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中小学课程教材政策处在不断变革之中,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时代驱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迫切需要加强国民教育;另一方面是问题驱动,完善教育制度体系,需要优化课程教材。政策变革的举措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以国民教育统领课程目标,助力香港青少年建立国家观念;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一体化课程设置,将爱国主义思想贯穿基础教育全过程;以加强行政管控力度为出发点,不断优化教材管理手段;以培养爱国爱港教师为旨归,提升教师职业使命感。构建完善的、符合教育需求的课程教材体系是香港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要实现这一发展趋势,关键在于在治理方位上构建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课程教材体系,提升对课程教材的规划管理能力,发挥好社团组织的教育治理功能,优化教材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国民教育近日成为香港社会的热门话题。针对国情教育的缺失,香港特区政府2010年提出增设国民教育及德育课程为中小学必修课,原定于今年起推行。一项调查显示,逾四成市民认为,课程能有效培养学生“国民身份认同感”。在香港回归祖国即将十五周年之际,香港特区政府以符合现代法治理念与实践而又极富自由与宽容精神的国民教育作为一个着力点,体现的绝不仅仅是对国民认同的培育,更是香港与祖国自古以来的生命相系与血脉相连,以及将香港在更大程度上融入祖国、与祖国共享发展和繁荣的远见与担当。  相似文献   

3.
课程标准在香港称为“课程指引”,承担公民教育的课程标准香港称为“学校公民教育指引”。1985年5月,中英联合声明生效,香港进入回归祖国的过渡期。根据香港政府对教育署提出的通过学校承担公民教育的任务,教育署于1985年8月20日颁布了《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以下简称《85指引》),在全港中小学推行。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回归在即,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修订《85指引》,1996年编订新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以下简称《96指引》),并于1996年12月由香港教育署正式颁布实施。《96指引》把基本法教育、爱国教育及政治教育列入公民教育,基本完成了公民教育预期的使命。1997年香港回归后,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品德教育和公民教育,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于2012年4月编制完成《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拟独立设置学科课程,但在征询意见过程中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最终能否得到社会各界理解与认同尚待时日。  相似文献   

4.
向别处出发     
这是一个寻梦的清秋——由十多位优秀校长及名师组团奔赴香港交流学习。无论是交流访问还是听取报告,我们感受最深的是香港学校课程的"全人教育"理念。其中,在全人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比如说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力、协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是香港课程教育的终极目标。在前香港教育署课程发展处总监彭敬慈教  相似文献   

5.
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成为按一国两制原则运作的中国特别行政区,使绝大部分港人的国民身份明确为中国香港。港人是否乐于接受此国民身份?而在一国两制下港人的国民身份包括了公民感、对香港的归属感、国家认同和共同文化等四大范畴,此文藉一个小型调查研究,探讨香港教师怎样理解中国香港公民的条件及对国民教育的看法,从而寻找推动香港国民教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05方案"实施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研究成果丰富,2007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要求提出以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成果也很多,但缺乏"原理"概论课程对"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意义的专题研究。其意义在于基础性与先导性。对此意义的揭示,将有益于促进"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与"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融合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香港回归18载,"一国两制"方针得到全面贯彻实施,香港的经济社会始终保持着繁荣稳定的发展,然而,近两年的香港社会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平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香港的国民教育存在的缺陷,尤其是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问题,本文通过对香港青年学生国民教育问题思考,旨在创新教育方法,提高香港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8.
香港是较早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地区,且具有明显的特色。在香港,信息被称为资讯,信息技术被称为资讯科技。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香港的部分教师就着手设计和实施了计算机教育课程和教学活动。1982年,完成了第一份香港中学四、五年级(相当于大陆地区的高中)电脑科课程纲要。1985年,电脑科成为全香港中等学校课程的学科之一。此后,信息技术类课程名称及课程结构经历了多次调整。  相似文献   

9.
洪明 《中国教育学刊》2021,(3):14-18,44
加强家长教育已经成为当下全社会的普遍共识,但家长教育普遍存在实效性不够、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提高家长教育质量需要研究家长教育规律,加强课程建设。家长教育是成人教育,家长教育课程应尊重成人自主性学习的特点;家庭教育属于国民教育的一部分,既是私事也是公事,家长教育具有"弱强制性"特点。开发家长课程,应该以提高家长胜任力为目标,构建以"通识+拓展"相结合的模块化内容体系,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和以评价促发展的发展性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中国人——香港回归以来国民教育发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长期的殖民历史,香港回归后国民教育备显特殊和重要。在过去十余年里,香港以"我是中国人"为指向,从认知、情感和实践三个层面,从课程、经费、资源、研究与教师等角度制定政策,采取课程与学科教学、校内外活动渗透、师资培养、发动民间组织力量等举措,深入而广泛地开展了国民教育,增进了香港青少年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1.
郭莹 《辽宁教育》2013,(5X):66-67
<正>前段时间,香港设立国民教育科一时引起热议。德育及国民教育科是在香港政府筹备的小一至中六的新必修科,旨在透过持续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的认同及对国民身份的自豪感,并以价值观和态度为导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品德和国民素质,从而丰富生命内涵,确立个人与家  相似文献   

