、信息发布途径的多元化。通过长期预防、短期积极应对才能有效防范和应对网络谣言的产生和泛滥。  相似文献   

14.
谣言一旦出笼,就没有东西能阻挡它。插上网络翅膀的谣言,无论从复制的速度还是从规模来看,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值。本文从"李素丽被抓"这一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出发,对网络谣言的成因与传播机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要想成功地预防和应对谣言,就必须要转换思维模式,适应网络谣言的传播环境,即用互联网思维来应对网络谣言.  相似文献   

16.
网络流言与危机传播控制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流言是一种扭曲的信息形式。在危机传播中,信息的真实与虚假、应激心态与理性诉求、民间话语与新闻话语的矛盾与冲突,构成网络流言控制的复杂性。建立政府、媒体、公众之间的信息互动,增强控制合力,方能构建网络流言控制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一种流言传播的小世界网络模型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复杂网络中的小世界网络模型对流言的传播过程进行了描述,并通过我国甲型H1N1病毒疫苗流言这一案例进行了模拟分析,归纳了病毒流言小世界网络具有的一些特点。最后,结合我国实际,对流言的控制策略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8.
田又萌 《新闻世界》2014,(8):126-127
现代传播技术助力下的网络谣言往往难以掌控,故而对于网络谣言的治理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阐述了谣言的生成与传播机理和动因,从构建良好公共对话空间、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养公众独立理性意识三个层面,探讨了治理网络谣言传播的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章韵洁 《视听》2016,(12):99-100
当今世界是信息时代,计算机互联网已经成为广大网民发表意见和观点的重要平台,但计算机互联网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网络谣言就是其中之一。网络谣言种类多,涉及面广,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近年来,涉警网络谣言更是大幅度增加,不仅损害了公安队伍的形象,影响警民关系,而且危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了解涉警网络谣言的传播及其特点,加强涉警网络谣言的综合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蔡桢  李新华 《新闻传播》2013,(12):140+142
互联网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成为网络谣言的载体,并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甚至一些违法犯罪行为。目前集中开展的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引起人们的反思,打击网络犯罪应遵循哪些法律依据,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如何保证,如何在治理网络谣言与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之间进行合理平衡,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