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集邮爱好者到底有多少,曾一度被人们赋予一个有趣的命题:“集邮界的哥德巴赫猜想”。由于长期以来官方报道与邮人论述差异很大,加之其本身是个变量,令人们捉摸不定,似乎“此题无解”。客观认识集邮者的真实数量与确定邮票印量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因此很有必要求出这道“难题”的正解。  相似文献   

2.
城市的骄傲 到了青岛,你随便找一个当地人,问他知不知道陈刚,你听到所有的回答一定都是:“你是说那个踢球的陈刚吗?青岛人没有不知道他的,那是我们青岛人的骄傲,是我们青岛的英雄。”青岛的“的哥”要是听说你认识陈刚,也许不会要你路费,只不过会红着脸向你讨个陈刚的亲笔签名,在青岛,你要是能有一  相似文献   

3.
那天,我和林教授上了一辆的士。那位“的哥”的技术简直糟透了,车开得忽快忽慢,让人感到头晕。车子拐弯时他没减速,差点撞了一辆同向行驶的摩托车。当车驶进一条小街时,有个小女孩横穿街道,要不是一个急煞车,又险些出车祸。乘坐这种“愣头青”开的车,真让人提心吊胆血压升高,我恨不得教训他几句。可是,我侧身一看,只见林教授静坐如钟,双目微闭,稳如泰山,也就保持沉默,三缄其口了。  相似文献   

4.
奶奶的一生十分坎坷。她自小父母双亡,两岁那年被一户人家收作童养媳。9岁的时候,指婚的那个男孩突然生了一场大病,不幸夭折,于是奶奶便被退了回来,重新和哥嫂一起生活。
  17岁那年,奶奶得了重病,势利的哥嫂担心奶奶因此一命呜呼,那样的话自己就捞不到半毛钱。他们找到媒人,用最快的速度将她许配给了年长她15岁的爷爷。  相似文献   

5.
    
相同的木料.只因标上不同的符号,身份就大大改变,发明象棋的人太险恶了,人生怎禁得起如此挖苦。标刻上一个“帅”字,便可雄踞九宫,仕相相拥;标刻上一个“车”字,便可长驱直人,所向披靡:标刻上一个“马”字.便可横踏斜日,  相似文献   

6.
姚尧 《当代体育》2008,(9):56-57
一提起瑞典球星拉尔森,很多人便会想起那个曾获得欧洲“金靴射手”称号的“辫子前锋”或“光头杀手”。其实大家都知道,前南地区的球员多数都属“奇”字辈的,巴西就是“罗”字辈的,荷兰便是“范”字辈的,而像丹麦、挪威、瑞典等北欧地区便多数都属“森”字辈的,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托马森、格拉维森、斯文森等等,统统都是森字辈的。  相似文献   

7.
张立 《集邮博览》2013,(4):86-87
对国人来说,结婚、添丁、升学、提干、过节、庆生、涨薪……都是令人高兴、愉悦的,而一个汉字“喜”便足以代表这些快意之事的表象和内涵。因此,所见略同的卷烟厂的“英雄”们便不约而同地把自己产品的商标定为“喜”。好事成双,在“喜”字之旁再加一“喜”字,是为“双喜”,且颜色多为大红的。  相似文献   

8.
吴斌 《集邮博览》2018,(3):82-82
日前,我觅得一枚明信片,正面印有日文“郵便はがき”(意思是“明信片”)和中文“军事邮便”、“陆军恤兵部发行”、“共同印刷株式会社印刷”等字样(图1),背面为一幅图画,画面上有一座石桥,桥下河边的石阶上,有5个正在洗衣服的妇女,透过石桥的桥洞,可以望见河对岸的柳树,  相似文献   

9.
上课铃一响,我便来到二(1)班教室。刚一进门,李老师便对我说:“这节课外校老师要用一部分学生上课,剩下的学生你带出去上课吧。”李老师刚一说完,我便小声地说出了一句:“一批调皮鬼。”接着,20多个孩子便随我来到操场上。“小朋友们,看谁能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又快又静地把队排  相似文献   

10.
周六下午,只要没有烦务缠身,便会“躲进小屋成一统”,悠闲地打开电视,一是为了解闷,二是体验“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人生感受。 1996年的电视里多了一道迷人的风景,那就是“振国球雄威,展国球风采”的“CCTV杯乒乓球擂台赛”,于是乎,周六下午最先要看的  相似文献   

