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彦伟 《兰台世界》2012,(24):43-44
耶稣会是第一个系统地以创办学校、面向全社会招生作为主要职责的宗教修会组织。尽管属于教会教育机构,但耶稣会学校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对于课程与教法大胆革新,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共同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两者的有机结合是课程思政的应然之举,也是提升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依托于教材思政的教学资源支撑,在教材建设方面不是思政与专业内容的双向叠加,更不是对西方理论范式的引用和中国材料的说明,而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教材内容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教材设计中充分融入“三全育人”的要求,在教材建设队伍中引入高素质人才队伍,采用高标准教材质量控制体系,打造高品质媒介素养类教材,推动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尽管推广媒介素养教育有多种途径,但许多国家认为最为主要和重要的是采用学校课程方式,并发展出多种独立课程以及植入式课程。本文依据基础教育课程研制理论,  相似文献   

4.
曹勇 《传媒观察》2015,(4):51-53
大众传播时代,资讯发达、媒介普及,人们的生存和生活表现出典型的媒介化存在的特征。如何使用媒介,如何使用信息,成为影响人们实际生活的技能与手段。对于伴随着电视、互联网长大的90后在校大学生来说,媒介化生存更是他们必须适应的一种生活方式。但各项研究报告、研究论文显示,90后大学生热情拥抱各类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同时,也产生了种种社会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以及如何设置、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5.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理论和课程教学中发生的许多问题,都与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本质的理解相关,而且直接影响其教学实践.本文从课程分类的角度,结合相关的有影响力的教育理论和思想,探讨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本质,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本质具有“互动”“反思”“综合”三大特征,是一门“互动式、反思型综合课程”.  相似文献   

6.
大陆媒介素养教育存在三个主要问题,即媒介素养课程尚没有在国家层面上融入中小学正规课程体系,实证研究尤其是实验研究远远不够,缺乏非商业化公共媒体的参与和推广,民间非政府组织发育不足,无法形成广泛的社会动员.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大陆媒介素养教育加速发展的可行路径和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潘洁 《东南传播》2012,(10):50-52
本文以澳大利亚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生课程(the Postgraduate Program by Coursework)为研究个案,采用文献分析法与实证调查法,深入分析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课程设置、以及师资科研等状况,以期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有所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孙莹 《新闻世界》2014,(11):207-208
本文立足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教授经验,尝试创新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试图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普及工作建言,为培养在"媒介化社会"中智慧生存的大学生献策。  相似文献   

9.
媒介素养教育:不应忽视的潜在课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培丽  周海涛 《新闻界》2008,(5):99-100
随着青少年接触大众媒介的机会增多,引发诸多社会弊病,媒介素养问题显得较为突出。引入潜在课程的概念意在说明,在当前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不应低估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而媒介素养教育一方面可以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传媒,同时也可以强化大众传媒作为“潜在课程”的积极作用,消解或减少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资讯爆棚,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资讯在瞬间传播,人们可以随时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资讯。曾几何时,我们还在为孩子们的网瘾焦虑,可是不久,大人们也深深地沉迷于网络世界了。原来,网络世界并不完全是洪水猛兽,除了获得新闻资讯,人们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购物、点菜;救助走失的老人、被拐的孩子,更可以通过网络宣传企业、表达自己,大中小学生们的作业也开始与网络连接——查资料、写稿、做PPT,上传……网络,就这样如水涌入,悄无声息、漫山遍野、布满了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套用一句话:网络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11.
贾先涛  白冰 《今传媒》2014,(8):164-166
数字媒体技术催生了大量的新媒体,如博客、空间、论坛、社交工具等,新的信息环境呼唤对应的媒介素养。以学习实操技能为主的职业院校学生,在享受网络为各项活动带来方便的同时,其网络应用存在哪些隐患与不足。结合针对某职业院校学生的媒介素养调查,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提高学生媒介素养的策略和促进学习网络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实践与推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素养教育广泛的社会意义在于教育实践的普及推广并取得实质性成效。近年来,在学界、教育界先知先行者的开拓推动下,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实践显示出生机与活力。本文力图描述当下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实践的概况、特点和不足,提出下一步推进教育实践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斯琴 《大观周刊》2011,(10):181-181
新课程标准对以往旧的地理学科做了很大的调整,改变了以往“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创设了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为学习载体的新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14.
陈淑改 《大观周刊》2012,(23):155-155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根据他们的知识或生活经验,通过努力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并坚持不懈地引导,优化阅读教学中的“教法”与“学法”,激起学生探究的愿望,引发学生自己探索,读懂课文,这就是从“不会”到“会”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媒介素养与媒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媒介素养越来越被关注,甚至成为一种时尚的今天,人们对媒介素养的认知及其未来发展的走向正在面临着一种潜在的困惑和危机。本文将根据英国电影学院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就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王一涵 《传媒》2018,(13):76-78
新媒体的普及,使当前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面临挑战.因此,在培育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寻找新的教育手段,建立新的教育模式,在当前媒体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显得极为紧迫.本文对新媒体和媒介素养的相关概念及内容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新媒体给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带来冲击与挑战的原因,对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创新策略加以审视,从而为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更多参考依据,以此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7.
钟丹 《新闻通讯》2009,(12):36-37
媒介素养是由西方的“medialiteracy”翻译而来的,不同的学者对其有着不同的看法。1997年,中科院新闻研究所的卜卫女士在其《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与方法》一文中,提出了“媒介素养”一词,被现今的众多学者公认为是中国大陆研究媒介教育的第一人。卜卫在该篇论文中将“素养”一词推及到媒介教育领域,“在媒介教育研究领域,被引申为具有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于媒介的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18.
媒介素养与媒介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素养的定义媒介素养是由西方的media literacy翻译而来的,不同的学者对其有着不同的看法。1997年,中科院新闻研究所的卜卫女士在其《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与方法》一文中,提出了媒介素养一词,  相似文献   

19.
基于消费者行为学视角,指出了传统受众分类方式要么显得过于粗放,要么过于抽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媒介融合下的受众分类模式,把受众行为分为传统型、有限型和扩展型;接着对林林总总的各类媒介重新归类为三种:门户型媒介、终端型媒介和圈子型媒介;最后提出了媒介融合下的媒介选择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黎启萍 《大观周刊》2010,(46):73-73,52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务必得法。这里谈谈初中英语词汇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