12.
成人"专升本"是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中针对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的在职人员开设的本科学历教育层次,是学历教育的延伸和发展。由于成人"专升本"是在专科基础上实施的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文章研究了三所普通高校成人"专升本"2009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剖析了成人"专升本"在课程设置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设置成人"专升本"课程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第一,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以需求为导向,多方参与设置课程;第二,做好"专升本"与专科知识相互衔接,设置"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第三,符合成人学习特点和需求,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公民素质,一直是香港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基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和课程发展的趋势,香港于2008年修订了《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框架》。香港小学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旨在通过课堂讲授和多元化的学习经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为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作贡献。  相似文献   

14.
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是台湾地区2014年(民国103年)起施行的教育政策,是九年国民教育的拓展与延伸。本文以《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总纲(草案)》为基础,对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等方面进行梳理,并提出对大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的大学与香港及巴布亚新几内亚两地的教育机构结为合作伙伴,在这两个地区开办澳大利亚的大学课程。本作者获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的资助,对这类国际间的教育合作进行调查研究,其研究题目为“澳大利亚远程教育在香港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实施: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本项调查始于1999年,结束于2002年7月,采用访谈、观察及文件收集和分析等质的研究方法,对澳大利亚的大学在香港开展的联合办学进行案例跟踪调查。本文以具有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香港教育市场为背景,澳大利亚教育机构与香港教育机构联合开设的专业课程为研究内容,探讨香港学习者在本地学习澳大利亚的课程的看法和体会,以及对国外的联合课程进行评价。本文从三个方面汇报研究的结果:香港学生选择澳大利亚课程的原因;学生对澳大利亚和香港本地教师的看法;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课程、教学法及评价方法的理解及适应。  相似文献   

16.
美国师范教育的新趋势是把学术标准与教育专业训练作为师资培训的两个重点.中国香港地区美术教师教育的突出特点是:整个课程设置内在关联性强,重视教师专业素质及教育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并重,选修科目旨在使学生对学术、专业领域或通识教育有更深的理解及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美国与中国香港地区美术教师教育课程体现了师范教育的开放性,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课程门类多,注重前沿学科,并与基础教育的改革紧密衔接;教育课程重视教育专业和资讯科技的培训,重视教学见习、实习.对照美国与香港美术教师教育课程,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我国大陆地区高师美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不足之处:通识课程设置有待拓宽;学科课程设置缺少内在关联与整合;教育课程与教育实践相脱节.因而,美国、香港的师范教育在通识课程、学科课程与教育类课程方面对我们提供了多重启示.而我们的课程改革长时间徘徊不前,高师美术教育中的"美院思维"实为一大"魔障".  相似文献   

17.
杨凡 《教师博览》2013,(5):40-41
<正>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无论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基本都会向未成年公民开设类似国民教育的课程,目的都是使得学生在既有体制下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在很多国家,这种教育是贯穿在各相关科目中的,如历史、地理、哲学,而有些国家则是把它单独列为一门课程。在法国,承担这项职责的是中学里的"哲学"课程。在法国,哲学是所有高中生的必修课,也是  相似文献   

18.
正新加坡历来重视华文教育,强调华文课程是以"理想教育成果"为宗旨,以"核心技能与价值观"为基础,同时兼顾国民教育、思维能力、资讯科技、社交技能与情绪管理的学习等多个方面。华语作为新加坡的第二语言,在中小学生的课程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同地区的中小学校开设的华文课程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香港《资讯及通信技术课程及评估指引》与中国内地《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及课程实施情况,对中国内地高中IT课程与香港高中ICT课程中程序设计课程的目标设置、课程地位、教学内容和评价等方面进行对比,探讨我国内地高中程序设计课程实施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元理论、课程系统、课程实践和评价以及课程方法与规律进行专门研究的学科理论分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具有学科内涵、理论内涵、教学内涵和课程内涵,在属性上既是政治性的国民教育理论,也是科学化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性的应用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