11.
出门乘车,对于老年人和抱小孩的妇女,确实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在车站,我们常常可以看见这样一幅场景:车一进站,人人便进入临战状态。门一开,人们便一拥而上,腿脚灵便,“能征善战”者,便捷足先登;稍一“文明”,便被挤得前仰后合。如果有个空座,更要争得不可开交。我曾经与国外来的亲友探讨过这  相似文献   

12.
亲切钓鱼哥     
苏栩 《钓鱼》2013,(10):1-1
旧时,读书人对辈分较低的世交称“世兄”是为了表示谦逊,被人称为“世兄”是很得意的,这是受人尊重,被高看一眼了。现代社会是年轻人的世界,人际交往很少咬文嚼字,都口语化了。如年龄稍长,拥有十几处房产的称“房叔”;年纪不大却有多处房产的女士,则呼为“房姐”。至于开出租车的司机一般称“的哥”,是表示尊重。“哥”听着亲切,可是钓鱼不受社会尊重,没有人称哥。就拿收费钓场来说吧,钓鱼人是上帝,给老板带来利益,应该说声“钓鱼哥”了吧,可是老板只呼“钓鱼的”,不称钓鱼哥。然而最近报纸上的一则社会新闻让人振奋——4月11日7时30分许,上海松江中央公园内一女子坠河,周围随即有人呼喊起来。正在岸边钓鱼的一位小伙子闻讯后,立即跳下水向溺水女子游去,随后将她拖回岸边。女子获救了,钓鱼的救人小伙穿着一身湿漉漉的衣服离开了现场,因没有留下任何姓名,被尊称为“钓包哥”。  相似文献   

13.
又到了每天必行的坐禅时间,众僧的师父宜鉴上堂说:“问即有过,不问又乖。”正赶此时有个小和尚在礼拜,宜鉴便打了他一下,小和尚不解,便问师父“某甲始礼拜。为什么便打?”师父说:“待汝开口,堪作什么?”  相似文献   

14.
于海的名字自《少林寺》以来便颇为响亮。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曾用名:于天堂,是他信奉基督教的父母给起的。文革时,这个“四旧”的名字成了反面教材。那时特讲究“干群鱼水关系”,他便“破旧立新”成了于海,取“鱼离不开水之意”。 于海的头发很稀很稀,他从前的一头密发自他不  相似文献   

15.
裸寄和套寄     
相比“个性化”明显的私人邮件,商业广告信函千篇一律,许多集邮者对之兴趣不大,于是印刷精美的商业广告信函转手便成废纸,实在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其实,如果你留意,商业广告信函中同样能挖出有用的东西,所谓“沙里淘金”。单单邮资机戳就是“自动化”集邮的大项,岂容忽略?日前,笔者便在自家的信箱里淘得两件此类“宝贝”。  相似文献   

16.
世事轮回,万物相克。上帝造了一个亚当,便要配一个夏娃;“性自由”之风尚未刮遍全球,艾滋病便接踵而至;人类刚刚被赐予一个冰清玉洁的五环圣殿,便要同时忍受兴奋剂的肆虐。 当“兴奋剂魔匣”的盖子一打开,体育之神便发出了第一声号哭。人们羞羞答答、半推半就开门揖“魔”,举起鸡毛掸子拂打几下,便名之曰“全球反兴奋剂战役”。 百年奥运史,也是一部人类无法抵御兴奋剂之诱惑和入侵的辛酸史,是一部暴露人类贪婪、愚昧和无能的悲哀史。  相似文献   

17.
中华跳绳王     
胡老爷子一声“立正!”喊得铿锵有力,话音刚落,两只手里的绳子便开始腾空飞扬,老爷子的腰腿便配合着这条上下灵动的绳子活动起来,一边跳还一边给自己唱歌打着节拍“哒哒哒哒……”  相似文献   

18.
我常把象棋看作是“我的第二生命”,可为了不让妻生气,更不想和象棋过一辈子(妻子的话),妻便成了我嘴边的第一生命,不过这也是事实。由于在生活中两个“生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于是家里便有了“生命”的斗争。  相似文献   

19.
关于歌唱,中国自古便有句老话,叫做“诗言志,歌咏言”。这算是雅的;还有句民谚曰“饱了吹,饿了唱”,俗是俗了点,却说的更直截了当,一下便点明了唱歌不但是人们的精神需要,还和物质需要相关。 眼下中国的球迷便被他们所钟  相似文献   

20.
月亮手指     
从前有一个书痴,甚爱读书,乐此不疲,人们便戏称他为“两脚书橱”。这个书痴,最爱读诗,尤其是古人诗集中写“月”的诗歌。因为他终日迷着读书,行走坐卧手不释卷,除了睡觉,两只眼睛便没离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